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引爆对华冲突?美国暂停舰载六代机 | |
www.wforum.com | 2025-07-16 16:23:0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针对川普政府所提交的2026财年国防预算案,尽管美国国会尚未完成全部审议和批复,且美国海军高层仍在不遗余力地向国会老爷们灌输“舰载型六代机F/A-XX项目的重要性”,但目前看来,川普团队此前做出的“中止发展F/A-XX,将全部资源和精力都投入空军型六代机项目F-47”这一决定,大概率会在国会获得通过。看起来,至少在“全球首款舰载型第六代战斗机”领域,已经试飞了两款六代机原型机的中国,将有望抢在美国的前面拿到这一世界第一。
对于美国政府和五角大楼高层在发展六代机一事上,所面临的宛如“保大人还是保小孩”式的艰难选择,以及最终只能“保一舍一”的结果,很多人都将其归咎于“通货膨胀压力所带来的美元贬值”和“近年来美国战斗机工业水平的逡巡不前”,即“没钱+没技术”。 平心而论,这一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使得这几年看似宛如天文数字一般的美国军费开支,早已出现“明升暗降”之势。而实体制造业的不断流失和两场各自达20余年之久的“反恐治安战”,也确实让美国战斗机工业出现了“研制水平原地踏步”的苗头。不过,F/A-XX战斗机项目基本被放弃的原因,就仅在于此吗?恐怕未必。
仔细想一想,“保F-47,弃F/A-XX”这一决定,绝不会是川普政府“拍拍脑袋”就做出来的。其背后或还隐藏着某些更加深层的含义,那就是现任美国政府恐已在很大程度上,有意或无意地放弃了于亚太方向同中国爆发某些军事冲突的想法。好吧,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提出反驳,认为这是过分乐观的表现。然而,正如“武器装备是战略战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在缺乏相应武器装备的情况下,适合潜在战场环境的战略战术也必然难以被催生出来。
具体到战斗机来看,美国抢先全球研发并推出第一款五代机F-22时,其瞄准的是传统的欧洲方向潜在战场,假想敌是苏联空军。而即便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推出的第二款五代机F-35,也依然表现出了鲜明的“优先满足欧洲方向所需”的研发设计考虑。然而,随着新兴大国中国的崛起,美国人很快发现,亚太方向潜在战场的环境与欧洲方向截然不同。
亚太地区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分布有大量属于美国盟国的陆地机场,而是充满了茫茫大洋。受此影响,美国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上得以依托的陆地机场数量较为有限,这使得陆基型战机很难实现机动分散部署和作战,且相关陆地机场均处于潜在对手的火箭军部队打击范围之内。说白了就是,必须依赖陆地机场的美国空军,在亚太方向的作战行动会在极大程度上受限于这种的地缘特点。
与之相比,在欧洲大陆方向或许只能给空军“打辅助”的美国海军航空兵部队,倒是有望于亚太方向成为航空作战的主力。毕竟,航空母舰可视作是“海上移动机场”,可通过持续机动转移的方式,极大地提升战时生存力,这一点比“只能钉在地上”的陆地机场强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面对与欧洲方向大相径庭的亚太方向战场环境,美国海军航空兵部队无疑更适合充当主力,而美国空军则更像是“打辅助”的角色。
然而,川普政府最终还是做出了“保F-47,弃F/A-XX”的决定,深层原因显然就很值得揣测一番了。或许在其看来,当下美国所面对的三大重点战略方向,即欧洲方向、中东方向和亚太方向中,前两个方向的潜在战场环境都可以空军为主力,只有亚太方向是要以海军航空兵为主力。既然如此,在美国整体资源有限且“少数服从多数”的思维下,其自然就会在F-47和F/A-XX之间做出取舍。
也就是说,如果以“全球战略部署”的层面出发来想,陆基型六代机F-47还是要比舰载型六代机F/A-XX更恰当一些,毕竟亚太方向只是美国“全球战略部署”中的一个局部。只不过这样一来,就等于意味着美国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对亚太方向的制空权争夺,这究竟有何深层意义,或许大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和答案吧? 当然了,中国国产六代机的研发脚步,不会受到美国或其他外部势力的影响,我们只会按照自己的需求,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推进两款六代机原型机的试飞和定型。既然中国并不追求全球霸权和全球战略部署,那我们反而能根据自身所面对的亚太方向战场环境,发展出最为合适的机型。毕竟,未雨绸缪从来都是中国人的一大好习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