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中国为何再不用羡慕台风级核潜艇 已掌握单壳体技术
www.wforum.com | 2017-11-20 22:24:5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苏联时代一共建造了6艘“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这种水下排水量4.8万吨的巨兽艇体雄伟,能力极其强悍,可搭载20枚潜射弹道导弹,一艘艇就具备摧毁一个国家的能力。而相比之下,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水下排水量仅有1.87万吨,却能搭载24枚“三叉戟”IID5型导弹,吨位小了很多,火力却比“台风”级强。两种吨位相差如此之大的潜艇,为何形成如此大的反差,涉及到一个采用单壳体和双壳体的问题。

  潜艇的艇体结构共有三个形式,即单壳体、双壳体和单双混合壳体,但是混合壳体结构实际上又可视为以单/双壳体为主,以及依附于单壳体结构或双壳体结果,因此实质上艇体结构主要是单双壳体两种形式。对于潜艇究竟采用双壳体还是单壳体,源于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其中,以苏联为首的潜艇设计流派主张“保艇救人”,即潜艇的抗沉性只要足够强,艇员就能采取大量的自救工作,既保住潜艇,又保住生命,所以采用的是大储备浮力、小分舱的双壳体结构。

  与之相对应,以美国为首的潜艇设计流派则主张“弃艇救人”。这个流派认为,只要潜艇发生破损,艇员要进行自救非常困难,因此坚持采用大分舱小储备浮力的结构。自从核潜艇投入使用以来,总共发生过9起核潜艇沉没的事故,其中美国有两起,而苏联和俄罗斯则一共发生了7起,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库尔斯克”号的沉没。而且,由于苏联和俄罗斯在装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其实总体上苏联涉及到核潜艇的事故要远远超过美国。虽然说核潜艇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种,并非一定是采用双壳体或单壳体酿成惨祸,但两者的确有各自的特点。首先,单壳体潜艇储备浮力小,水下排水量也相对双壳体潜艇小,在相同功率的动力驱动下,可以拥有更大的水下航速,续航力也更强。

  其次,在降噪能力方面,需要考虑到两种情况。航速低于6节时,双壳体潜艇的轻外壳可对噪声形成“遮隔”作用,且拥有更多隔舱,更有利于采取降噪措施。而在进行高航速行驶时,双壳体容易被动力装置引起的震动和水流引发较高的噪声,而且还可能发生共振现象,此时采用单壳体对于降噪就更加有利。在噪声被降到同样的极低水平的情况下,更高航速的潜艇更加有利。冷战时期,高速行驶的苏联潜艇被形容为“水下拖拉机”,而即便是今天,俄罗斯双壳体核潜艇的噪声水平仍然要高于美国单壳体潜艇的水平。

  第三个方面是抗沉性。双壳体潜艇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耐压艇壳和轻外壳之间存在有用的空间,可以为设置多个主压载水舱和提供足够的储备浮力创造条件,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命力。而且,双壳体潜艇的轻外壳还可以起到一定保护耐压艇体的作用。但是,决定抗沉性的因素并非仅仅是采用单双壳体。例如,单壳体的潜艇能通过合理划分耐压艇体的舱室,设置救生区,或者配备高性能的应急吹除系统,同样能起到增加潜艇生存能力的作用。

  第四个方面是空间问题。单壳体采用的大分舱艇体布局,有利于布置舱内的系统、设备和居住舱,提高维修性和居住性,可以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而相比之下,双壳体潜艇采用的是小分舱,不利于总体布置、居住和维修。同常规潜艇相比,核潜艇执行任务的时间要长得多,却不像常规潜艇那样会定期上浮充电,因此水兵们的居住性反而是个重要的考虑,否则尤其是在值班的后期,士气就很存在问题。

  第五,稳性和操作问题。单壳体潜艇的主压载水舱通常位于首位段,在水下状态时稳性会比水面状态高。而相比之下,双壳体潜艇的主压载水舱分布在舷间,水上稳性大于水下稳性,在下潜的过程中稳性是越来越小的。尤其是在实施紧急上浮和下潜的时候,稳定性的变化将非常剧烈。在操作性能方面,双壳体潜艇的旋回性能和变速性能比单壳体潜艇要差一些。而且,双壳体潜艇的吨位更大,且艇体设计宽大,阻力更大,在相同动力的情况下,不利于实施机动。

  从以上几点来看,虽然双壳体潜艇有不少独特的地方,但单壳体潜艇可以带来的优势更多。双壳体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它拥有更好的抗沉性,然而通过之前提到的事实表明,美国单壳体核潜艇的事故反而要明显低于苏联双壳体核潜艇事故。所以,潜艇的安全性是否足够好,单双壳体之分并不足以解释所有问题。

  反而是双壳体的潜艇如果要达到同样的战技术能力,必须造得更大,“台风”级和“俄亥俄”级潜艇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最近在泰国的防务展上,中国公司一举展出三种单壳体潜艇,说明我们已经掌握相关技术,且有足够的信心为国际用户提供合格的产品。掌握单壳体技术之后,将其应用到我国未来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上也是必然的。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担心,那就是大直径耐压艇壳的建造问题,而随着我国工业基础的不断雄厚,相信获得此方面的能力也终将成为可能,只要肯下大力气和投入大量资金。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能建造像“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那样吨位虽不大而能力很强的潜艇,而非像苏联那样建造“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这种怪物。俄罗斯也已经展开单壳体潜艇的研制和尝试,而“台风”级的最后一艘现役艇在完成试验任务之后,将最终走进历史。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7艘万吨巨轮突然南下 中国要有大动作?
俄为何扣押26架中资飞机?真相远比想象复杂
16000吨深海幽灵问世 中国抹平30年差距
北京大阅兵 女子军鼓队曝光
两艘中国科考船突抵黄岩岛 无一士兵随行?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7艘万吨巨轮突然南下 中国要有大动作?
俄为何扣押26架中资飞机?真相远比想象复杂
16000吨深海幽灵问世 中国抹平30年差距
北京大阅兵 女子军鼓队曝光
两艘中国科考船突抵黄岩岛 无一士兵随行?
朝军援俄阵亡了多少人?现场摆了101张照片
水下暗战!乌军在黑海消灭一群俄军蛙人
中国新型高速直升机与美国的S-97非常相似
中国军用无人机家族战力快速提升
硅谷“都在用中国AI” 经济学人揭残酷真相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