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俄航天工业难拾苏联时代辉煌:失误连连 后续乏力
www.wforum.com | 2017-10-08 04:42:23  参考消息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联社10月4日报道称,“斯普特尼克”号发射升空60年后,当初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运载火箭的改进版依然是俄罗斯太空计划的中流砥柱——这既是该国技术实力的惊人体现,也是它没能再创辉煌的一个标志。

与冷战时期的太空曾经是美苏主要竞争场所不同,现在的太空探索在克里姆林宫的重要事项榜单上似乎排名较低。

目前唯一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的“联盟”号飞船,正是在1957年10月4日将“斯普特尼克”号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R-7运载火箭的改进版。

苏联设计的另一种经久耐用的机器——用于将商用卫星送入高轨道的“质子”号重型运载火箭——也是在上世纪60年代研发的。

两种运载火箭都为自己赢得了可靠耐用的名声,但近年来一连串的发射失败却在它们的履历上留下了污点,令人怀疑俄罗斯的航天工业是否还能保持和从前一样的高水准。

2016年“质子”号和“联盟”号出现的小故障源于为它们制造发动机的沃罗涅日一家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的失误。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将70多台火箭发动机送回生产线以更换有缺陷的零部件,导致“质子”号的发射中断了一年时间。

那次中断也损害了俄罗斯在全球商用卫星发射市场的地位。去年,俄罗斯的火箭发射次数首次少于美国和中国。

客户们日益转向了更新、更高效且更实惠的选择,比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火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取得了一大突破,即实现了火箭的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成本。

俄罗斯官员意识到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及其他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但他们却没能为俄罗斯如何保住自己的全球市场地位给出任何具体方案。唯一的权宜之计似乎是制造一种低功率版本的“质子”号运载火箭以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旨在取代“质子”号和“联盟”号的“安加拉”运载火箭的研发过程则屡次受挫,前途未卜。成本较高且尚未建立口碑的“安加拉”可能很难在国际市场上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及其他对手生产的运载火箭展开竞争。

虽然在美国航天飞机停飞后,“联盟”号成为唯一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的飞船,但随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第二代“龙”飞船和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定于明年试飞,俄罗斯很快就将失去自己的垄断地位。

研发新型飞船以取代50年前设计的“联盟”号载人航天器的工作进展缓慢。名为“联邦”号的飞船暂定于2023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行,但人们对于它的特点和功能仍知之甚少。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主动出击--黄岩岛吹填正当其时
7艘万吨巨轮突然南下 中国要有大动作?
装备重机枪 中国武装快艇进驻仁爱暗沙
战斗机越造越大 歼-36仿佛“空中巡洋舰”
重大突破!中国首款倾转旋翼机成功试飞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主动出击--黄岩岛吹填正当其时
7艘万吨巨轮突然南下 中国要有大动作?
装备重机枪 中国武装快艇进驻仁爱暗沙
战斗机越造越大 歼-36仿佛“空中巡洋舰”
重大突破!中国首款倾转旋翼机成功试飞
俄为何扣押26架中资飞机?真相远比想象复杂
16000吨深海幽灵问世 中国抹平30年差距
北京大阅兵 女子军鼓队曝光
一枚俄军隐身巡航导弹 乌克兰捡到“宝”了
苏联解体后,至少留下了5大领土矛盾?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