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美国陆军展示“高端无人机技术”大翻车
www.wforum.com | 2025-07-24 20:46:5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25年7月22日,美国陆军官方社交平台账号发布了一段视频,配文“你见过无人机投下手雷吗?”。

图片

视频里,驻德美军第7集团军训练司令部(7thATC)、联合多国训练大队-乌克兰(JMTG-U)和第173空降旅的士兵们,煞有介事将一枚M67手雷安装到一架四轴无人机上,然后成功地扔了下去。

视频里的军官,比如菲利普·德雷珀少校(Maj.PhilipDraper),一脸自豪地宣布这是“美国陆军常规部队首次从无人机上实弹投掷手雷”,是“一大步”。而JMTG-U的负责人唐尼·赫贝尔上校(Col.DonnyHebel)则将其描述为一次“创新”,旨在“超越我们目前的能力”。 

然而,帖子一发,评论区瞬间炸了锅,但不是喝彩,而是山呼海啸般的群嘲。全球各地的网友、军事专家和博主们,用最犀利语言给美国陆军上了一堂现代战争扫盲课。有人说:“没看过,难道过去三年我都没看过任何乌克兰战争的视频吗?”;更损的直接发问:“下周的视频是不是‘你见过后膛装填步枪吗?’”。 

这脸打得太响,以至于美国陆军社交媒体管理员一小时内就扛不住了,灰溜溜地删除了帖子,但这一删,反而坐实了心虚,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典范。 

无人机投弹,很难吗?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美国陆军这次的“创新”到底有多“新”,我们需要搞清楚,无人机投掷弹药这项技术,在全球战场上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首先,这个战术早就不是什么尖端科技了。早在2016年至2017年摩苏尔战役中,ISIS武装分子就已经把消费级无人机玩出花,用它们挂载手雷和小型炸弹,攻击伊拉克政府军坦克和士兵。

图片

当时,军事观察家们就指出,这是一个改变战争面貌的信号。从那以后,这项技术迅速扩散,从墨西哥贩毒集团到非洲反政府武装,再到各国军队,都已是家常便饭。在加沙,以色列国防军用无人机投掷手雷;而在乌克兰战场,这项基础战术更是如同呼吸一样自然。事实上,俄乌开战数天后,乌克兰士兵就已经开始这么干了。

简单的无人机投掷手雷,在今天的战场上,只能算是“新手村”级别操作。真正的战场创新,早已奔向了更远的地方。

图片

例如,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这才是当前的主流。无人机本身就是武器,它不再是慢悠悠地飞到目标头顶扔个东西,而是携带RPG弹头或其他炸药,以极高速度直接撞向目标。这种攻击方式,精度和毁伤效果远非简单重力投掷可比。

以及,高端玩家们已经在玩“蜂群”了,多架FPV无人机协同攻击,让防御系统防不胜防。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电子战(EW)干扰,乌克兰和俄罗斯甚至开发出了用光纤连接的无人机,物理连接使其几乎免疫任何无线电干扰。 

相比之下,美军视频里展示的,只是一次简单的、无制导的重力投弹,而且从视频画面看,至少有一次还扔偏了。这技术水平,连ISIS看了都得摇摇头。 

法拉利送披萨

这次测试中,美军使用的是一架SkydioX10D无人机,市场价格约15000美元,甚至更高。而乌克兰士兵在战场上用来执行同样任务的,是几百到三千美元不等的消费级无人机,挂载装置很多都是自己用3D打印机造的。

图片

SkydioX10D本身是一款极其先进的无人机。它搭载了英伟达JetsonOrin芯片,拥有强大的机载AI算力,配备了高分辨率的光学和热成像摄像头,能在800英尺外看清车牌,其主要设计用途是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并且具备强大的抗电子战能力。

用这样一台精密的、昂贵的侦察平台,去干“扔一颗M67手雷”的粗活,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M67手雷,全重约400克,装药约180克,有效杀伤半径只有5米。这好比你开着一辆法拉利跑车去送一份披萨,或者用一把外科手术刀去抹黄油。不是不行,而是愚蠢至极。

这背后,是和平时期的“项目备案”思维与战时“够用就好”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在一个无人机被大量消耗的对抗环境中(乌克兰战场每月损失上万架无人机),冒着损失一架价值1.5万美元以上资产的风险,去投掷一颗几十美元的手雷,这种战术交换比是不可持续的。

乌克兰人、俄罗斯人以及对现代冲突稍有研究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投送弹药的平台,应该和弹药本身一样,是廉价的、可消耗的。而美国陆军,似乎仍将反恐战争时期那种“不惜代价保全金贵装备”的思维,套用在一个需要靠数量和消耗来取胜的新战场上。

图片

反恐战争遗留坏习惯

过去二十年,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军队享有着绝对制空权,对手是技术水平低下的非国家行为体。这种“降维打击”舒适环境,塑造了一代军人的战争认知。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SOCOM)前司令、退役陆军上将理查德·克拉克(RichardClarke)在2022年一番话堪称经典注脚。他说,在他38年军旅生涯中,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战场上,“我从不需要抬头看天”,因为美军空中优势确保了地面部队安全。

这种“从不抬头”经验,导致美军习惯于使用昂贵的、高科技的、非隐身的装备在战场上大摇大摆地行动。它催生对“准时制”后勤过度依赖,却对高强度对抗环境下装备和人员的大量损耗准备不足。

这种“反恐战争习惯”直接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心安理得地用一万五千美元的无人机去扔手雷——他们的“肌肉记忆”里,还没有完全形成与同等级对手进行消耗战的概念。

图片

学徒教会了师傅,师傅却忘了学习

让我们回到这起事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细节:执行这次“创新”测试的单位,是联合多国训练大队-乌克兰(JMTG-U)。 

这个单位核心任务是什么?是训练乌克兰军队。而乌克兰军队,恰恰是这个星球上在无人机投弹及相关战术领域无可争议的大师。教官们在沾沾自喜地展示一个他们的“学生”在几年前就已经玩得炉火纯青的基础技能,并称之为“首次”。这就像一个教了贝多芬几年的钢琴老师,突然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刚刚学会了弹《小星星》。这暴露了一个单向的、破裂的学习机制——只知输出,不懂吸收,完全无视了身边最宝贵的、来自实战的知识源泉。 

问题不在无人机,在观念。

必须承认,SkydioX10D本身是一款出色的无人机,在其设计的ISR角色中表现优异。同样,美国也拥有像“弹簧刀”300和600这样先进的、专门设计的巡飞弹(或称自杀式无人机)。

所以,问题不在于美国完全没有无人机作战能力,而在于其无人机武库中,严重缺乏低成本、可大规模消耗的这一层级。失败的不是硬件,而是使用硬件背后那僵化的观念和贫乏的想象力。

图片

总而言之,这段无人机投掷手雷的视频,不仅仅是一次尴尬,更是一份清晰的诊断书,揭示一个庞大军事机器在适应新时代战争时步履维艰。它所引发的嘲笑,应该成为一声警钟。现在的问题是,美国陆军是会选择按下“再睡一会儿”的按钮,还是会最终猛醒过来,真正走出舒适区?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威胁将中国告到联合国 边境也异动不断
孟加拉终于醒悟了 歼-10C+枭龙全部都要买
法国航母“强闯”南海 被中国40艘军舰包围
中企的噩耗来了
日本巨头宣布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威胁将中国告到联合国 边境也异动不断
孟加拉终于醒悟了 歼-10C+枭龙全部都要买
法国航母“强闯”南海 被中国40艘军舰包围
中企的噩耗来了
日本巨头宣布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解放军神秘模组化战车队现踪迹
中国突发:李刚被提起公诉
厘米级精准对接!战机空中完成“穿针引线”
出师未捷身先死!乌军损失第一架幻影2000
猛料!俄军新型无人机的零部件全部来自中国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