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里根”号为何一直在战略性转圈?
www.wforum.com | 2022-08-14 02:52:18  前沿锐评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南下之后再掉头向北,“里根”号为何一直在战略性转圈?此时的美军正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出击都不可能在中国地盘上得手?

  最近一段时间,美军“里根”号航母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感极强。在佩洛西还没窜台之前,“里根”号的姿态还是十分趾高气扬的,他们从菲律宾海一路北上,大有为佩洛西保驾护航的架势。但是在解放军采取军事反制行动之后,“里根”号尽显焦灼之态。

  据消息称,原本被认为要穿航台海的“里根”号航母又被发现再次北上。外界得出“里根”号可能会穿航台海,主要有两个依据:一个是美国国防部官员叫嚣,美军舰将会在未来几周,做出穿航台海的动作。另一个是,在美官员放狠话的同期,“里根”号应声而动,做出从日本附近海域南下的动作。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迂回南下之后,“里根”号再次被发现转向北上。从近几天该航母的行进轨迹上来看,“里根”号只是在日本附近海域兜了个圈子。在中美关系异常紧张的时刻,美军在印太海域的任何一点异动,都值得我们予以高度警惕。

  对此,有网友表示,美军航母是在战略性转圈。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美军不可能派出一艘庞大的航母战斗群在海上漫无目的地兜圈子。所以美军心中一定是在盘算着什么的。不过,不管美军在盘算着什么,他们在距离中方军演区域的安全水域兜圈子,已经最大程度地暴露了他们的焦灼。

  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里根”号现在的处境最合适不过。一直以来,美军都丝毫不掩饰对中国的敌意,有些时候他们的动作一度让外界怀疑是引战的信号。但是在看到解放军一系列的反制动作后,他们开始变得犹豫。

  如果说之前他们无知挑衅,是因为不清楚解放军的真实战力,那么在看到解放军反制动作,一枚枚导弹精准命中海上目标的时候,美国就应该明白他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

  不管美军何时动手,从哪动手,他们都不可能在中国地盘上得逞。原因很简单,一是中国人民有着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也正是因为有坚定信念的支撑,我军在上世纪军力薄弱的时候,依然能够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其次解放军在近些年已经发展出了十分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军若是胆敢来犯,必定让他们尝尝超强火力打击的滋味。最后,中国拥有无可比拟的本土作战优势。相比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中国的本土作战优势很明显。极其广阔的战略纵深足以支撑中国同美军打一场持久战,但是美国的情况却截然相反。

  总的来说,这三点,足以证明美军是不可能在中国地盘上得手的。这一点美军也很清楚,不然“里根”号为何一直频繁在日本附近海域兜圈子呢?

(2)
相关新闻
拒武统?美国秘密交付台湾弹道导弹中国公开歼36战术指标:能封锁关岛领空2小时
致命试探!台湾下周将首次实弹射击“海马斯”美智库不同维度分析研判解放军攻台行动
五代机围堵中国?美军拟在韩国永久部署F-35A应对中国六代机 美军B计划是美版“枭龙”?
中国不止六代机 美军多领域持续落后美军F18连续折损2架 这还想对付中国?
美专家:中国导弹太强 得靠潜艇尝试翻盘邻近台湾:美军在冲绳部署MQ-4C无人机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里4艘055大驱同时开建 美想打压中国造船业太难
退役美上将:中国若动武,损失将空前中国动用稀土大刀后 F-47还能造出来吗?
美军轰炸机突然飞抵日本 要掀桌子了?B-1B降落日本 中方“阳谋战”让美军后背发凉
空警-700!为中美冲突量身定制美印太司令:台海冲突,50万美国人或将死亡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台湾购买F35也没用 美国承认大陆优势太大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美对抗"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欧洲巴铁出现了?曾送来大单求购中国导弹
使用中国装备的巴铁,不只打疼了印度?
中俄现分歧!印巴激战8天,普京接莫迪邀请
击落“阵风” 巴铁没使用歼10C和红旗9P
如果泽连斯基真袭击阅兵 会发生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欧洲巴铁出现了?曾送来大单求购中国导弹
使用中国装备的巴铁,不只打疼了印度?
中俄现分歧!印巴激战8天,普京接莫迪邀请
击落“阵风” 巴铁没使用歼10C和红旗9P
如果泽连斯基真袭击阅兵 会发生什么?
中国公开歼36战术指标:能封锁关岛领空2小
印巴若开战,中国将依据协定出兵援巴?
多残骸曝光!印度阵风战机证实被击落
印巴冲突升级 印度计划干扰北斗卫星
美航母怕了吗?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