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张召忠评日本造船巨头倒闭:翻身已无望快与中国合作
www.wforum.com | 2018-08-16 19:13:4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最近在日本有件大事发生,让日本造船业倍感心累。

  是什么事呢?

  曾有“日本造船”象征的爱知造船厂,在8月10号宣告倒闭,结束了它45年的历史。

  这家造船厂曾有着光辉的历史。爱知造船厂属于日本重工企业IHI,在1970年代中期建成之时拥有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生产能力。然而,最终还是在中韩制船业的夹击下,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前,日本还未出现过大型重工业集团彻底关闭大型造船厂的先例。但是说实话,这个结果并不是毫无征兆的。

  虽然在1958年起,欧洲造船业江河日下,日本造船业杀出了一条血路。但是时间到了1978年左右,画风变了,赶上韩国经济腾飞,朴槿惠她爹朴正熙创造了“汉江奇迹”,年均GDP增长19.4%,韩国造船业异军突起,开始和日本平分秋色,两强争霸。而到了2003年,因为中国搭上了世贸的大船,一路乘风破浪,后来者居上,快速占领全球市场。

  中韩造船企业的低价攻势,在这场“三国演义”中,使得日本造船行业的萧条局面日益严重。

  经历了市场低迷,以IHI为首的日本各造船企业仍保留着船坞,原因就是造船业特有的盛衰波动非常剧烈。有大型造船企业的高管表示,造船业一直觉得,只要有一年好业绩,另外九年靠着剩下的订单和“副业”也能熬下去。

  但是日本并没有那么多订单。1990年,日本接到的新船订单占到全球份额的54%,但是到2017年这一数字下降到7%。此前据日经中文网援引调查公司IHS去年底的统计,从2017年1~9月商船订单的全球份额来看,韩国占45.9%,中国占23.7%,而日本仅为7%。为啥?日本国内造船厂人工费和零部件成本高昂,在价格竞争中自然是没有任何优势。

  在全球船舶市场上,日本的地位下降已经盖棺定论。很多业内人事抱怨:“连日本在购置商船时,都把订单交给中国和韩国!”,这次IHI的决断也给日本其他重工业企业复活造船的美梦浇了一盆凉水。

  虽然,日本重工企业一直在进行各种裁员,但是能建造30万吨以上大型油船的大型造船厂彻底关闭还是首次。爱知造船厂在2011年就停止造船,之所以没能“熬下去”就是因为它的规模太大,在波动剧烈的情况下,极其损害企业价值,所以IHI只好及时止损,叫停工厂。

  面对这样的情形,想要在萧条中活下去,是要变呢还是变呢?

  日本大型造船企业日本海事联合公司(JMU)在横浜市矶子工厂建造的新型宙斯盾舰“摩耶”号7月30日下水。

  并且,日本海事联合正在扩大大型舰艇业务。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连续建造了4艘新型战斗机“F35B”的“出云”号等大型直升机配备型护卫舰。寻求获得舰艇订单的不仅有日本海事联合,错失宙斯盾舰订单的三菱重工携手三井E&S造船获得了自2018年度起连续建造8艘的小型护卫舰订单,对日本海事联合报了一箭之仇。

  这对陷入困境的日本造船业来说,似乎是一次良机,但日本综合重工企业依赖政府需求的局面日趋明显,很多企业的舰艇业务已经成了他们的经济支柱。不得不让人担忧过度依赖政府,最终也难以长久发展。

  另外,想要制造舰艇,对于企业的人才需求又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大了人才支出,对于部分企业来说还是少了些竞争优势。

  于是,有的企业想要摸索一条成本更小的道路。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次日本就把目光投向中国,既然打不过你,那就结盟吧,大家有钱一起赚。

  一方面,日本川崎重工业把油轮和干散货船等商船建造业务向中国转移,同时缩小日本的造船厂规模。另一方面,日本斥资逾200亿日元,将位于大连的合资公司的建造能力增至1.5倍。据估计,最终川崎重工会将商船建造的7成转移至中国。

  川崎重工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合资成立了“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和“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南通建造汽车运输船等需要较高技术实力的中型船舶,而在大连则生产大型船舶,产类分明,减少叠加生产造成的成本。

  而留在日本香川县坂出市的坂出工厂将在2019年之前新引进铁路车辆零部件的生产线,计划通过人员自然减少和重新安置等举措,将日本国内造船部门的员工削减2成,进一步压低日本国内的开销。

  那么为什么川崎会选择与中国合作呢?

  除了低廉的人工费之外,还因为中国的造船厂占地面积巨大,按照钢材的切割与加工、船体骨架组装、船坞与作业流程进行功能划分式工厂布局。这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日本很难实现,利用这种布局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效率、专业性和竞争力。

  另外,中国海运市场兴盛,川崎重工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合作,还有望从合资伙伴那里得到长期有保障的商船订单,公司也不用为了“揭不开锅”而发愁了。

  你想想,这样一本多利的好事,当然要牢牢抓住。

  树挪死,人挪活,在日本造船业已经无望翻身成老大时,唯有变通和合作才是生存之道。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中国在藏南有动作 印度或遭中巴夹击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中国在藏南有动作 印度或遭中巴夹击
事情有反转?印度称击落巴基斯坦飞机
印度前中将:比起巴基斯坦 更愿意和中国作
歼-50再曝高清新图 二元矢量喷嘴清晰可见
朝鲜又出兵了 700精兵奔赴友国保护总统安全
巴方截获印军阵风被击落时一段空中对话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