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米格-35出口困难 比米格-29贵性能不如歼10C | |
www.wforum.com | 2021-06-28 18:20:2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据美国媒体《军事观察》网站报道,米格-35是过去五年服役的俄罗斯新型战斗机中产量较少的一种,它是一款重型多用途“4+”代战斗机,是作为苏-57的一种更轻、更便宜的产品开发的。苏-57已于2020年12月加入俄罗斯空军,米格-35则于2019年6月服役,目前处于低速生产阶段。苏-57是为了替换冷战时期的苏-27第战机而研制的,而米格-35是作为米格-29的后继机型而研制的,并与前代战机的设计密切相关。米格-35最值得关注的也许是,它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服役的一款中型而非重型战机,也第一款进入俄军服役的全新米格战斗机。 由于冷战的结束和资金的严重短缺迫使俄罗斯牺牲了对其轻型飞机的开发,以将资金转移到重型的苏霍伊战斗机上,如苏-30、苏-34和苏-35,所有这些战斗机都来自于苏-27的机体,并构成了今天俄军战机中的主力。而米格-29的后继机型则在其诞生37年后才出现,尽管该机也曾发展出多种升级改进型号,其中最著名的是米格-29M和米格-29SMT。 可以看出,米格-35象征着俄罗斯重新回到世界航空大国之列,其有能力生产多款不同的现代化战斗机——这是只有美国和中国才有能力做到的。然而,鉴于俄罗斯空军对苏-30和苏-57等重型战机的强烈偏好,以及只装备了少量的米格-29,因此米格-35在俄罗斯空军中的未来前途多少有点值得怀疑。重型战机拥有非常远的航程和很高的武器载荷,而且能够携带尺寸更大的雷达。不过重型战机的购置和使用成本要高得多,也需要更多的维修,这意味着并非所有国家都能负担得起。与前苏联时期的米格-29一样,米格-35似乎主要针对出口市场,有很多海外客户都更喜欢中型战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