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作战!美空军协同作战飞机项目加速推进 | |
www.wforum.com | 2025-08-14 16:29:48 前沿深度解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美空军认为面对高端作战对手,必须保持足够的空中力量,针对F-15C和A-10等战斗机迅速老化的现实,未来5年美退役的有人战斗机将是其购买数量的2倍,必须想出一种使美军负担得起的方案来维持其空中优势,CCA项目则应运而生。CCA即“协同作战飞机”,是美空军准备与中国进行大国竞争时代面临机队规模问题的解决方案,旨在远程或自主运行,并执行情报、监视、侦察、目标获取、火力打击等一系列任务,能够在有人-无人团队中与有人作战飞机一起行动,执行飞行员所分配的任务,甚至充当“可换取对方高价值资产”的诱饵。 根据美国空军规划,CCA的主要任务将是充当飞行的“导弹卡车”,支持载人战斗机,并进行电子战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CCA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智能化程度高。与传统无人机相比,CCA由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自主化程度较高,无需按照人类指令集行动,不仅可独立作为作战单元,执行侦察、打击和干扰等各类任务,还能够与体系中的其他无人机或有人机节点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空中作战体系。二是任务切换灵活。CCA采用开放式架构、多功能系统、标准化接口和模块化任务载荷,可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更换传感器、武器等有效载荷,由此获得可执行不同作战任务的CCA,能迅速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三是作战功能多样。CCA可以独立执行侦察、打击等多种任务,且无需人类飞行员的实时操控,可以在高风险环境中有效降低作战人员伤亡,同时提升作战效率。根据国际军事技术研究,未来几年,CCA将朝着更高的隐身性、更强的机动性和更高的决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为了推进协同作战飞机建设,一是开发CCA作战平台。包括长航时态势感知平台,察打一体平台,空战训练平台,以及隐身穿透侦察平台等。二是研发CCA关键技术,推进“毒蛇”实验和下一代作战模型(VENOM)项目,计划通过在有人飞机上测试和演示自主架构和自主技能,为成熟的自主架构和软件提供项目管理和测试支持。三是开发CCA超强装备,据美军方透露,新型空空导弹AIM-260“联合先进战术导弹”(JATM)已经投入生产,并将配备给CCA,该款导弹射程超过260公里,可有效扩大战斗机作战半径,提升制空作战能力与战场生存率。 据悉,美空军目前计划是在第一阶段采购100架CCA,这些高度自主的无人机将与有人战斗机特别是隐形的五代机和最终的六代战斗机密切合作。与此同时,美空军正酝酿下一阶段计划,即在2025财年开启,CCA无人机的第二阶段,即“增量2”计划,可能包括外国参与者。 据美国“战区”网站报道,2025年3月,美空军已将通用原子能公司和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目前正在开发的无人机分别命名为YFQ-42A和YFQ-44A,作为CCA项目“增量1阶段”的一部分,成为美军方首次对用于空战的“无人战斗机”进行命名,据悉,美空军参谋长大卫·阿尔文上将在3日举行的空天部队协会2025年战争研讨会上公布了这一命名。在美军的飞机和导弹命名规则中,“F”代表“战斗机”,“Q”代表无人机。前面的“Y”表示原型设计。这表明美军CCA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美军正加速推进无人机装备体系的重构,美空军CCA项目不仅是装备迭代,更在推动一场“算法主导、数量重构质量”的作战革命。当1000架CCA与500架先进有人战机组成的混合机队成型,分布式探测、智能决策、集群杀伤将成为空战新常态。未来十年,随着GHOST长航时无人机与CCA无人僚机的协同部署,美军在印太的“穿透式制空”能力将大幅提升,这势必驱动新一轮军事科技博弈——智能化、低成本与抗毁性,正成为全球空军竞争的新赛道。总的来看,协同作战无人机的技术进步正在推动军事作战理念的转变。传统的空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作战的要求,未来的空战将更加依赖智能化、高度网络化的无人作战系统。对于国家安全和国防事业来说,深入研究和开发CCA,将是确保在新时代军事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关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