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全作战能力,不过,F-35战斗机现在已经达到了初始作战能力,国际客户已经开始陆续接收自己订购的F-35战斗机,根据报道看,F-35已经解决了大部分软件问题,生产正在顺利进行,美军前期收到的F-35战斗机中,部分仍不具备作战能力,将主要用作人员训练使用,而国外客户收到的F-35,则将全部具备作战能力,早期交付的那些不具备作战能力的,也将获得升级。
F-35战斗机,很大程度上就是麦克纳马拉上世纪60年代海空通用战斗机的现代版本,尽管为了满足三军通用,使得其一直饱受诟病,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做法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越来越昂贵的现代战斗机价格,财政压力已经压垮了各军种的极端需求。
近日,美国媒体报道,五角大楼修改了部分现有合同范本,允许国际客户合并购买第12批次、第13批次和第14批次战机,落马公司已经收到60亿美元定金,并设置了227亿美元的上限。到2022年,美军及其盟友将接受共计255架不同型号的F-35战斗机,其中,空军型号将降低到单价8000万美元。
单价8000万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相比之下,作为铁杆盟国,以色列打算购买的半隐身F-15IA战斗机单价预计都要在一亿美元以上,而海湾国家和巴基斯坦购买的F-16先进型号,也过了亿,至于欧洲的“台风”、“阵风”和“鹰狮”,本来就以奢侈品著称,不是土豪或者别人买单,根本买不起,以性价比看,F-35绝对划算。
至于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出售给中国的价格单价超过一亿美元,当然,里面包含了零配件和弹药、维护等费用,不过即便抛出这些费用,单价依然不低,据称也在8000万美元以上,近年来,俄罗斯对外出售的战斗机,包括改进型号的米格-29,价格普遍超过4000万美元,俄罗斯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一贯以价格便宜著称,但如今与F-35相比,其高端战机的价格优势也快没了,就只剩下政治因素了:那些无法获得美国或者欧洲战机的国家,只能买俄制战机。
就目前国际局势看,F-35价格变得这么白菜价,俄罗斯战机出口倒是没怎么受影响,高端市场俄制战机很难进入,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欧洲双凤和“鹰狮”,其出口市场被强烈挤压,而在其他市场,诸如印度,俄制战机已经难以再次进入,现在印度就较为偏向美制战机,不排除印度将来也购买F-35战机的可能性。欧洲战机打入这一大市场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小。如果没有政治因素,单纯考虑性价比的话,欧洲战斗机工业算是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