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借口有了,战争将在黑海爆发?
www.wforum.com | 2022-11-02 07:25:01  冲锋号新观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战争可以没有理由,但往往需要一个“借口”或“导火索”。从古到今,皆是如此。比如,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而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借口”则是沙皇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漫天要价”。现在,战争的氛围似乎正在黑海形成,因为有了“世界粮食危机”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10月29日,俄罗斯黑海舰队母港塞瓦斯托波尔港内的船只遭到无人机和无人艇的袭击。俄罗斯方面指控是英国专家帮助乌克兰策划了这次袭击。尽管英国方面否认,乌克兰方面也未明确宣布是自己所为,但俄罗斯仍然实施了两项报复措施。

  作为对塞瓦斯托波尔港遇袭的报复,俄罗斯10月31日对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导致乌克兰多地断水、断电;俄罗斯的第二项报复措施则是宣布无限期暂停执行7月22日与联合国在土耳其签署的“黑海港口粮食运输协议”。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上两大粮食出口国,但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粮食无法运出黑海港口,给世界造成了饥荒危机。为此,在土耳其的斡旋下,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与联合国签署了确保粮食运输通畅的“粮食运输”协议。

  在俄罗斯宣布无限期暂停执行“黑海港口粮食运输协议”后,乌克兰、美国和北约随即指责俄罗斯是在将粮食作为武器,试图制造“世界粮食饥荒”。显而易见,“借口”有了。

  此外,乌克兰还宣布将继续执行与联合国签署的“运粮协议”,土耳其则表示可能会承担起为乌克兰运粮船只“护航”的责任,北约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果真如此的话,黑海海域极有可能会爆发一场战争,甚至存在着再次爆发克里米亚战争的可能。因为“人物”和场景与克里米亚战争有诸多相似之处。

  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853年2月,挟第八次俄土战争胜利的“余威”,沙皇特使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缅希科夫亲王出使君士坦丁堡,要求奥斯曼土耳其承认沙皇对苏丹统治下的臣民有特殊保护的权力。基于在第八次俄土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土耳其政府只好答应沙俄的这一要求。可是,沙皇却不满足,于是又指示特使提出进一步要求。

  在接到沙皇的秘密指示后,特使缅希科夫亲王要求正在门的内哥罗镇压革命的土耳其军队撤出,并追加一份新协议。然而,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却不想答应。因为,一旦撤军并签署协议的话,就等将巴尔干半岛“拱手相让”于沙俄了。可是,那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已经不是沙俄的对手,不答应的话,又担心挨揍。正在土耳其苏丹左右为难之际,英国人找上门来了。

  对于俄国人的“漫天要价”,英国人认为“机会”来了。于是,英国驻土耳其大使雷德克利夫勋爵主动找到苏丹迈吉德,鼓动迈吉德拒绝俄国人的“漫天要价”,并承诺英国将会全力支持土耳其。而闻风而动的法国也决定与英国一起为土耳其“托底”。有了英法这两大帝国的托底,土耳其苏丹胆气壮了,于是,断然拒绝了俄国的要求,并开放达达尼尔海峡,让英法联军的舰船进入了黑海。

  在新要求遭到土耳其的拒绝后,俄国宣布与土耳其断交,并于1853年7月3日派兵占领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第九次俄土战争爆发。紧接着,英国、法国和撒丁王国也对俄宣战,并开始围攻克里米亚。战争最后以沙俄战败而告终。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之所以“拱火”并参战,是在执行其一直以来的“离岸平衡战略”,目的是遏制沙俄的坐大,尤其不能让黑海变成沙俄的“内海”:法国在明面上的参战原因是为拿破仑一世“复仇”,实则是震慑和遏制普鲁士。因为,普鲁士和沙俄是名义上的“神圣同盟”盟友。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现在的黑海局势以及可能的“演变”走向,看看与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氛围是否有相似之处。话说,在俄罗斯宣布无限期暂停执行“黑海港口运粮协议”后,乌克兰和联合国决定继续运输乌克兰的粮食,作为这个协议“斡旋方”的土耳其则表态要为乌克兰的运粮船只“护航”。而这种模式显然是俄罗斯所无法接受的。

  如果任由土耳其舰船以“护航”的名义在黑海港口和沿岸“游荡”的话,那无异于俄罗斯失去了对黑海的控制。于是,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10月31日在安理会表示,俄罗斯没有义务执行没有自己参与的关于乌克兰粮食运输船只通过黑海的协议。涅边贾还强硬地表示,俄罗斯将控制未经俄方同意而在黑海通行的乌克兰运粮船只。

  对于俄方的强硬立场,北约方面针锋相对地予以了回应。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美军驻欧洲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表示,俄罗斯的“不负责任”行为将会造成全球粮食危机。必要时,北约海军将采取护航行动。卡沃利同时还威胁称:“我想提醒俄罗斯人,美国‘布什号’航母距离黑海并不遥远。”

  如果将目前的黑海局势与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氛围相比较的话,在“涉及方”层面有重叠,在背景上亦有几分相似之处。当年的对阵双方中有英国、法国、土耳其、俄罗斯,而现在依然有这四个国家;当年的英国、法国、土耳其是一伙的,现在他们实质上仍然是“一个阵营”的,因为它们都是北约成员。

  英国无疑是当年克里米亚战争的“拱火”者,而现在依然是。比如,俄罗斯不仅指控英国专家参与了10月29日对塞瓦斯托波尔港的袭击,而且将“北溪线管道”被破坏的嫌疑者也指向了英国。再者,在俄乌冲突中,英国更是“上蹿下跳”,引导着欧洲支持乌克兰和削弱俄罗斯的政策方向。甚至可以说比美国更积极、更主动。

  英国之所以在俄乌冲突中如此“卖力”,一是因为英国的“离岸平衡”战略需求。二是自觉充当了美国的先锋。而在黑海方向英国之所以会深度介入,是因为在黑海地区几个世纪以来都有英国的利益,且英国一直奉行着绝不能让俄罗斯独占黑海的策略。而这一点又有美国的战略利益不谋而合。

  而美国当年之所以将土耳其这个欧亚结合部的国家“连哄带骗”的拉人北约,就是要以土耳其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俄罗斯在黑海地区分庭抗礼,同时遏制俄罗斯势力向地中海和巴尔干半岛扩张。所以,是否能在黑海地区挑起战火,土耳其的态度是关键。

  土耳其之所以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埃尔多安对美国和欧盟不满,且不愿得罪俄罗斯。二是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三是扩大土耳其的影响力,因为埃尔多安一直都有组建突厥语系国家联盟,进而成为世界一极的雄心壮志。然而,土耳其在事关欧洲地缘政治问题上可以保持中立,但若是黑海问题,土耳其绝对不会中立。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埃尔多安与普京私人交情不错,从国家关系上来说,土耳其不愿得罪俄罗斯。但是,在黑海地区的利益上,土耳其与俄罗斯无疑是竞争关系。从现实来说,土耳其有时更像是俄罗斯的盟友。

  但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土耳其的态度一直都是坚决的。那就是绝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拥有主权。原因有两个,一是事关土耳其在黑海地区的利益。二是克里米亚曾经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尽管此土耳其已非彼土耳其,但现代的土耳其人心中仍然有这道“梗”。而这两个原因恰恰是土耳其“自告奋勇”替乌克兰运粮船只“护航”的动力和根本原因。

  尽管土耳其自告奋勇替乌克兰运粮船只护航的理由很“冠冕堂皇”,比如说是因为土耳其是“黑海港口粮食运输协议”的“担保方”,但俄罗斯显然不会接受。因为俄罗斯很清楚,土耳其毕竟是北约国家。而从俄罗斯几个“出海口”的战略地位来说,黑海方向无疑是重中之重。

  实际上,随着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方向的活动空间已经大大缩小。目前来看,北冰洋方向的价值并不大,且有挪威堵在那里。而在西太平洋方向,则有美国和日本“看着”。所以,俄罗斯进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黑海通道也就尤为重要了。基于此,俄罗斯不可能允许土耳其或北约其他国家的海军力量参与乌克兰运粮船只的护航。

  直白地说,如果俄罗斯不改变在乌克兰运粮问题上的立场,美国和北约就可能会强行介入。因为,控制着话语权的西方国家会在“世界粮食危机”问题上大做文章。因为,“防止世界饥荒”这个理由可谓是“高大上”,而因此“护航”也便成了冠冕堂皇的“借口”。

  综上所述,从各方释放出的信息来看,如果俄罗斯不在“运粮”问题上改弦易辙的话,在黑海海面上极有可能会再次爆发类似于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模式的一场黑海大战。

(0)
相关新闻
冲突加剧!瑞典预警机或已交付乌克兰俄乌冲突中无人作战系统的战术演进与对抗
英国靠假坦克欺骗俄军 25米内看不出破绽?低成本高威胁!无人艇让俄黑海舰队如芒在背
乌军公布无人艇的细节 曾击落俄军苏-30SM普京连退2步,乌克兰回避谈判?
挑战俄罗斯?川普提议4国10万人出兵乌克兰异常调动!俄军重新部署40架图-22M3轰炸机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乌士兵用“针”式单兵防空导弹击落俄军Su-25
俄乌战场出现冷战巨兽:S-200导弹重出江湖乌军国产“博赫达纳”4.0自行榴弹炮前线开火
红场阅兵,那些“神秘消失”的武器在哪里?快准稳:乌军BM-21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全面升级
解密!乌军S-200防空导弹击落Tu-22M3和A-50乌军展示罕见S-300V1防空系统 曾击落Su-34
普京支持停火30天 俄乌将在土耳其直接谈判俄士兵用摩托车取代坦克 是创新还是绝望?
俄乌这回都真打不动了?英国才是真正的盟友 为乌军专门开发新武器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创纪录!歼-10CP在181公里外击落印度战机
不拿枪不拿炮?中国机械化步兵还有拿棍子的
莫迪访问S-400基地 巴铁遭到反噬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创纪录!歼-10CP在181公里外击落印度战机
不拿枪不拿炮?中国机械化步兵还有拿棍子的
莫迪访问S-400基地 巴铁遭到反噬
印高官:回收研究,霹雳-15E远不如本国导弹
48小时被击落77架!盘点印度引进的无人机
藏不住了,外媒踢爆华为的秘密
中央军委下令组建3所军队院校
解放军高官传因“畏战”落马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