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国核武器生存能力:机动、伪装、静音 | |
www.wforum.com | 2017-11-19 22:52:36 国防时报排头兵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一直以来,美国都在持续推进在亚太地区的反导系统建设,并宣称要倚重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日本-韩国两个三边联盟实现。那么,针对美国反导系统的威胁,中国核导弹应采取哪些对抗措施呢? 中国提高核导弹射前生存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提高陆基导弹的机动能力。 目前中国已亮相的东风-31和东风-31甲洲际导弹,与俄罗斯白杨-M和美国“侏儒”导弹相比,其发射车的机动能力较差,缺乏脱离道路机动的能力。为提高发射车机动能力,首先要减轻导弹质量,为此可集中精力开发部署具有很高机动能力的小型洲际导弹,使用小当量核弹头和高性能发动机。其次,以往的一些机动导弹型号只能在预先选定的发射阵地发射,发射阵地有预设瞄准方位基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导弹的机动性,因此,应该努力开发无依托随机机动发射技术。2015年的“胜利日阅兵”中展出的东风-26导弹已经具备了这一能力,相信也可用于新型洲际导弹。 第二,继续提高导弹发射车和导弹基地的伪装防护能力。 伪装是提高导弹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包括“隐真”和“示假”两部分。需要进行伪装的设施包括:发射场坪、地下井盖、断头公路、断头输电线、坑道口、通风/排烟口、发射车及各种运输车辆。 伪装手段包括:利用植被进行天然伪装、人工遮障、仿造模拟、迷彩伪装及变形伪装。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阵地伪装技术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伪装效果可以骗过己方的侦察手段甚至肉眼。但是侦察技术的发展同样日新月异,多波段(可见光、红外、微波)、高分辨率侦察手段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应用,使得阵地伪装面临巨大挑战。侦察技术和伪装技术之间的竞争永无休止,中国必须不断提高伪装技术,否则将前功尽弃。 第三,建造安静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如果弹道导弹核潜艇航行时噪声较高,就很容易被对方的反潜兵力发现并定位,对方攻击型核潜艇从而得以实施跟踪,并在必要时摧毁弹道导弹核潜艇。中国一共研制了两代战略核潜艇,即092和094型。美海军情报办公室在2009年报告中,揣测094型潜艇的静音水平虽然较092型有进步,但仍未达到目前一些先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水平。 另外,提高核武器突防能力的关键是研制先进的突防辅助手段,如诱饵、箔条、电子干扰机、雷达和红外隐身技术等。 美情报机关揣测,中国现有导弹已经部署了电子对抗手段和大气层外轻诱饵。如前所述,中段目标识别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进攻方占有天然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高枕无忧。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都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设计突防辅助手段和监测对方的导弹试验,以积累目标特征数据,用于战时拦截。因此中国必须保持持续的研发投入,结合对方导弹防御系统的架构设计对应的突防手段。 突防措施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反模拟诱饵,这一措施简单、廉价,但被公认为是导弹防御系统的噩梦。 |
|
|
|
![]() |
![]() |
7艘万吨巨轮突然南下 中国要有大动作? |
![]() |
俄为何扣押26架中资飞机?真相远比想象复杂 |
![]() |
16000吨深海幽灵问世 中国抹平30年差距 |
![]() |
北京大阅兵 女子军鼓队曝光 |
![]() |
两艘中国科考船突抵黄岩岛 无一士兵随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