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中国未来的反隐身作战将如何展开?
www.wforum.com | 2025-01-04 19:23:02  南海的波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前段时间,咱们都知道,国内军迷简直是过年了嘛,两种新一代作战平台先后登场亮相,某型海军舰载无人机突显网络,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也正式公开,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次性公开这么多军事装备。


当然了,除了这些主战装备,一些支援装备的出现同样不可小觑:比如紧跟在新一代作战平台后边出现的空军某型外形十分特殊的无人机,因为造型确实奇怪还被人赋予了一个飞在天上的大门框子这么个雅号;比如空军新一代以运-20某改进型为平台的大型预警机,该型预警机的预警雷达尺寸之巨大,已经达到了战略级。

中国反隐身体系早期建设

关于这些主战装备,网络上的各种解读汗牛充栋,咱们今天还是来说个延展出去的话题吧。空军反隐身作战的事儿,相信只要是八零后,九零后军迷,空军的反隐身作战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无它,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时期,美国空军以F-117A型战斗轰炸机为代表、构筑的隐身攻击体系给人的印象太过于深刻了。而与此同时、加上本世纪初,美国空军还在着力打造以F-22A、F-35A和B-2A战略轰炸机为代表的全隐身机队,低可探测性战斗机对我们的威胁,一直在本世纪10年代中之前,都如同一柄利剑一样牢牢地悬在我们的头顶上。


因此,起码在上世纪90年代,空军就已经在思索如何进行反隐身作战,并相应地打造了一些理论上具备探测低可探测目标的装备。比如捷克的“维拉”反隐身雷达,该型雷达相比较常见的远方警戒雷达,它是一种被动雷达,靠接收目标散逸出的电磁波来对目标进行反向定位,理论上可以包括火控雷达信号,通讯信号;比如我们经过试验确认,美军的低可探测性战斗机,在面对米波雷达时低可探测性能不好,雷达信号特征强度将下降到-10dBsm左右的水平,变得可以被发现。因此使用米波雷达作为探测低可探测性飞机的早期预警雷达,为己方空军机群提供预警,或者初步引导攻击,从理论上来讲也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的。


但是从早期中国的反隐身作战体系建设来看,奇思妙想不少,拿出来的实际产品也不少,但是实际效能很难说,主要在于这样几点:

其一是当时能拿出来的反隐身类产品,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定的痼疾。比如各种被动雷达,普遍存在着测不准,定不好的问题,尤其是在隐身战斗机装备了高指向性的保密数据链,配备了具备功率管理和频率捷变功能的LPI雷达后,这种被动雷达其实在实战条件下运用问题多多。又比如米波雷达,传统的米波雷达由于分辨率很低,天然存在着测角精度,测距精度都差的问题,动辄可以差上几百上千米去,这对于防空导弹来讲完全无法作战,即使引导歼击机也很难将歼击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其二是我们缺乏隐身战斗机。毕竟,要对抗一架隐身战斗机,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另一架隐身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面对前一代战斗机的优势,并不仅仅是一个低可探测性能好,更多的还是从态势感知,到全包线机动性上的整体优势。即使我们的反隐身雷达能够成功发现隐身战斗机,但是人家的隐身战斗机凭借其自身优势,依然可以生吃我们的上一代战斗机,更不用说人家在电子对抗,电子支援上对于我们同样存在优势了。所以简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当时构建的反隐身体系,最大的问题是体系上的整体落后,不仅是单件装备这么简单。

中国现在的反隐身体系

那么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新一代反隐身体系,是如何构建的呢?基本上是空基,陆基多种态势感知手段组网,在高速数据链和后台处理系统的联系下组成。


从空基态势感知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空警-500A型预警机,包括前段时间已经在试飞的新一代大型预警机,还有某大型电子干扰机,随队电子干扰机,将成为空基反隐身作战的主力。比如这款大型预警机,其配备有先进的双面阵雷达,对于大型低可探测性目标的态势感知距离,可能接近对于普通空气动力学目标的探测距离,足以满足空军防御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多架预警机采用组网探测的模式,可以确保总有预警机对准隐身战斗机雷达隐身性能相对较差的后方和侧面,从而为发现隐身战斗机创造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以新一代的电子干扰机,歼-16D随队电子干扰机,以及某带有新质探测手段的预警机。所起到的作用也同样重要,可以采用诸如光电雷达探测和被动探测的方式,在空中搜索隐身战斗机的踪迹,在和大型预警机协同的情况下,其态势感知的效果无疑将成倍地提升。


而在陆基态势感知方面,目前的新一代警戒雷达性能已经足够先进,且雷达体制也在飞速进步中,如某款大型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其发射功率已经大到可以在一定的距离上烧穿隐身战斗机的地步。又比如新一代的多基站型被动雷达,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确保对隐身战斗机目标的精确测角测距,再者比如采用了新一代数字阵列技术和使用了强化算法的新体制米波雷达,不仅可以确保对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距离,其测角测距精度大大提高,已经到了可以引导空军战斗机进入正确的截击航线的程度,也就是米波反隐身雷达已经基本实用化。


在这么多装备中,咱要特地提一提这个飞在天上的大门框子,也就是上次公开的某反隐身无人机。咱这么说吧,对于一架飞机来讲,不仅要考虑它的前端性能,还要考虑它的后端性能能不能达到要求,比如供电性能,又比如飞行性能能不能达到要求。所以总的来说,我军的新一代反隐身体系中,飞在天上的反隐身态势感知单元,还是以多型号的预警机和电子干扰机为主。


当然了,对于这些大大小小,多种形式,多个平台上的态势感知单元来讲,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态势感知单元联系起来。隐身战斗机在空中基本上属于隐显目标,不同的方向可能探测到的雷达特征都不一样,比如对于多基站雷达来说,同样探测到一个目标,时分位置是否相同,雷达特征不同的情况下是否界定为是一个目标等。


这些需要低时延性能的数据链快速进行数据整合,以处理数十个,甚至数百个不同态势感知平台传递来的信息数据,更需要高度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超级计算机进行智能分析。因此,对于目前的反隐身体系来说,态势感知单元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它后台的数据链,后台的处理单元,后台处理器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反隐身作战体系的作战效率水准。


在空基和陆基态势感知系统基本完备,各态势感知单元依托高速高保密性数据链完成组网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其实反隐身系统的打击端反而要求是比较宽泛的。当然了效率最高的打击兵器依然还是另外一架隐身战斗机,毕竟大家都是隐身战斗机,且一方拥有比较完备的反隐身体系支撑的情况下,己方的隐身战斗机可以更好地隐藏自身。可以在地面态势单元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引导下,始终小心翼翼地保持在敌方隐身战斗机的雷达截获距离之外,同时还可以实施机动,从敌方隐身战斗机的侧面甚至后半球进入以发起攻击。


一些非隐身机型,也可以在己方随队电子对抗战机的掩护下,压缩隐身战斗机的态势感知距离,乃至通过电子支援系统直接对敌方隐身战斗机实施反向定位。反隐身空战也不是完全不能打,如果反隐身空战可以配合上地导火力杀伤区,那么反隐身作战的效果会更好。


当然了,随着空军新一代作战平台的出现,反隐身作战形式必然会面临新的更大的威胁,尤其是在新一代作战平台具备全向,宽频隐身性能的情况下,这一问题会变得极其突出。反隐身作战能力已经在面临着全新的考验,也许在未来十年之后,反隐身作战能力将发展到全新的层次上,发展到极其复杂、连我们都看不懂的水平。我们现在讨论的许多反隐身作战的形式,战术和装备等,到那个时候说不定都会过时,但无论如何,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中,还是那句话,提高警惕,保持观察。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风向突变!欧盟宣布…
损失惨重 美军终于承认了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