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俄国海军步兵 为何大部分死在陆地上?
www.wforum.com | 2025-07-18 16:41:19  循迹晓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俄罗斯的海军步兵成立于1704年,彼得大帝时期,在成立之初的职能类似于其他国家的海军陆战队,作为后进生,俄国的海军步兵远比欧洲其他国家成立的要晚。在16、17世纪的欧洲航海大国已经有了海军陆战队这一新兵种,他们平时驻扎在船上,负责看管、约束水手们的行为,在海战中他们也是水兵的督战队,镇压一切想要临阵脱逃的水兵。

图片

◇ 图为英荷战争题材油画

图片

◇ 图为荷兰传记电影《海军上将》,讲得就是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率领荷兰舰队突袭查塔姆的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鲁伊特海军上将的故事

一旦有接舷战或登陆战这种需要近距离拼刺刀的战斗,海军陆战队则需要冲到第一线,比如荷兰人在1665年就组建了海军陆战队,到了1667年的英荷战争中,荷兰海军陆战队就趁夜色偷袭伦敦,一举摧毁了停泊于此的英国舰队,就连英国旗舰“皇家查理”号都被荷兰人带回国当战利品。而17世纪末的俄国在造船、航海和军事技术上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跟荷兰那更是没法比。如果俄国要想成为欧洲强国,就必须发展海上贸易,而发展海上贸易就必须冲破封锁,不惜一切代价拿到出海口,要想达到这个战略目标,能否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关键中的关键。

图片

◇ 图为彼得大帝在荷兰造船厂当学徒的场景

当然了,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首先必须掌握最先进的造船技术。而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和造船强国,于是,1697年彼得大帝隐姓埋名,跟随俄国使团前往造船技术遥遥领先的荷兰学习,回国后就参照荷兰模式大力发展俄国的海军,比如俄罗斯帝国海军军旗就是在荷兰海军三色旗的启发下设计的。1704年彼得大帝出于与当时北欧强权一一瑞典争夺波罗的海控制权的目的,下令组建了海军陆战团,这也是仿照荷兰海军陆战队建立,具有俄国特色的海军陆战队,这一新兵种又被称作“海军步兵”。

图片

◇ 图为模仿荷兰海军军旗的俄国海军

在随后俄国和瑞典的大北方战争中,这一新军种被广泛运用于舰队作战和海上登陆作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军步兵的规模逐渐扩大,尤其是后来俄国参加的战争里,俄国军舰上的水兵通常会和海军步兵一起作战。比如1854年的第九次俄土战争,为了争夺对黑海制海权,英法联军组成联合舰队浩浩荡荡朝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进发,面对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海军强国,俄国黑海舰队的实力就有些不够看了,他们的军舰数量只有对手的一半,最先进的蒸汽战舰数量更是只有英法远征军的八分之一。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和自身孱弱的实力,黑海舰队司令纳希莫夫果断下令将14艘主力战舰横向沉入塞瓦斯托波尔湾入口,阻止英法联军舰队进入。

图片

◇ 图为联军炮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随后,将上万名水兵整编为海军步兵营,携带舰炮增援陆上防线。在围城战期间,俄国海军步兵的表现极为英勇,虽然战舰全沉入黑海,但仍以步兵身份死守要塞。1854年10月17日,英法联军发动首次大规模炮击,集中火力猛攻要塞核心阵地马拉霍夫岗。黑海舰队参谋长科尔尼洛夫为了鼓舞士气,亲临前线巡视,他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高呼:“海军弟兄们,为了沙皇和信仰,给我顶住,顶住!”虽然,科尔尼洛夫参谋长亲临一线给弟兄们加油鼓劲,但还是被横飞的弹片击中,当天就重伤身亡。参谋长一死反而激起黑海舰队的水兵们的战斗意志,他们凭着在海上积累的射击经验,操作舰炮以超高的命中率压制联军炮兵。直到第二年英法联军轰开要塞缺口,好巧不巧,这时候黑海舰队司令纳希莫夫在视察阵地的时候,被对面狙击手一枪爆头,这时候黑海舰队不仅军舰没了,连两个最高长官也前后脚阵亡了。随着最高指挥官的阵亡,两个月后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宣告陷落。

图片

◇ 图为纳西莫夫视察俄军阵地油画

图片

◇ 图为和联军进行肉搏战的俄军水兵

当然了,俄国人在黑海这里吃了大亏,那无论如何也要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于是,俄国人把目光投向了远东地区,不仅加快向东方殖民的步伐,时刻准备把自己的手伸向中国东北。从1895年到1897年,清廷一方为了对抗日本的扩张,不得不向俄国人示好。俄国以“为了保护清朝免受列强欺压”为借口,派太平洋舰队占领旅顺,并将旅顺港改名叫亚瑟港。俄国人为了远东这个不冻港,可谓是下了血本,从1898年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前,俄国人为了这个“远东第一要塞”,修建10余座现代化堡垒、数十座炮台、船坞和海军基地。前前后后投入了大约4亿多金卢布,合今天400多亿美元。

与此同时,日本为了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建立自己在东亚的霸权,也视俄国为死敌。于是两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两国开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率军突袭旅顺港,重创俄国太平洋舰队。随后用沉船堵住旅顺出海口,将俄太平洋舰队主力彻底封死在港内。


图片

◇ 图为日俄战争中,坐沉在旅顺港内的俄罗斯军舰

眼见突围无望,俄海军官兵就把军舰上的火炮都被悉数拆下来运到岸上加强防御,甚至连鱼雷发射管也被安在了山上,水兵们都被分别部署在各个陆上阵地。而日军眼看俄军阵地易守难攻,准备用土工作业的方法,通过步兵挖掘堑壕层层推进,俄军机枪和火炮直射打不进堑壕,一位海军军官急中生智,把海军小口径舰炮修改一番,让它能打出高抛的弹道,这样一来,炮弹就能打进机枪和传统火炮的射击死角里,这也就是最早的迫击炮。在俄国太平洋舰队的炮火下,日军尸横遍野,不过虽然俄国炮火猛烈,但日本的攻势更猛烈,前面的士兵用身体当子弹,后面的用这些尸体当盾牌继续上,日军打了半年,付出了6万人伤亡的代价,而俄海军参战的1.2万水兵,最后仅2800人活下来,太平洋舰队更是全军覆没。

图片

◇ 图为日俄战争中,俄军发明的“雷击炮”,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

到了一战时期,由于海军步兵需要配合海军军舰进行两栖登陆作战,而俄国海军在一战中基本被封锁在港口内,压根没什么出海和德国人作战的机会,所以俄国的海军步兵也没什么表现的机会。更多时候他们是频繁的参与俄国内政,主要负责镇压俄国民众反战游行。在漫长的一战岁月中,这些海军步兵自己在认知上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本来自己参军是要开疆拓土争得荣誉的,然而这几年却一直在干着镇压群众的营生,不仅遭到百姓的唾弃,还因为“寸功未立”被其他同行瞧不起。在这种深深的迷茫之下,俄国二月革命爆发了,一群抗议面包涨价的家庭妇女和工人们上街游行,本来波罗的海舰队的海军步兵又一次接到任务去维持秩序,但这次他们不仅表示拒绝,还宣布站到群众一边。这些海军步兵就像推倒了一枚多米诺骨牌,其他军队也纷纷响应拒绝效忠沙皇,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众叛亲离中宣布退位,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彻底垮塌在历史的烟云中。

按说海军步兵作为推倒沙皇的功臣,本应享受到革命元勋的待遇,孰料他们却在随后几年遭遇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首先是俄国内战让他们伤亡惨重,而内战结束后的海军可谓是一片萧条,以驱逐舰为例,一战前的帝俄海军拥有100艘各型驱逐舰,内战结束后布尔什维克手中拥有的驱逐舰数量锐减至一半,其中大部分舰船伤痕累累,可供使用的驱逐舰仅有15艘。其次,当时苏俄经济也在内战中遭到重创,为了维护政权稳定,苏俄就把有限的资源和预算投入到陆军当中,海军预算占比不足1%,比如1924年苏联陆军预算高达9.2亿卢布,海军预算只有可怜的4800万卢布。

图片

◇ 图为1921年3月红军进攻喀琅施塔得

因此海军舰艇的重建事宜直到1926年才再次启动,既然连海军军舰都这么不受重视,海军步兵作为海军中更边缘化的部队,谁能重视他们的发展呢?除了经济原因以外,另外妨碍他们发展的还有政治原因,1921年由于不满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的布尔什维克政府为了打赢内战,向俄国人征集所有粮食,甚至连民众赖以生存的口粮也要拿走,按说俄国革命是为了建设新世界,可革命后的日子怎么越来越苦了?在对新政府的质疑中,喀琅施塔得的水兵率先起义,苏俄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们消灭,眼看这些平时待在舰船上,没有陆战经验的水兵都能掀起来这么大的风浪,这要是换成能打陆战的海军步兵造反,那苏俄遇到的麻烦岂不是更大?

加之内战结束后国家百废待兴,资源极度紧张,陆军都喂不饱,对海军这种专业兵种的投入自然大幅缩减,所以在俄国内战后海军步兵一直处在被打压的境地,规模也被限制的很小。直到1939年7月,苏联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中才成立了一个单独的特种旅,该旅于1940年6月更名为第一海军步兵旅,参与了苏芬战争。除此之外,苏军在多瑙河及平斯克区舰队也组织了一些小规模的海军步兵。但是此时,由于缺乏专门的两栖训练和两栖舰艇,苏联的海军步兵规模始终很小,根本发挥不出它应有的职能和战斗力。

图片

图片

◇ 图为苏德战争中的苏联海军步兵形象

到了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打响。战争初期短短半年苏军就折损了240万兵力,庞大的损失使得前线日渐吃紧,也正因此,苏军的领导层对海军步兵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海军步兵的编制扩大,苏军还成立了若干个“海军步枪旅”或叫做“海军射击军旅”。二者听着名字很像,但是有本质的区别,俄罗斯历史上的射击军建立于伊凡雷帝时期,其士兵主要装备射击用的火绳枪以及可以用于近战的俄罗斯长钺,射击军的任务是保卫沙皇政权,镇压暴乱以及担任城镇和边境地区的警卫,同时,射击军也参加了沙皇俄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斗。作为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支常备正规军,射击军这个词在后来便成为了俄罗斯步兵一个非常有历史特色的称谓。

图片

◇ 图为射击军士兵形象

苏德战争爆发后,大量苏联士兵损失在前线,一时间苏军出现了大量的兵员缺口,为了短时间内补齐这个缺口,苏军高层开始大量从其他单位抽调士兵到前线去拼刺刀。其中就包括大量水兵,当然了,你不能把苏联红海军全体官兵都拉过去填线,总要给苏联留点海军种子。那么问题来了,哪些水兵会被派往填线呢?那就看你所服役的军舰有没有沉没、损毁、停止战斗,总之一句话:你只要在海军里没事可干,那就要去陆上填线。不过,这点人还是不够用,那就把那些海军原单位不是被德军攻占,在后方无所事事的各类后勤、文员、辅助人员也派往前线。他们被整编进军队后,为了和原有的“海军步兵”相区分,这些部队的番号又被称为“海军射击军”。咱们今天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苏联“海军上岸”,“二战苏联海军陆战无敌”的段子,这些段子的主人公基本都是这些“海军射击军”。

图片

◇ 图为苏德战争中的苏联海军狙击手

图片

◇ 图为1942年,苏德战争中1:海军步兵,2:北方舰队的海军步兵狙击手,3:上士,海军步兵

由于海军是一个技术型的军种,对兵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这些上岸作战的水兵们,在战斗素质方面要比一般的陆军步兵要高一些,像SVT-40半自动步枪这样的高级玩意儿,海军步兵们就玩得比陆军同志们熟练得多。可以说,这些投入反法西斯战斗的“海军射击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卫国战争早中期,苏联红军高素质兵员严重不足的问题,说起高素质兵员不足,那慈父斯大林功不可没,这是他在大清洗运动中把苏联红军大量有经验高素质的中高级军官全给崩了,导致战争初期苏军大溃败,说不定这些海军官兵不用跟这些灰色牲口一样蹲战壕。

当然了,即便现在肠子悔青了也晚了,现在这些高素质的海军人才不得不和陆军那些大老粗一样在泥地里打滚,换成谁心里都会不得劲,为了显示出自己高傲的海军身份,他们通常会在陆军军装里面穿一件海军背心,穿海魂衫参加陆战,在1854年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里就有了,后面的旅顺战役里海军也穿海魂衫,二战苏联海军穿海魂衫参加陆战属于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了。

图片

◇ 图为苏德战争中的宣传海报“为了祖国母亲”

图片

◇ 图为海魂衫=“精锐毛子”

根据不完全统计,以水兵身份成为“海军射击兵”的,在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40万人。别看他们是临时拼凑出来的部队,在战斗中他们打出了不逊于精锐部队的勇猛,1941年11月8号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由海军射击兵组成的第七海军陆战旅在炮台的305毫米大炮的掩护下,对德军发起反攻。要知道这样口径的大炮在战场上通常只能做“火力准备”而不是“火力掩护”,前者是用大炮先轰击敌人的阵地,等阵地炸得差不多了步兵再进攻,后者是在步兵进攻的同时开炮,步兵跟在火炮所炸出的弹幕后面前进,这样就能让敌军还没反应过来,步兵就冲上去解决战斗。不过由于是紧跟着弹幕,对步兵和炮兵的要求就很高,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误伤,同时火炮的口径也不能太大,也容易误伤。但这些水兵敢在305毫米巨炮得弹幕后面前进,没点勇气真是干不出来的。

图片

◇ 图为绘画作品中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

可即便是勇气可嘉,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群平时以水兵为主业的士兵们,让他们打陆战还是差点意思,他们很勇敢不假,可由于缺乏和陆军有关的作战经验,致使他们的伤亡也同样惨重。光是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就有一大批临时组建的海军陆战旅被打的缺兵少将,最后撤销了编制。苏军高层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等到1943年战事有所缓和的时候,苏军逐步把原有的海军陆战旅进行改编,变成纯粹的步兵师,部队里原先的水兵也开始给他们调走,让他们回到军舰上重操旧业。


图片

◇ 图为70年代,苏联海军步兵形象

等到二战结束后,大部分海军陆战旅逐渐被撤编或直接转为陆军,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人又认识到两栖作战的重要性,回过头来又开始系统性重建现代化的海军步兵,并在1963年正式将其恢复为海军的一个独立兵种。那么为啥苏联人要走回头路,重建海军步兵呢?原来,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由于苏军根本无法突破美国人的海上封锁,而苏联人手里的两栖装备能投送到古巴的兵力又极其有限,这就导致苏联人重新意识到海军步兵的价值。再加上当时苏联对外输出革命,急需海军步兵这种快速反应部队。

图片

◇ 图为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戈尔什科夫(1910年2月26日-1988年5月13日),苏联军事家,1967年授苏联海军元帅军衔

而戈尔什科夫也在1965年4月的一个研讨会上,当着四大舰队司令及海军步兵指挥官,明确指出:“战略导弹能让敌人投降,但只有海军步兵能把他们从混凝土工事里揪出来,并在投降书上签字。核导弹决定战争的上限,海军步兵决定战争的下限。”在苏联海军序列中,北方、太平洋、波罗的海和黑海四大舰队司令部中各设有一名主管岸防部队的舰队副司令,负责对舰队所辖的海军步兵实施管理和指挥。这些海军步兵普遍具有灵活机动、快速反应、可远程投送的特点,可根据情况与空军、海军和陆军进行编组,所以在二战后的冲突中频繁可见海军步兵的身影,阿富汗战争就有很多海军步兵参战,苏联解体后的车臣战争中,俄罗斯海军四大舰队的海军步兵更是轮流到车臣去练兵。

这次俄乌战争也有很多海军步兵的身影,比如第155海步旅和第40海步旅,尤其是第40海步旅又名“哈尔滨旅”,在二战尾声的苏日战争中,就是这支部队打进了哈尔滨。

图片

◇ 图为乌克兰战场上的俄海军第155海步旅士兵

可以说,这俄国海军官兵不论是在沙俄帝国还是苏联,甚至是大帝治下的俄罗斯,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为新老沙皇的野心立下赫赫战功。再说到死在库尔斯克前线的这位海军副司令,按常理说这都21世纪了,各种先进的通信装备应该早就实现千里之外指挥千军万马了,他这么大的官不应该把指挥部设的那么靠前,然而俄军的信息技术实在拉跨,将领在后方很可能因为通信原因,根本没法有效了解到前线敌情指挥战斗,这样的环境就逼迫高级指挥官必须到前线,也就有了被人定点清除的概率。同时俄罗斯将军上前线好像已经成了俄国的一个传统,熟悉俄罗斯那个战术战法和军队风格的朋友应该知道一个事:任何国家和俄罗斯打仗,都有机会在前线直接弄死他们某一个部队或者某一个军种的高级军官,在叙利亚、在阿富汗俄国人都死过将军,就更别说在车臣了。原因就是他们的高级指挥官特喜欢上前线,比如两年前的巴赫穆特战役,普里戈津,普大厨就在半夜偷偷跑到前线去拍视频。

图片
图片

◇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的格罗兹尼战役中,俄军在开始进攻发起的第二周便牺牲了一名将军,即第58集团军副司令马洛费耶夫 图为车臣战争

他们是比较认可“指挥官亲临第一线能够鼓舞士气”这个说法的,当然这个行为也确实能鼓舞士气,但现在的战场已经信息化高度发达,头上的无人机、侦察卫星已经无孔不入,这时候要是还想上前线去鼓舞士气,就有些想瞎了心了。自己一不小心在战场被炸飞,肯定是能领到抚恤金、俄罗斯英雄头衔,成就千古英名了。可是这个级别的指挥官,手底下好几万人甚至十好几万人的部队,每天经过你办公桌的文件和命令堆积如山,现在指挥官死在一线,那这些文件和命令怎么办?找谁处理?无论是当场提拔一个还是从其他部队调一个过来,了解情况、认识各个部队番号再到掌握你之前所做的工作,这些也是时间成本。在这期间因为不了解部队,指挥失误的情况肯定不少,为此送掉的士兵就成了必要的代价。

我记得三国时代,曹魏名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与蜀军对峙,夏侯渊带着士兵下山修工事的时候被蜀军埋伏当场斩杀,曹操听说后对夏侯渊没有半点痛心,反而是当别人面指责他。为将当有怯懦之时,需要爱惜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智慧把仗打好了才是最大的本事。这位俄军的副司令也是一样的毛病,在前线把自己给送了,别人听说后不会给他加分,只会觉得他是个莽夫。

不说三国那么远,近一点的咱们说1991年海湾战争,当时美军中央司令部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指挥中心就设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从他这到巴格达差不多将近一千公里,这还是美国人在30多年前的水平,如今俄国人把一场21世纪的现代化战争,活生生打成堑壕战,甭说海军司令被炸死在前线,就说远在千里之外的战略轰炸机,还不是被乌克兰人偷了家?这仗从1小时22分打成这德行,世二军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军无人机跨境突袭 150架战机空降藏南
解密:巴基斯坦是如何击落印度战斗机的?
伊朗购买40架歼10C的战略意义
印军导弹被缴获后 致命缺陷藏不住了
台湾真的以为中国军人不会走草坪吗?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军无人机跨境突袭 150架战机空降藏南
解密:巴基斯坦是如何击落印度战斗机的?
伊朗购买40架歼10C的战略意义
印军导弹被缴获后 致命缺陷藏不住了
台湾真的以为中国军人不会走草坪吗?
又一场大战开打了
普京只剩不到50天期限 最头疼的却是中国?
美海军新航母传来噩耗 不是简单的“迟到”
乌克兰懵了!到底给多少“爱国者”?
世界十大通用机枪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