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15年前武直10首飞照片披露
www.wforum.com | 2018-04-15 22:52:37  乌龙防务评论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你可能不会相信,互联网上从来就没有过国产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军迷俗称武直-10)首飞的照片,直到前几天,《中国航空报》第一次披露了它于2003年4月29日首飞时的场面,这和歼-10于1998年首飞照片满天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和它历经风波的研发过程息息相关。

  《中国航空报》日前披露的这张照片上,直-10在江西景德镇的昌飞机场首飞,后面的横幅上写有《直十型直升机首飞仪式》,是的,并没有“武装”两个字,首架原型机机号应该是z10-01,和后来首次曝光于互联网的z10-03架原型机,都采用加拿大普惠的PT6系列涡轴发动机,它的发动机舱粗大,进气道靠后,和量产型换装涡轴9之后比较细长、进气道靠前的发动机舱有明显的区别。

  作为中国人第一次研制的武装直升机,直-10向当时欧洲最先进的虎式武装直升机看齐,一开始就立足于国际合作。以“5.5吨级直升机”项目为名对外合作,卡莫夫提供了整体概念设计,加拿大普惠提供了1200kw级的PT6发动机,直升机研制的一大难点——传动系统,传闻有阿古斯塔的帮助,整体起点很高,但保密程度也很高,这在首飞仪式上仅有“直升机”而没有“武装直升机”的横幅字样上充分体现。

  但在2007年前后,直-10遭遇到众所周知的“换发风波”,因为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主编平可夫以及西方传媒的炒作,直-10使用普惠发动机的消息被美国人盯上了,美国借此对加拿大普惠母公司——联合技术公司进行罚款,PT6进口的希望破灭,而幸好80年代开始研制的国产先进涡轴——涡轴9“玉龙”发动机顶了上来,它在2013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航空发动机单独申报获得的最高国家级奖项,要知道太行发动机是和歼11B一起申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09年之后,使用涡轴9的直-10量产型开始装备中国陆航部队,自此告别了中国陆军缺乏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空白。这些直-10,包括第一批生产的原计划使用PT6的直-10H(换)都使用涡轴-9,但也进行了综合减重措施,包括使用了集成化程度更高的光电瞄准系统,后起落架的整流罩取消,03架原型机向上设计的红外抑制喷口也被取消。

  这其中最大的争议莫过于,很多观点认为换装涡轴9之后的量产型直-10的装甲大幅度缩水,防护能力降了级。但对比直-10量产型和01、03架原型机可发现,事实可能并非这么简单,如果仔细看的话,量产型直-10的侧面风挡玻璃面积显著小于原型机,这显然是增强防护能力的设计,再加上座椅装甲的普及,这说明,量产型直-10的防护能力,并非一味降低的。

  当然,历经15年的发展,直-10已告别了没有大马力发动机的艰难岁月,涡轴-9增推型也好,中法合作的涡轴16也罢,以及直-20用的涡轴-10型,都比PT6型更为出色,它接下来的改进,再也不用看外国人的脸色,所谓的技术封锁,只会让中国的武装直升机性能更加强大。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长崎核爆隐藏细节:“紫电改”偷懒害了长崎
中国的歼-20并不完美,至少存在四大弱点
中方强化仁爱礁的管控 菲海警高挂“免战牌
中国硬壳艇加挂重机枪 仁爱礁进入实战?
美军B-2隐形轰炸机突然“无所遁形”?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长崎核爆隐藏细节:“紫电改”偷懒害了长崎
中国的歼-20并不完美,至少存在四大弱点
中国硬壳艇加挂重机枪 仁爱礁进入实战?
中方强化仁爱礁的管控 菲海警高挂“免战牌
美军B-2隐形轰炸机突然“无所遁形”?
中国战略打击力量全面更新 重头戏是这个
阅兵上缺席的“老面孔”和意外的“新面孔”
美国得州“赢了”,美国人为何“慌了”
若没有中国相助,俄国还能打哪张牌?
主战坦克原地踏步主因:武直,无人机的出现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