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图文)印度潜伏着反美情绪 永远不会是美国盟友
www.wforum.com | 2014-03-05 04:40:43  华尔街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崩塌:印度与现实的幽会》Saptarishi Dutta/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约翰·艾略特(John Elliott)做了30多年的驻印度记者。他的《崩塌:印度与现实的幽会》(Implosion: India’s Tryst With Reality)一书在2月18日发布,书中审察了这个国家的巨大潜力,以及它常常未能发挥出这种潜能的原因。

  在以下节选内容里,艾略特探讨了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包括两个国家最近外交争端的影响。他认为,由于华盛顿和新德里方面都缺乏关心,两国关系正在悄然变化,而跟很多人认为的正好相反,两国关系的正确叫法应该是偶尔的伙伴,但永远不是盟友。


  印度已经知道它可以对美国说“不”,比如不跟伊朗或缅甸决裂(在伊朗2013年、缅甸2012年软化立场之前),在巴勒斯坦联合国地位问题上投与美国(以及以色列)相反的票。

  美国已经知道(可能是带着一定程度的惊讶),印度不打算成为一个言听计众的盟友,它不会一丝不 地遵循美国在外交政策上的意愿,或者是让印度尽快向 渴的美国企业放开外来投资监管的意愿。

  印度的独立还体现在2011年4月份。当时美国几乎已经认定它的企业终将赢得印度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多功能战斗机合同,结果最后入围的是法国达索(Dassault of France)和欧洲战斗机公司(Eurofighter),而不是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也不是波音(Boeing)。

  但是,截至2012年年中的10年期间,美国已经拿到将近90亿美元的国防订单,等待之中的订单还有接近100亿美元。这使得防务成为最活跃的合作领域。

  2011年7月,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Hilary Clinton)在印度谈话期间完整地列出了两国关系的积极方面。她说:“我们一直为防止各自基础设施遭受网络攻击的重要任务而共同努力。我们正在谈判一项新的双边投资条约,它将借助于刚刚过去一年贸易额增长20%的势头而发力。我们还目睹了双向贸易流动的增长。”

  她还说:“我们发起了连结学生、企业和社区的新行动,其中‘Passport to India’(赴印度护照)是我最喜欢的行动之一, 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美国学生到印度上学,以匹配印度学生赴美求学的庞大数量。我之所以喜欢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们希望在两国的年轻人和两国的未来领导者之间建立纽带。”

  她在那次访问期间的谈话还涉及反恐、经济关系、核计划和防务合作。

  一年过后,美国的一名外交事务专家在新德里说:“你们的自由和自信对我们是一件好事。即使印度一直让美国不爽,最好还是要拥有一个强大的印度……即使我们拿不到回报,在核合同、伊朗和多功能战斗机合同等问题上亏本,我们最好还是团结一致,为了我们共同的世界观而努力。”

  但印度国内一些人对两国关系持怀疑态度。美国一些人也持怀疑态度,坚信印度应当更加温顺,更加听话。有关两国分歧的热门新闻肯定是免不了的。

  通常情况下,这些分歧都是关于伊朗之类的议题。印度国内有些人还关心,美国支持亚洲国家对抗中国在南海的逼人之势究竟有多大的决心。

  还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争端。比如在2013年12月,美国执法官员在39岁的印度驻纽约副总领事德夫亚尼·科布拉加德(Devyani Khobragade)送女儿上学的时候突然将她逮捕。

  科布拉加德被控为她家的一名印度保姆做假签证,她被戴上手铐,被脱衣搜身,被提取DNA,还跟其他被控贩毒等罪行的人员关在同一间牢房里,直到以25万美元的保释金获得保释。

  【《华尔街日报》注:科布拉加德否认犯错。】

  这件事引起有关科布拉加德外交地位的争议,并引起印度的激烈反应。印度方面取消了美国在印度享有、但没有给予印度驻美外交官的多项外交特权。新德里外交区美国使馆旁边一条马路的安全路障被引人注目地拆除。印度外交官员在新任外交秘书苏贾塔·辛格(Sujatha Singh)的率领下一致谴责美国。科布拉加德被捕前一天,辛格就在华盛顿参加会谈,显然没有人来询问他在这个事情上的意见。

  印度的激烈反应和媒体炒作激荡出一股潜伏着的反美情绪,这种情绪源自对美国四处横行霸道的憎恶。正如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史蒂芬·科恩(Stephen Cohen)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里所说的:“我们创造了一个印度亲美的神话,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在这次争端爆发之前,美印关系已经在悄然变化。这是因为两国都缺乏关心,印度驻美使馆领导无方,美国驻印大使虽有能力却没有取得国内政治支持。奥巴马政府内即使有坚决支持两国关系的人,但人数也很少,而印度很多官员和评论家也都喜欢采取一种更加强硬的姿态。

  随着印度政府及其经济变得更加软弱,这种偏离更加严重。战略对话还在继续,但两国的最高领导人都没有持续推动。官员们还说,没有足够多的高级外交官和其他专家(特别是印度)来有效管理所有合作领域。雪上加霜的是早前两位政策分析人士所说的,“双方中层官僚的惰性”已渗入“残存的集体记忆”。

  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有其他重要事情要处理,虽然在2011年11月他发起“重返”亚洲的新行动以回应中国日益强烈的地区野心(后来软化成美国亚洲重心的“再平衡”)时,美国是把印度放在眼里的。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也有其他重要事情要处理,所以一切都回到了“差不多就行”的状态。坎瓦尔·西巴尔(Kanwal Sibal)虽然认识到新型关系的好处,但他在科布拉加德事件一年前和我讲到,过去60年美国在战略上给印度造成的损害超过其他任何国家。这番话反映了很多人对美国一如既往的戒心。

  他说,美国在战略上损害印度的具体办法很简单,就是“赤裸裸地遏制印度战略能力的发展,实施与核能、空间和导弹有关的制裁,对高科技转让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

  它还曾在领土问题上给印度施压,比如在喀什米尔争端中支持巴基斯坦。“现在美国的这些负面态度纠正了很多,并指望我们支持他们,但我们说‘你们只是在纠正你们做过的对我们不利的事情,所以我们不欠你们什么’。”

  西巴尔说,相比之下,“俄罗斯很少让印度失望”。西巴尔在卸任外交秘书职务后曾担任驻俄罗斯大使。

  不过进步也不少,经过10年的努力,一种持续的“战略合作关系而非同盟关系”(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Shivshankar Menon)语)已经形成。这种关系如何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行动、特别是有关中国的行动如何展开。

  印度的角色将取决于它在这些行动展开过程中的反应,以及它是否有意愿——将来可能还涉及是否有经济实力——在世界事务中扮演领导角色。不管是哪种情况,新的对美关系还是应视为积极的,前提是印度作为美国的朋友、偶尔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同盟保持它的独立性。(John Elliott)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