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战友父亲来部队宿营 竟用火柴点电灯!
www.wforum.com | 2011-07-20 01:58:03  陆军论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这是一个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故事.虽然年代有一点久远,但它就发生在我们的中间又是那么的真实甚至引人发笑......

    我的付连长是湖南人,连队分管技木管理.工作责任心特强技术技能老到,有他亲临把关连队工作省心不少.而且在正负职之间关系特铁,工作协调美满亲如兄弟.也是我在部队任职中度过的最快乐的時光.

    82年内地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尽管内地激情澎湃而付连长深藏远山的家乡还是一潭死水,生息依旧.日出而作遇晚而息,点的还是松枝火煤油灯.自产自给生活简朴到也与世无争.也就在那一年冬,付连长陈东获准回家探亲,临行的前夜陈东简直是心情激动恋家心切,心儿早已飞囬了远方山乡的家.或许是难于入眠,那晩陈东死缠着要我陪他说话.在那半个晩上的时间都是他一个人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说的都是他的家乡事.那时我才知道陈东生长在湖南(具体地址己忘记了)一个极为边远的山村,在交通运输不大发达的当时回一趟家单程要一个星期,客车只能通到县城.县城下车后到镇上的一段路要转坐牛或马车.最困难的一段路是从镇到家的越山小路.那里要盘山越岒攀越崎岖独走险段,弯弯绕绕近七十里路不停不歇紧走慢走要一整天时间.由于交通没有路道遥远陈东家乡的村民不管男女老幼青壮年,极少有人到过他们的县城,生活必需品大多是自产自给,不能自给的都汇总1--2月结伴到镇上或买或換一些物品.......陈东自己也说,他若不是当了兵或许今生今世都走不出那山高林密的大山嶂.

    陈东还是个大孝子,他这次探家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是要让他父亲在有生之年走出山外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那怕路途遥远艰难重重他都在所不辞,他说只有那样才能扱答他日渐衰老的父亲养育之恩......

    陈东如期探家,但年终连队工作确实大多且都和坦克技术有关,什么坦克保养年度检查评比.发动机年度维修保养,光学通信......武器封存等等事务一大堆.我和指导员分工负责还嫌人手不夠.终干盼星星盼月亮般的把付连长陈东盼回来了.文书告诉我付连长正带着他父亲在饭堂吃晩饭.由于涉及到他的工作事务,我让文书通知陈东安顿好他父亲后到连部一趟,并准备谈完工作后一起去看望他的老父亲.

    开灯时昏,陈东安顿了老人来到连部,稍作问候便开妱交換工作,诸事处理完毕才泡茶让他喝上一口水,询问回来时路上的情况.陈东眉飞色舞的告诉我:路远点没有什么辛苦反正坐车的时间多,最担心的就是怕老父亲走失.从山里走岀的老父亲就象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满眼都是新奇,东瞧西望流涟忘返,陈东只好紧紧跟着他防止走失.在县城坐上长途客车他父亲问陈东":怎么这里的马车象柜子一样但又不见有马在套绳?"陈东只好告诉他这不是马车是汽车不用马拖着走的.即将开车时陈东要老父坐穏坐好他老人家却在东张西望的寻找着什么,细问之下他老父亲才呑吞吐吐的问陈东":这上面坐那么多人后面要多少人推着才会走啊,"直搞到陈东哭笑不得........当汽车开动后陈东老父紧拉着儿子,一脸的苦丧一脸的难受":儿子,这车坐起来怎么那么难受.脚板凉叟叟心里苦闷闷的直想吐,我们不坐这车行不?我们走路到你部队好不......."

    陈东一脸的苦笑和无奈:闭塞的生活锁住了父亲的视界,简陋的家乡简陋的环境永远也融不进都市的多彩生活,路上的行人和他们的穿着,那时不算挺拨的楼房甚至在一般市镇穿梭进出的在当地人眼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自行车,都能让我父亲大放异彩:"儿子,二个箩框圈圈拚在一起就会走路又不会倒的是什么东西呵".我们笑毕,陈东若有所思无限真情的说",希望改革开放的春风能夠吹到山里,吹开闭塞,让我们这一辈和子孙后代不再生活在那种近乎原妱,没有生气的尴尬生活中,和山外的人们一样有一个美好的昐想和多彩的明天."

    陈东心里惦着老父亲随即告辞离去,为了看望老人家我也一同前去.连部离家属区不远,大约有30多米但要转一个弯.我和陈东刚走出弯处抬眼往家属区一望,陈东惊呼一声"糟榚"甩腿便跑.原来陈东远见老父亲时住房已是黒灯瞎火生怕出了意外,待我们跑到门前拉亮电灯一看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深深震惊:陈东老父亲垂头丧气的蹲在电灯下面,他的身侧放着一张单人木櫈.他面前的地板上散撒着擦燃过的火柴梗......陈东猛奔过去抱着父亲连连呼喊":爸爸,你怎么啦......你到底怎么啦,"半天那老父亲才回过神来,抺着红红的双眼梦呓般的说:我一个人在房子里走走看,.手不知道碰了一下什么,突然灯就灭了,我怕生又怕黒好不容易桌上找来火柴,可点了半天都没点着.......火柴也没了我也累了,我就......儿啊,你说,山外的油灯乍就那么难点呵."

    听完陈东父亲的述说我们大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他老人家无意间拉灭了电灯,陈东也是走的匆忙没有交代他父亲怎样开.灭灯火,所以老人把电灯误以为乡下的煤油灯,谁知灯没点着倒把火柴全部擦完......

    这个虽然是一个过时的故事,但它却是改革开放前后二个时期的对比,从以前的"三转一响"."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梦想实现到现在的网洛,私车等高新产品不断走入大众走入家庭,走入山区.交通的高度发展让回家不再是梦,飞机,公路,铁路遍布全国各地.......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丽多姿,更加充实完善.祝愿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湾停飞所有战机 或与两岸军机对峙有关
篓子捅大了?美军连夜关闭3大基地
令人诧异!越南阅兵彩排出现的军服
俄军砸锅式打击 13枚导弹摧苏联顶级火炮工
中印边境解放军已换新武器 双方战力悬殊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湾停飞所有战机 或与两岸军机对峙有关
篓子捅大了?美军连夜关闭3大基地
令人诧异!越南阅兵彩排出现的军服
俄军砸锅式打击 13枚导弹摧苏联顶级火炮工
中印边境解放军已换新武器 双方战力悬殊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
歼-20十周年 产能创造下重型战斗机世界纪录
为何胡塞总能定位美航母位置 谁在技术支援
退役美上将:中国若动武,损失将空前
劲爆!歼-36超低空掠过,超高清照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