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俄航母拦阻索断裂连摔两机 庆幸当年俄不卖中国没买
www.wforum.com | 2016-12-06 20:48:35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俄罗斯海军又摔了一架舰载机,这两天全世界军迷和媒体热议这件事。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12月3日,俄罗斯海军的舰载航空兵在完成叙利亚的轰炸任务后,一架苏-33舰载战斗机在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上着舰时,因阻拦索断裂而冲出甲板坠海,好在飞行员顺利弹射逃生,没有受伤。俄罗斯国防部还指出,舰载航空大队会继续执行地中海远航计划和作战任务。

  11月15日起,俄罗斯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开始在地中海执行对叙利亚恐怖分子的打击任务,不过表现却令人担忧。11月14日,也就是首次任务开始的前一天,一架双座型米格-29KUBR舰载机发生坠海事故。而12月3日的事故是一个月内俄罗斯海军舰载机第二次重大事故。两架战机坠海的间隔时间仅为20天,对此西方媒体嘲笑道:如果按照这每20天摔一架的速度,俄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剩余的12架舰载战斗机,只能在叙利亚沿海坚持作战到明年8月。

  俄罗斯国防部公布苏-33舰载战斗机坠海的原因非常尴尬,又一次因为拦阻索故障。俄海军上次在11月14日摔掉的那架米格-29KUBR舰载机,也是因为类似故障,当时有三架米格-29准备着舰,第一架顺利降落,第二架在着舰中拉断了拦阻索,第三架米格-29KUBR只能在航母外围5公里的空中盘旋待命,在盘旋的时候两台发动机同时停车熄火,所以就摔了。

  由于航母拦阻系统没有修好,俄海军在11月底这段时间,只能让舰载机降落到叙利亚拉塔基亚省的赫梅明空军基地,这个基地是俄军在叙利亚的大本营。11月20日拍摄的卫星照片显示,多架舰载机已经转场到赫梅明空军基地。半个月来俄军这13架舰载战斗机都是在陆基起飞继续执行任务。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暗示,被俄国防部高度器重的库兹涅佐夫号首次实战可能是在作秀,露了俄罗斯的真实实力,当年的超级大国已经不在,而她的接任者俄罗斯真的只是外强中干。尤其是代表国家形象的航母一再出丑。

  俄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发生舰载机着舰事故,并非仅仅这两次,早在2005年9月5日,一架苏-33舰载机在库兹涅佐夫号着陆时,就发生了拦阻装置钢缆突然断裂事故,导致飞机坠海,飞行员弹射逃生。当时为了确保战机的机密不外泄,俄海军还使用深水炸弹摧毁了1000米水下的苏33战机。库兹涅佐夫号可以说已经老旧不堪,该舰平时长达半年时间在船厂整修,每年只活跃很短时间。但是俄罗斯还是把该舰派了出来,成为其海外作战行动的重要武器。

  另外俄海军的组织纪律也很成问题,据西方媒体报道,11月14日米格29坠海时,在附近监视俄罗斯舰队的北约战机飞行员,不仅看到了这次坠机的全过程,而且还发现在俄罗斯编队航渡的过程中,不少俄罗斯舰员拿着手机在甲板上玩自拍,显然暴露出俄海军战备水平不够高,纪律约束还存在着松驰的现象。海军不仅要有精良的装备,而且还要有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库舰已经因类似故障损失米格29和苏33各一架,看来俄国的阻拦索确实有些问题。舰载机在母舰降落的时候,为了在没挂住拦索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复飞,油门都处于最大位置,这意味着拦索要承受比飞机冲击更大的力量,这正是缆索技术含量高的原因。

俄航母拦阻索断裂连摔两架舰载机,幸亏当年俄国不卖中国没买
  现代喷气式舰载机的着陆速度一般都在200~300公理/小时之间,如果不经过拦阻,舰载机需要滑行一千米以上才能停稳,而航母飞行甲板长度只有200多米,因此现代航空母舰必须配备拦阻装置,其原理是在最短时间和距离内吸收掉舰载机的着舰动能,使其迅速减速并在航母斜角甲板的着舰区内安全的停下来。拦阻着舰系统分由拦阻索和拦阻网两套系统组成,期中拦阻网是应急系统,只用于舰载机受伤,燃料不足无法复飞,尾钩故障断裂或无法释放等情况。拦阻索系统用于日常航母降落,由拦阻机系统、滑轮索和缓冲复位系统、油液冷却系统,拦阻索和支撑系统等组成,甲板上只有拦阻索和支撑以及滑轮索系统,其他拦阻机等大型设备都布置在甲板下面。

  由于现在喷气式舰载机的降落重量都在十几吨以上,速度200公里/小时以上,其冲击力和动能非常大,所以对拦阻系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很多拥有拦阻装置技术的国家都把这当成核心机密,概不外传。库兹涅佐夫号的着舰拦阻索装置由4根横在斜角甲板上的拦阻索组成,每条拦阻索间距12米,与甲板下面的4台液拦阻动机相连,能够让速度240公里/小时,重达20多吨的舰载机在3秒内停稳。

  航母拦阻系统的拦阻索要非常结实而且有韧性,另外要非常细,如果造的特别粗,舰载机的尾钩就勾不住,所以难度非常大。由于使用频繁,拦阻索需要良好的保养,还需要定期的更换。拦阻着舰系统中出故障最多也是钢索,断绳故障占到航母拦阻系统总故障的80%以上。2003年9月11号,美国海军华盛顿号(CVN73)拦阻索在飞机着陆时断裂。导致着陆的F18战斗机坠毁,2名飞行员跳伞逃生,另外断裂以后横扫甲板的索绳导致7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 所以练习着舰降落发生拦阻索断裂也是正常现象,但库兹涅佐夫号在一个月内连续拉断拦阻索就有些无法解释了。

  中国在续建辽宁号的时候,就曾与俄罗斯商谈引进库兹涅佐夫舰的拦阻索技术,俄罗斯当时拒绝了中国的请求,于是中国开始自行研制航母拦阻装置,并安装于辽宁舰上面。加拿大汉和军事杂志在2011年曾发表文章,所俄罗斯为了报复中国“山寨”苏-33战机,自行研制歼-15舰载机,所以拒绝向中国出售航母拦阻系统,断定由于俄罗斯不给中国提供拦阻索,辽宁舰将成为废铁,中国舰载机将无法在航母降落,只能用于起飞训练。

  一些“围观”的国家也严重怀疑中国有无此能力自行研制航母拦阻系统,就像他们到如今仍在怀疑中国是否有能力研制航母弹射器一样。最终我们自力更生造出来了,其实对于中国这样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国家,没有什么技术是无法跨越的。别说研制拦阻系统,就是自行研制航母弹射器方面,中国也是连续跨越蒸汽弹射器和电磁弹射器两道门槛,同时中国还在研制电磁拦阻着舰系统,从而与美国海军站在同一方队里。

  中国海军网曾在2013年03月发表文章,报道我国科技人员在第一套阻拦机的安装过程中,航母舰体的温差变化导致细微形变影响了安装精度,安装质量迟迟不能达标。辽宁舰的阻拦机安装平面精度要求高达十万分之一,其安装难度堪比神州飞船与天宫一号外太空对接。后来改进工艺措施,选择在温度恒定的后半夜进行安装作业,确保了重达百吨、几十米长的巨型拦阻机精度超差控制在0.2毫米以内。该报道还描述中国舰载机飞行员在陆地模拟拦阻系统上进行了数千次降落,其中也有拉断钢缆,阻拦索在空中横扫,击中飞机尾翼的情况。

  不久前媒体公开的辽宁号航母甲板运行情况,图片显示辽宁舰甲板上存在两条黑黑的轮胎印,这说明辽宁舰的舰载机着舰训练非常频繁。2012年11月,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降落,随即从新华社的新闻专稿还披露了辽宁舰的着舰手册,整个着舰过程由七个环节组成,包括接力导航,等待航线,着舰航线,菲涅耳透镜,对中,着舰指挥官,逃逸复飞等,每个环节又有若干操作要点。技术、勇气、精益求精的精神是航母航空作业必不可少的要素,任何成熟的舰载航空兵部队都是从一丝不苟的训练和操作中走来的。

  俄海军连续两次舰载机坠海这件事也说明一个大问题:拥有航母和使用航母还真是两回事儿!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首次披露!解放军新型潜艇执行远航任务画面
一项黑科技曝光 中国攻克“维度魔咒”
中国激光武器已具备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
福建舰电磁弹射曝光 歼-15T冲出甲板瞬间刷
伊朗干了一大事:开走5架波音客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首次披露!解放军新型潜艇执行远航任务画面
一项黑科技曝光 中国攻克“维度魔咒”
中国激光武器已具备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
福建舰电磁弹射曝光 歼-15T冲出甲板瞬间刷
伊朗干了一大事:开走5架波音客机
乌军战机接连坠毁 中国网友为何欢呼雀跃?
中国拒绝做这件事 川习会要泡汤了?
东风31发射视频公开 25马赫突防根本拦不住
福建舰电磁弹射歼-15T首曝 服役倒计时
俄军压箱底的宝贝放上货架,中国会买吗?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