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近卫军重装化 会是定时炸弹吗? | |
www.wforum.com | 2025-09-16 22:10:0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前言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为什么要养一支“不是军队的军队”? 最近,俄罗斯国民近卫军司令佐洛托夫高调宣布:国民近卫军的重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坦克、火炮、火箭炮统统列装。乍一听,好像是俄军又要扩军备战,但细看你就会发现,这支军队的存在逻辑完全不同。 普京的“心病”:军队不可信 国民近卫军并不是“苏联红军的继承人”,而是普京在2016年亲手打造的“对内铁拳”。本来定位就是内部维稳,压制骚乱、看住车臣、清理抗议。 为什么到2023年突然要给它配坦克?答案很简单:瓦格纳兵变给了普京当头一棒。 兵变那几天,普京发现自己居然“手里没有能拦住军队的军队”。前线部队抽不回来,后方部队靠不住,甚至还有军方高层袖手旁观。最后,还是国民近卫军拼命拱卫莫斯科,才算稳住局势。 所以普京意识到:要想稳住权力,不能只靠俄军,必须要有一支只听自己、不听总参的“禁卫军”。 不是打乌克兰,是看住俄军 很多分析说,国民近卫军重装化,是为了去乌东“剿渗透、稳后方”。但说实话,这只是表层理由。 真正的逻辑是: 防军队失控:普京清楚,俄军是独立山头,影响力巨大。给国民近卫军加装备,就是给自己一张“王牌”,防止军方再来一出“阳奉阴违”。 补瓦格纳空缺:瓦格纳倒台,克里姆林宫少了一支“替代军队”。国民近卫军只能接过这面旗。 铺路接班人:外界普遍认为,普京最看好的接班人是久明。巧的是,久明和佐洛托夫关系密切。换句话说,普京不仅是为自己稳权,也是在为未来的权力交接留下一支可控武装。 这一步棋,其实更像是政治工程,而非军事工程。 俄罗斯版“禁卫军祸国”? 问题是:重装化的国民近卫军,真能解决问题吗? 财政压力:俄罗斯本就因战争财政吃紧,现在再维持一支重装部队,无异于“双套房贷”。看似安全,实则透支未来。 军政关系紧张:重装化意味着国民近卫军和俄军会“抢资源、抢权力”。军方能甘心吗?普京在削军方的爪牙,但也可能逼出新的隐患。 战斗力存疑:国民近卫军再怎么重装,本质上还是一支“维稳警察”。真要上战场,未必打得过正牌野战军。它的意义更多在于政治威慑,而非军事胜负。 换句话说,这支军队可能更像历史上的“禁卫军”:最初是统治者的护城河,但一旦坐大,也可能成为新权力博弈的筹码。 普京的稳局,还是俄罗斯的新乱局? 短期看,普京的确稳了:有国民近卫军看住后方,他能放心把俄军继续压在前线;有佐洛托夫和久明的默契,他能为未来接班提前布棋。 但长期看,这一步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如果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俄罗斯会不会被迫削军?到时候,谁先被砍,俄军还是国民近卫军?如果国民近卫军越来越“国家化”,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政治势力,而不再只是普京的“私人武装”? 普京的算盘打得很细,但俄罗斯的政治传统告诉我们:过于依赖“禁卫军逻辑”,最后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普京重装国民近卫军,不仅仅是“安全升级”,更是一次政治豪赌。它既可能成为护城河,让权力交接平稳进行;也可能是俄罗斯版的“禁卫军祸国”,在未来成为新的不稳定源。 一句话总结:这不是军事改革,而是政治算计;不是稳中求进,而是以未来换现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