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第一站:阿拉木图,苹果的故乡 | |
www.wforum.com | 2025-05-13 13:56:07 银河交换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刚洗完头发坐在餐桌旁看书,思绪却像站在墙角拿着笔涂涂写写的小孩,又在暗戳戳构想中亚。现在已经没有了早期NPC完成进度条或者城市集邮的怪癖,我只想去体验、看立体的世界。” 计划去南美时,没打算重走中亚这条路线,临时改了方案提前出发,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片刻的想法,那瞬间是自由的。 作为中亚第一站,首选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伊宁出发只需要200块,就能体验到别国风情。 这座城市已经被大大小小的攻略包围,清真寺、绿巴扎、大教堂,花几个小时就能串联起多数景点,人们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 我有模有样学着,套用公式去走近了解它。 原以为由大量哈萨克族组成的国家,会有明显的游牧文化,但来到这里才发现并非如此。 随处可见的外国人和西方化,别致的前苏联风和现代平衡的刚刚好,缝隙里又能挖掘到韩流文化的影响,多元又包容。 当地人讲哈萨克语多一些,感觉会俄语是为了服务旅游业,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这种语言。几乎没遇到会讲英语和中文的居民,也让我在这趟哑巴般旅行中,多了随机性。 潘菲洛夫公园邀请我合照的夫妇、乘坐去剧院的出租车司机、寻找换汇点问路认识的Andy,不厌其烦的询问、听取,消减了我语言不畅的担忧。 印象最深的体验在歌剧院,明明买了最便宜的票,位置好到一度怀疑自己坐错,开场前始终忐忐忑忑。 大多数人盛装出席,提前半小时检票,存衣、如厕、补妆、拍照、对饮闲谈、参观名人画像和陈列戏服,仪式感满满。 谢幕时大家起身鼓掌,不停有人上台献花,就好像全家总动员般,舞台与观众席的距离瞬间被拉的很近,应景那句:人们的艺术,从票价开始。 离开前,阿拉木图给了我耀眼的红日,和青旅的小伙伴们道别,路过公园驻足听了会白俄小伙的吉他弹唱,把瓶底仅剩的伏特加一饮而尽,微醺眯着眼企图记住更多画面。 我很满足,满足于对未知国家的探索,对神秘事件的打破,对因缘际遇的消化与接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