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美专家详解中国二炮:15年内超百枚导弹可打美国
www.wforum.com | 2014-04-23 00:04:47  环球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4月22日发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系副教授安德鲁-S-埃里克森与兰德公司高级政治科学家迈克尔-S-蔡斯联合撰写的文章,称为了增加对有争议领土的影响力,中国还发展并部署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区弹道导弹力量。中国已经部署了大量多样化的短程弹道导弹,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多。 文章还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发展并测试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东风-41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很明显,中国发展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的主要动机正是增加中国可用于打击主要城市和大型军事设施等目标的弹头的数量,这是其压制美国反导能力的手段之一。文章还称,一旦东风-41部署,这款导弹就有可能会确保第二炮兵维持其作为中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基石的地位,即便是在今年晚些时候“晋”级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开始执行威慑巡逻任务之后。”

  文章称,中国正在成长一个不容小觑的国家,不只是就经济实力而言,还是就军事实力而言。中国对部分邻国的侵略姿态,再加上亚洲与日俱增的经济重要性,以及使美国盟国相信尽管面临着预算挑战与国内政治问题,华盛顿仍将提高对亚太地区关注程度的需要,奥巴马政府宣布向亚洲“再平衡”。现在,北京与日本的关系已经恶化至多年来的最低点。另外,中日钓鱼岛之争提高了冲突爆发的可能性,而这种冲突有可能会把美国卷入其中,因为会对美国延伸威慑的可靠性构成挑战。为了阻止中国在这个重要但不稳定的地区展开负面行动,同时避免危机升级,华盛顿必须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终极威慑工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PLASAF),这支部队控制着中国的陆基核导弹与常规弹道导弹,以及其地面发射的陆基巡航导弹。

  文章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国防预算一直呈增长之势,这使其得以部署更多强大的军事能力,例如世界上第一种反舰弹道导弹(ASBM)和最大的次战略导弹力量。在这种常规力量的支持下,中国试图强化其对东海与南海的争议领土的主权主张,并阻止或在必要时反制美国介入中国与其周边国家之间爆发的冲突。与此同时,中国核力量的继续发展——一款据称能够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新型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而且核弹道导弹潜艇将于年内首次执行威慑巡逻任务——暗示中国决定进一步提高其大国地位,迫使美国尊重中国的切身利益。

  二炮短中远程导弹能力提高

  与中国一样,第二炮兵部队本身也是一支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受益于中国的顶级工业能力与长期战略优先规划,中国拥有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描述为世界上“最活跃和多样化的弹道导弹发展项目”,类型与数量都在增加;射程更远、更精确、有效载荷更高的导弹正在被测试并列装,就连旧式导弹系统都在进行升级;除此之外,中国导弹部队还部署了各种导弹系统,包括针对台湾部署的短程导弹(SRBM);用于执行地区威慑与常规打击任务的机动常规中程弹道导弹(MRBM);以及用于执行战略威慑的新型机动核武器洲际弹道导弹。

  从建立之初到上世纪60年代,第二炮兵仅拥有少量过时的,而且容易受到攻击的核导弹,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部队增加了常规打击任务,提高了其核能力。目前第二炮兵更装了更多先进且生存能力强的核导弹,能够针对美国与地区目标发动打击,这与其相对简陋的起步阶段形成了先鲜明对比。除此之外,第二炮兵还成为全球主要常规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力量之一。后者目前不仅包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列装的短程导弹,还包括能够打击地区空军基地的常规中程弹道导弹,以及旨在瞄准美国航母的反舰弹道导弹。2012年12月,习近平在会见第二炮兵时,强调了第二炮兵部队对中国国防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把第二炮兵形容为“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持,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中国也在采取其他措施。为了增加其对有争议领土的影响力,中国还发展并部署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区弹道导弹力量。中国已经部署了大量多样化的短程弹道导弹,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多。在过去十年的增长期后,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短程弹道导弹的持有总数似乎相对稳定,但中国仍在继续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其短程弹道导弹的力量,例如通过提高导弹射程、精确度、以及携带弹头类型等措施。到2012年12月,中国拥有1100多枚短程弹道导弹。第二炮兵还地了陆射版DH-10/CJ-10陆攻巡航导弹,射程达2000公里。绝大多数中国其他巡航导弹由拥有其搭载平台部队所控制。

  射程至少为1750公里的常规东风-21C(CSS-5)中程弹道导弹,与射程至少为1500公里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威慑与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中国目前部署了不足三十套东风-21C型导弹的发射系统,虽然其部署的东风-21D型导弹发射系统的数量不明,但却在不断增长中。中国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款反舰弹道导弹,并于2010年开始部署数量有限的这种导弹。其未来发展项目包括射程较远的常规打击能力,例如常规中远程弹道导弹(IRBM)。的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曾评估称,“解放军正在以比较稳定的速度发展常规中远程弹道导弹,提高其针对第二岛链的近精确打击能力。由于解放军空军与海军新生的远程常规打击能力比较有限,所以第二炮兵远程常规导弹打击能力特别关键。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称,中国新兴导弹战略的特点是生存能力提高,作战灵活性增加,射程与精确性大幅度提升。

  在战区级,中国导弹部队能够支援对台各种作战。据国防部称,虽然“中国今天可能无法执行全面军事封锁,特别是在主要海军力量介入的情况下,但“在未来五到十年里,其这样做的能力将会显著提高。”中国导弹部队也会利用短程导弹打击台湾主要目标,或是参与针对其他潜在敌对者的行动,例如日本、越南与菲律宾。

  中国大幅度提升核报复能力

  在依靠一支规模相对较小、相对落后,而且容易受到打击的核力量数十年后,中国如今正在朝拥有更可靠的核报复能力的道路前进,主要是因为第二炮兵部署了更多生存能力更强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重要的是,北京坚持继续使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目前中国正在就在何种情况下应用核武器的问题展开辩论,一些中国军事出版物暗示,第二炮兵的核武器有助于阻止中国遭到常规战略攻击。

  中国的核导弹力量发展有多快?正如美俄两大核超级国家观察家所言,中国并没有追求与美国及俄罗斯展开竞争,但其正在通过扩大战略导弹力量的规模、提高战略导弹力量的先进性,来强化自身核力量。特别是,目前北京正在现代化其核力量,以强化核导弹的生存能力,并提高打击力量与反导防御能力。另外,中国还在强化其核指挥与控制能力。据美国国防部称,解放军为其核部队部署了新的指挥、控制与通信能力。这些能力改善了第二炮兵指挥与控制多个战区部分的能力。

  多数非政府专家认为,中国目前拥有数百枚核弹头。例如,在美国核专家罗伯特-诺里斯和汉斯-克里斯腾森曾在《原子能科学家公报》上发表报告称,中国拥有约250枚核武器。中国利用中程弹道导弹与中远程弹道导弹执行地区威慑任务,井基与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能够打击到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预测称,中国弹道导弹力量的规模与类型都会继续增加,中国“可打到美国的洲际弹道核导弹数量将在未来十五年内超过100枚”。

  就地区核威慑任务而言,中国目前为射程至少为3000公里的有限机动单级液体燃料东风-3(CSS-2)中远程弹道导弹部署了5至10套发射系统,为东风-21与东风-21A(CSS-5 Mod 1与2)中程弹道导弹部署了不足50套发射系统。许多观察人士认为,随着中国向由东风-21与东风-21A中程弹道导弹组成的生存能力更强、公路机动战区核力量的转变——这两款导弹都是公路机动固体燃料导弹,射程至少为1750公里——这些旧式东风-3导弹有可能将会在不久的未来退役。

  美国国防部称,中国目前拥有50至75枚洲际弹道导弹。自1981年初始部署至今二十多年来,液体燃料两级井基东风-5(CSS-4 Mod 1)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洲际核威慑力量的中流砥柱,目前仍然是中国洲际弹道导弹力量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国目前部署有约20枚井基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至少13000公里,足以打击美国大陆目标。而且,据美国国防情报局局长称,中国正在“加强其井基系统”,这是其核导弹力量现代化的一部分。此外,中国还保留着一些旧式液体燃料两级东风-4(CSS-3)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的射程相对有限,至少为5500公里。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称,中国保留着约10至15套CSS-3发射系统,但许多观察人士预测,中国将很快退役这种旧型系统。

  经过漫长的发展后,第二炮兵部署了两款三级公路基础洲际弹道导弹:为射程至少为7200公里的东风-31(CSS-10 Mod 1)部署了5至10套发射系统,为东风-31A(CSS-10 Mod 1)部署了超过15套发射系统。这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发展,因为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更难定位,因此与井基洲际弹道导弹相比,生存能力更强。东风-31导弹的射程足以打击美国在阿拉斯加的导弹防御基地,驻太平洋美军以及美国西部部分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后,中国东风-31导弹于1999年8月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这种导弹于2008年最终部署。东风-31导弹最大射程超过11200公里,这之可打击美国大陆大部分目标。据报道,中国于2007年开始部署东风-31A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五角大楼估计,到2015年时,中国部署这种导弹的数量会增加。据美国核专家罗伯特-诺里斯和汉斯-克里斯腾森估计,中国已经部署了约共计20至40枚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

  这种质与量的现代化对中国核力量的未来预示着什么,目前已经在美国、俄罗斯、印度以及其他国家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在未来十年里,中国有可能会继续增加其核导弹的数量,同时通过提高在第一轮打击下的生存能力,并提高制敌方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中国战略家认为,这些措施是维护中国核威慑可信性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提高其核力量。

  采取多种措施反制美国反导能力

  作为为反制美国及其盟国反导系统做出的广泛努力中的一部分,第二炮兵会利用其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和高超音速能力。另外,据五角大楼指出,第二炮兵会采取部署“诱饵、箔条、干扰、热屏蔽以及反卫星(ASAT)武器”等对策。

  尽管中国核力量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在继续提升,但其核力量不大可能与俄罗斯及美国持平,除非美俄核武器数量急剧减少。中国声称,中国核武器不会在数量上与核超级大国相竞争,但下如许多中国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足以保护中国国家安全。中国不相信其需要拥有与美国或俄罗斯相媲美的核力量,才能够保护其国家安全或巩固其大国地位,但其将继续部署规模更大、能力更强的核力量。中国认为这是确保可靠报复能力与可靠核威慑能力所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有报道称,中国正在发展并测试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东风-41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很明显,中国发展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的主要动机正是增加中国可用于打击主要城市和大型军事设施等目标的弹头的数量,这是其压制美国反导能力的手段之一。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估计,“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机动导弹旨在确保中国战略威慑的生存能力。分导式多弹头可提供单弹头所不具备的作战灵活性”。对于中国而言,分导式多弹头的关键优势包括,“在增加打击预期目标能力的同时,保有大量武器储备”。另外,从组织结构角度来看,一旦东风-41部署,这款导弹就有可能会确保第二炮兵维持其作为中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基石的地位,即便是在今年晚些时候“晋”级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开始执行威慑巡逻任务之后。”

  随着第二炮兵核威慑力量的不断提升,远程常规打击能力的迅速增强,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日益先进,以及更严格且更具现实主义的训练的展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给美国及其地区盟国与合作伙伴构成了越来越严峻的战略、战役和战术挑战。相似的,中国常规导弹力量也对地区军事基地构成了日益增强的威慑,可能还可以令中国瞄准美国航母。就第二炮兵核力量现代化而言,中国仍然能够从其当前核政策中汲取相当大的优势,但规模更大、更多样化的核导弹力量,有可能会为中国领导人提供更广泛的政策与战略选择。中国日益增长的核能力可能给美国的地区延伸威慑能力构成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日本而言。而且,美国需要继续发展并制定新的作战概念与能力,与其地区盟国及合作伙伴更密切的合作,回应由中国日益提高的常规导弹力量能力构成的挑战。如果美国不这样做,就会发现,这种选择有可能会对美国国全构成可怕的影响。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