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评中国研发商用航空发动机:面世至少需10年 | |
www.wforum.com | 2016-11-08 18:00:29 环球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据《印度快报》网站11月7日报道,除了新型隐形战斗机的轰鸣和关于建造商用大飞机的传言,中国上周又悄悄展示了成为全球航空大国的重要尝试——一家大型国有航空发动机制造商。 在11月6日闭幕的中国航展的主展厅背后,有一个面积相当于一个大型体育馆的低调展馆,这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AECC)首次参展。该公司成立于今年8月,任务是开发达到出口标准的国产高科技产品。 报道称,虽然看上去颇具规模,但这个1200平米的展馆没有展示任何新技术。这对西方专家来说并不意外:虽然中国航空业目前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超过了不少人的预期,但有专利权的商业发动机,是航空业发展的顶峰,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 澳大利亚迪金大学高级工程学讲师约尔格·施吕特说:“设计一台完整的发动机和设计与之相关的完整的开发和维护平台,这是个很大的课题。” AECC的一名官员说,该公司不接受采访,也不会在航展期间举办任何活动。 设计可追溯到2002年的发动机模型和燃气轮机,以及互动式科普展,只能让人对这个拥有10万余名员工的公司产生一个初步印象。该公司由20多家发动机企业、修理厂和研究机构融合组建而成。分析人士认为,该公司的优势在于资金和快速增长的国内航空市场。 报道称,北京的国企改革已经在钢铁和造船等部门展开。但中国尚未在商用发动机领域形成市场规模,该领域目前由通用电气公司、联合技术公司旗下的普惠公司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把持。 《IHS简氏信息集团航空发动机年鉴》主编马克·戴利说:“如果你想进军世界,那是非常困难的,现有的巨头们不会让你轻易实现目标。”中国的首款国产客机ARJ-21和C919大飞机,目前都使用外国发动机。 迄今为止,中国的经验主要来自战斗机发动机,而且大多是与俄罗斯合作或授权生产,但分析人士说,中国正在努力开发可与西方战斗机匹敌的战斗机发动机。 报道称,虽然中国通过购买外国技术或逆向工程,在高铁和核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进军神秘的发动机领域要困难得多,因为这些技术受到各国政府和原始设备制造商的严格保护。 中德合资的珠海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首席财务官斯特芬·孔特说,在过去10年里,这些原始设备制造商通过加强对零件供应链的管理等多种方式,限制对它们的发动机的逆向工程。 他说:“我认为,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将看到第一台中国(商用)发动机。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大学为此提供了多少支持,每年有多少工程师进入这一行业,因此,他们掌握这项技术,生产出航空发动机,只是时间问题。” |
|
|
|
![]() |
![]() |
福建舰电磁弹射曝光 歼-15T冲出甲板瞬间刷 |
![]() |
一项黑科技曝光 中国攻克“维度魔咒” |
![]() |
伊朗干了一大事:开走5架波音客机 |
![]() |
中国激光武器已具备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 |
![]() |
乌军战机接连坠毁 中国网友为何欢呼雀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