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演习中 台湾高调展示海马斯 | |
www.wforum.com | 2025-07-09 12:32:1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当台湾的海马斯火箭炮在汉光演习中首次轰鸣时,这场看似例行的年度军演已经撕下了伪装——它本质上是一场针对2027年台海危机的全要素压力测试。 从动员2.2万预备役创纪录规模,到把演习时长拉长到十天九夜,台北正在用极限操演向大陆传递一个危险信号:即便面对解放军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台湾也准备打一场"刺猬式"的消耗战。但这场豪赌背后,是台当局正在把2300万台湾人绑上"不对称战争"的战车,而赌注则是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 (图1) 台湾这次军演最值得玩味的细节,是把预备役训练与演习周期捆绑成14天的"战斗套餐"。这绝非简单的流程优化,而是暴露了台湾地方武装力量最致命的短板:常备兵力不足7万,一旦开战必须依赖速成民兵填补战线。 台湾意高调展示从美国新鲜到货的海马斯(如图1)和M1A2坦克,本质上是在进行一场精心设计的"武器秀"——既是给岛内民众注射强心剂,更是向美国证明军售美元没有打水漂。但这种表演性威慑对解放军而言简直形同儿戏,要知道大陆火箭军库存的东风导弹数量,足够给每套海马斯分配20枚打击弹头。 台当局显然误判了"刺猬战略"的可行性。他们迷信用无人机、机动火箭炮等廉价武器就能抵消解放军的数量优势,却选择性忽视了一个残酷现实:现代战争早就不再是武器平台的简单对抗。 当大陆在台海周边建成覆盖GPS干扰、电磁压制、网络攻击的全维度作战体系时,台湾地方武装力量那些花哨的美制装备很可能在开机瞬间就变成废铁。 (图2) 更讽刺的是,台湾地方武装力量演习还在模拟所谓"灰色地带骚扰",殊不知大陆真正的灰色地带战法——从ECFA经贸绞杀到台积电技术掏空——早就让台湾痛到骨髓却无力反击。 大陆对这次军演的反应值得仔细揣摩。欧亚集团预测大陆可能在7月底启动反制军演,但这恰恰暴露了西方观察家的思维定式。解放军东海舰队(如图2)最近在舟山海域的神秘集结,以及福建沿海突然升级的雷达阵列,都暗示大陆更可能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实施惩罚: 比如突然宣布新的防空识别区覆盖台北飞航情报区,或者用海警船常态化穿越台海中线。这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既能避免给美国介入借口,又能让台湾民众切身感受什么叫"呼吸困难的威慑"。 美国在这场危险游戏中的角色尤其虚伪。五角大楼一边向台湾兜售天价武器库存,一边又严禁台湾地方武装力量获得真正具有进攻性的装备;白宫高官们把2027年挂在嘴边制造恐慌情绪,却始终不敢明确承诺会军事介入。 (图3) 这种"战略模糊"的实质,就是把台湾变成测试中国大陆红线的探针。最近解密的美军推演显示,即便美军全力驰援,台海战争胜率也不超过30%——这解释了为何拜登政府最近突然开始炒作"台湾和平解决方案",本质上是在为可能的战略退缩铺路。 半导体产业链(如图3)或许是台湾最后的护身符。当台积电3纳米工厂的精密仪器每震动0.1微米都会引发全球股市震颤时,大陆确实需要权衡武力收台的附带损伤。 但大陆显然已经做好两手准备:比如国家大基金1700亿注资,再比如复制台系芯片供应链,这些动作都在为"去台化"未雨绸缪。等到大陆在成熟制程实现自给自足之日,就是台湾经济筹码价值归零之时。 当前台海的危险平衡其实建立在三个错位认知上:台湾幻想美国会为"民主灯塔"流血,大陆判断岛内统派势力仍有翻盘可能,美国则相信永远能用台湾牌牵制中国崛起。但历史经验表明,当军事演习的频次和强度超过某个临界点,意外冲突的概率就会呈指数级上升。 1996年台海危机时两岸军力差距不过量级之差,如今解放军对台湾地方武装力量已形成代际碾压,这种实力对比的质变,使得任何误判都可能触发难以挽回的连锁反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