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中国歼20战机为何产能仍未提高 仅增加生产线还不够
www.wforum.com | 2018-12-02 20:37:4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歼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四代机,其外形拉风,性能先进,是对抗F22和F35的利器。不过,相比F35两天一架,一年190多架的产量,到目前为止,歼20服役数量可能还不到两位数。对于现代战机来说,数量和质量一样重要,歼20再好再先进,面对数千架F35的蜂群战术,恐怕也会双拳难敌四手。所以目前歼20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产量。

  有网友提出,歼31进展缓慢,性能也不足以对抗F35,能否让沈飞转产歼20,两个厂一起生产中国最强四代机。实际上,无论沈飞还是成飞,都是中航工业下属企业,两家单位之间有着非常多的互动和共享活动,沈飞转产歼20不存在技术之外的阻力。但是四代机的生产和三代机不一样,不仅对制造工艺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在产线流程、组装工序、管理理念、操作水平、工人专业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当年成飞为生产歼20,可谓是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革,其他企业不一定能够办得到。

  目前全世界的四代机,除了俄罗斯的苏57之外,都是耗费巨资,另开产线,只有苏57和苏27系列是共一条产线,这也是外界诟病苏57根本称不上四代机的原因之一。而目前的歼31只是验证机和原型机,就像实验室里的样品一样,还没有现成的产线。

  其次,提高歼20的产量,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多开几条生产线就可以了。实际上,生产线只是生产飞机的壳子,并进行最后的总装,歼20的产量不取决于壳子的多少,而取决于发动机、雷达、电子、超分子隐身蒙皮,以及任何一个零部件的可靠性和产量。而发动机的产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产涡轮叶片一年能生产多少?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王冠上的钻石,其重要性和难度不言而喻。在我国,发动机一直是传统弱项,不仅性能不够先进,而且产量也上不来。即使是最基础的涡轮叶片,都有赖于科学创新,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才能提高产能,降低废品率,而这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

  所以歼20产量的提高,并非砸钱多搞几条飞机产线或者发动机产线就可以达到的,而是必须依赖整个产业链的进步。一定程度上说,提高歼20的产能,和当年研制歼20一样困难,但是也一样重要。我们有理由相信,既然我们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能够研制出歼20,一定也能够让歼20以数千架的数量,护卫我们的天空。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军击落F-16 俘虏巴基斯坦飞行员?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印巴交锋轧一脚 中国战机完胜?
俄乌和印巴冲突 暴露出各国同中美的军力代
巴基斯坦轻敌 停战前关键基地遭偷袭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军击落F-16 俘虏巴基斯坦飞行员?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印巴交锋轧一脚 中国战机完胜?
俄乌和印巴冲突 暴露出各国同中美的军力代
巴基斯坦轻敌 停战前关键基地遭偷袭
隐身巡航导弹被击落 印巴冲突,法国成为输
阵风折戟原因探究
歼35隐身机+电磁弹射 官方突然释放重要信息
“宁遭桃花劫 勿近白虎身”何为白虎?
印度空军:所有飞行员都已“回家”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