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部通讯稿,印度海军东部舰队“德里”级驱逐舰首舰“德里”号(INS Delhi,D-61)率领“卡莫尔塔”级轻型护卫舰“鸡儿坦”号(INS Kiltan,P-30)以及“迪帕克”级补给舰“活力”号(INS Shakti,A-57)组成的三舰编队,经停新加坡进入南海,已于当地时间7月24日抵达越南岘港仙沙港。目前,印度海军至少共有五艘舰艇在南中国海附近活动,其中,“什瓦里克”级护卫舰“萨特普拉”号(INS Satpura,F-48)原跟随“德里”号驱逐舰编队经停新加坡,但没有继续跟着前往越南,而是与经停马来西亚巴生港进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新型海洋调查船“协调员”号(INS Sandhayak,J-18)在新加坡外海汇合后前往印尼雅加达港。印度国防部称,这是在印度“大洋”战略(MAHASAGAR)指导下,通过东进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伙伴关系,并推进该地区的“包容性海洋秩序的进步”。印度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基尔蒂·辛格表示,这是一种平衡战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海洋强国建设目标,逐渐加强在印度洋的海上存在就是重要一环,包括海军基地、沿岸诸国常态化的港口访问和高频次的调查船出没。但印度媒体更直接的指出,此举将是对中国的有力压制,印度东进战略将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视为了最优先的拉拢与合作伙伴,而这三个国家又是南海争端中要求最激烈的,无疑将会增强这些国家的信心。印度海军主战舰艇规模还是不太够用,在部署上偏向西方,7艘最新锐的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及其改进型“维沙卡帕特南”级驱逐舰悉数部署在直面巴基斯坦的西部舰队孟买港。而压力较小的东部舰队则是“德里”级驱逐舰和“拉杰普特”级驱逐舰,虽然东部舰队也分到了较新的“什瓦里克”级护卫舰和“尼尔吉里”级护卫舰,但总体规模与西部舰队还有较大差距。本次领衔的“德里”号是印度首艘第二代国产导弹驱逐舰,可以视为印度猴版“现代”级驱逐舰,1997年服役,满载排水量6200吨,2022年完成了中期升级,将AK-100型100毫米舰炮换为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16枚Kh-53“天王星”反舰导弹换成了8枚“布拉莫斯”反舰导弹,还升级了单臂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苏系舰艇装奥托炮诡异的很。

“协调员”号则是印度2024年2月新入列的综合水文调查舰,标准排水量3300吨,舰上配备了深水和浅水多波束回声测深仪、自主水下航行器、遥控潜水器、侧扫声纳、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海岸线测量等设备,用于收集各类海洋收集国防海洋数据。

印度此行不光是明面上的港口互动,在马来西亚,印度向马来西亚深入介绍了苏-30战斗机挂载“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的作战应用,就印度与马来西亚皇家空军的苏-30MKM战斗机后勤维护体系建设合作进行交流。在越南,印度就此前与越南达成的转让二手舰艇协议通报了进展,了解了越南目前装备的印度海军二手“弯刀”级轻型护卫舰使用情况,同样也推销了一波“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并向越南民众、学生进行了港口开放、美食品尝、瑜伽课和小型武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