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空军发布了“高学历战勤班”宣传视频《下一站,战场》,视频反应了众多博士、硕士等高学历官兵放弃外界优秀待遇,扎根防空部队基层发光发亮的先进事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高学历战勤班”所在部队为中部战区某S-300PMU2地空导弹营。那么,S-300PMU2为什么要这么多高学历官兵“伺候”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事儿。
S-300PMU2是目前中国空军装备的技术水平最高的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之一。特别是作为从俄罗斯整套原装引进的先进武器系统,S-300PMU2对于操作以及维护人员的要求也更高。正因为如此,在中部战区空军的这个地导团中,团领导才会专门组建一支全部由博士和硕士组成的“高学历战勤班”。
从报道中可以看到,这个“高学历战勤班”的成员担负着S-300PMU2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的各个操作层面,其中既有处于核心地位的制导连连长,也有在指控舱内的引导手和截获手以及天线舱内的维修技师,等等。
将博士和硕士这样的高学历人才放到这些重要的岗位上,可以说是真正的人尽其职。此外,由于要操作俄制装备,还要求“高学历战勤班”的成员具备很强的俄语学习能力。
一方面,这些重要岗位本身就对在岗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比如,制导连连长可以说是整个S-300PMU2地空导弹营最为核心的岗位之一。我国空军地导部队有一句传承久远的口号:“全营一杆枪”,那么制导连连长担负的就是操作这杆枪的射手角色。几乎所有的重要指令,比如开机截获目标、跟踪、确定目标打击顺序、导弹发射等,都是要由制导连连长来决策和下达。
在报道中,制导连连长张少平就是因为被伪装成民航飞机的“敌机”迷惑,而导致全营阵地被“摧毁”。所以,制导连连长不仅要对S-300PMU2中远程地空导弹的全系统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广泛学习和研究国内外防空作战的战术战法。
对引导手和截获手来说,并不仅仅是操作手,还要能够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创新战术和战法。比如,在报道中,高学历的引导手和截获手就自己制作模拟软件,有效提升了整个S-300PMU2地空导弹营的作战实力;维修技师也要全面了解和摸清俄制设备的组成、原理以及参数调节,才能够在出现故障时做到心中有数、手到病除。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众多高学历官兵会集中在S-300PMU2地导营。其实也不只是S-300PMU2的作战单位,随着军事装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对操作人员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学历官兵去往基层历练已是一种趋势。
空军“高学历战勤班”在形成战斗力之外,所起到的示范、试验作用也非常重要。未来,装备之外,如何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必然会是我军建军面对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