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需要这样操作,那么可能是用在一些特殊区域,比如能用于开辟机场的空间相当有限,而又不得不预留机场位置的地方。而且这样的机场即使建成了,也只能供特殊机型比如战斗机之类使用,因为大型飞机对机场条件要求非常苛刻,局限的机场环境显然无法满足大飞机起降的要求。
就实用意义的角度看,陆地的范围一般都是很大的,并不需要刻意去减少机场的布局空间。而且一个大机场发挥的集成化效益,也不是几个小机场所能比拟的。所以陆地的机场是尽量建大一些,这样大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等大飞机也可以在这样的机场起降,而且机场周围还有缓冲区,可以供飞机迫降,并且确保安全。
实际上航母是因为受限于自身的体积,所以才需要增加滑跃起飞、弹射助力、着舰系统等设计,以帮助舰载机安全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全长也才330多米,这点长度和陆地机场相比仍然相对有限。所以航空母舰是基于实际条件才设计了助飞技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航母也不想搞那么复杂。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效益的问题。通过航母助飞技术操作舰载机,产生的费用其实是很高的,而且舰载机还很难像在陆地上一样实现满挂载。陆地上的机场空间大,只需要让飞机按照正常的程序起降就可以了,其操作成本会减少很多。所以陆地上的机场并不需要刻意增加航空母舰上的助飞技术,这些技术对陆地机场的意义不大,还可能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