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惨败,印度终于破解空战最大难题 | |
www.wforum.com | 2025-05-10 16:33:43 舰艏行处是长城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空中作战理论,一直是美国引领,OODA环(为Observation观察、Orientation判断、Decision决策、Action执行首字母组合)几乎是每位空中作战指挥官的共识。即便不认同这种表达,实际动作也相差无几。但空中作战的最难点,也就是战果评估,未能位列其中,因为这事理论不深、实际很难办。 难办在哪?无图无真相。战果评估涉及到下步军事行动,达到效果继续进行下一步,达不到要进行补充打击,不能稀里糊涂。如果说近距离狗斗,还有照相枪支持,超视距打击则是一笔糊涂账。例如,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米格-25有一次击坠记录,但是事发在夜间、距离也较远,这个战果也就被雪藏。具体到这次印巴冲突,一架被击落的阵风战机距离基地仅20千米,已经属于进场航线的位置,飞机正在降高、降速,如何判定飞机是顺利降落还是被导弹命中,这就很难了! 为了得到确实的“照片”,各类战术侦察平台持续发展,无人机提供了新手段,极端手段包括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人力主要依靠特种兵、收买人员,但风险较大。至于航天系统,优点是拍摄清楚,可见光、红外、雷达手段多样,不足是限制于卫星过顶窗口,还要看天吃饭,在时间上并无优势。实践中,需要多种手段印证。没想到,这一空战难题被印度民众破解:拍摄视频上传短视频平台。 印度民众出于捡废铁、猎奇、炫耀、增粉等动机,将印度空军的坠机现场照片、视频上传互联网,为专业人员判定战果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对于这些人员来说,即便是飞机摔成一地零件,也能够从细节中获取信息确定飞机型号。 如果民众素养不足还可以理解,印度的媒体就更奇葩了。一家媒体在坠机现场进行了拍摄,采访了现场捡废铁的民众。最终,这些画面都进行了公开播放。结果是,又实锤了一战果:双垂尾,民众说看到两名飞行员,这肯定是苏-30了。 同期,印度民众还公开了霹雳-15E导弹残骸的照片、视频,累计有4枚。其中1枚较为完整,发动机段未脱落。那么,双推力发动机技术会不会外泄?敏感的导引头、设备舱残骸也先后出现,佐证了相控阵雷达制导,并显示了生产厂家。虽然导引头是2015年制造,但无疑在启发生产厂家:自毁要更彻底些。 巴基斯斯坦也存在类似情况。印度对地打击的一个目标,是巴基斯坦旁遮普邦巴哈瓦尔普尔的一座清真寺。巴基斯坦媒体及民众航拍画面显示,导弹入口是清真寺顶部,破口较大,推测是对地版布拉莫斯导弹。导弹进入建筑内部爆炸,气浪掀翻了3个穹顶,但未能摧毁建筑。 基于现有的画面,可以得出的信息有:巴基斯坦未能拦截这枚超音速导弹,至于是未发现还是发现后未能拦截不得而知;布拉莫斯对地导弹的战斗部同反舰型,为延时引信、聚能破甲,对大型建筑杀伤力一般,甚至未能引发大火。对于指挥官来说,这显然需要进行补充打击。 互联网时代,如何管控涉及战斗的信息是把双刃剑。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发动民众开展了手机“随手拍”“随手传”,用于情报分析。涉战斗信息管控不当,则是为敌人做嫁衣了。 |
|
|
|
![]() |
![]() |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
![]() |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
![]() |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
![]() |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
![]() |
霹雳15残骸被捡到 雷达竟然是10年前生产的 |
![]() |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
![]() |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
![]() |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
![]() |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
![]() |
霹雳15残骸被捡到 雷达竟然是10年前生产的 |
![]() |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
![]() |
罕见!央视披露中国空空导弹生产线 |
![]() |
补课?俄军炮兵开始效仿解放军的做法 |
![]() |
印巴空战创纪录 巴方:已摧毁77架 |
![]() |
歼16出手,击退7架美菲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