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协议刚生效 哈马斯全面围剿“自己人” | |
www.wforum.com | 2025-10-15 18:22:17 全球观察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加沙停火协议生效时,外界曾短暂攥住的“和平微光”,终究没能穿透这片土地的硝烟。以军撤离的脚步刚远,新一轮血腥内斗便在加沙街头炸开——哈马斯以“肃清内奸”为名,动员7000余名武装人员掀起清算风暴,杜格穆什部族、“打击恐怖部队”、“人民力量”民兵等势力纷纷拔剑相向。 曾经在巴以冲突中短暂凝聚的阵营彻底崩解,220万加沙民众再度被拖入“抵抗”与“自噬”的夹缝,沦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这场内斗的爆发,从来不是偶然。以军撤离后,加沙瞬间出现权力真空,哈马斯的反应堪称“急不可耐”:火速任命五名新军事长官重构指挥链,在交通要道设下检查站逐人排查“以色列合作者”,试图用铁腕攥紧对加沙的控制权。 但哈马斯忽略了一个关键——加沙从来不是一块“铁板”,部族势力盘根错节,意识形态派系林立,历史恩怨早已在地下织成密网,它的强硬姿态,不过是捅破了积压多年的矛盾脓包。 最先被卷入战火的,是哈马斯与杜格穆什部族的旧怨新仇。10月12日的加沙城,枪声取代了停火后的寂静,双方交火造成至少27人丧命。 作为加沙最具影响力的部族之一,杜格穆什家族本就争议缠身:哈马斯指控其战时劫掠武器、私吞人道主义援助,甚至暗通以色列;部族虽否认“通敌”,却也不得不承认部分成员存在“违规行为”。而早在2024年3月,部族领头人被哈马斯处决时,双方的仇恨就已埋下伏笔,此次冲突不过是矛盾的总爆发。 战火很快从加沙城蔓延至南部。汗尤尼斯的“打击恐怖部队”(由前巴权力机构军官阿斯塔尔领导)、拉法的“人民力量”民兵(由越狱者阿布·沙巴布组建),不仅公开撕毁哈马斯的缴械令,更喊出“从今天起,加沙再无哈马斯”的宣言。 这些势力的反抗绝非一时冲动:他们中不少人曾靠与以色列合作获取武器,如今更想借哈马斯元气大伤之际,取而代之成为新的掌权者。阿斯塔尔的表态毫不掩饰野心:“我们正全力成为哈马斯的替代者”,赤裸裸揭开了加沙权力争夺的残酷本质。 哈马斯的“全面清算”,实则是一场赌上生存的背水之战。战前,哈马斯在220万加沙人中仅占1%,约2万兵力;历经近两年战争,其战力折损过半,仅剩5000-7000人,统治合法性本就摇摇欲坠,再加上战争酿成的人道灾难,民众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对哈马斯而言,武器是它唯一的政治筹码——若按照川普“20点计划”解除武装,它将彻底沦为无足轻重的政治弃子。因此,此次清算暗藏三重目的:用武力震慑反对派以稳固统治,向国际社会秀出“控制力”以争夺谈判话语权,为未来跻身“巴勒斯坦国民军”预留位置。 可哈马斯的强硬,却让加沙陷入更深的死局。反对派虽群起反抗,却各怀鬼胎、缺乏统一指挥,根本无法形成整合全局的力量; 以色列则在背后“坐收渔利”,内塔尼亚胡政府暗中扶持“人民力量”等民兵,意图借“内耗”削弱哈马斯,防止其独占战后加沙;国际社会抛出的“国际稳定部队接管”方案,既没有明确的兵力部署细节,也没有派系整合的可行路径,完全无视加沙缺乏统一权威的现实。埃及、约旦即便愿意培训新警察部队,短期内也无法摆平盘根错节的部族与派系矛盾。 加沙的悲剧,从来都不只是巴以冲突的延伸,更是巴勒斯坦内部权力崩塌的缩影。哈马斯虽元气大伤,仍是目前唯一具备全域动员能力的组织;反对派虽声势浩大,却陷入“谁也不服谁”的内耗。 川普在以色列议会高呼“战争结束”“哈马斯将缴械”,美以急于推进“非军事化”,却刻意回避核心问题:没有包容各派的政治框架,任何外部强加的方案,都只会点燃更大规模的混战。 停火不是和平的开始,反而成了内战的序章。对加沙人而言,真正的安宁从不是“哈马斯是否缴械”,而是能否建立一个容纳部族、派系、不同意识形态的治理体系。否则,这片被炮火反复蹂躏的土地,只会在“清算”与“反清算”的循环中不断流血,而外界期待的和平曙光,也将在派系混战的阴霾里,变得愈发遥远。 |
|
|
|
![]() |
![]() |
中国制造“假信号” 菲律宾陷入“真焦虑” |
![]() |
俄军证明轻机枪不顶用 中国为何重新装备? |
![]() |
中巴走廊失控 巴基斯坦三十年养虎终成患 |
![]() |
乌军若发射“战斧” 俄军有应对的手段吗? |
![]() |
中国核潜艇又落后了 美国新声呐领先中国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