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乌军在库尔斯克进攻 红军城却危急了!
www.wforum.com | 2024-08-30 12:47:15  肖宁聊兵器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悉,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州的攻势到本月下旬基本上没有太多进展,得益于俄罗斯大规模向边境地区调兵,以及西方国家限制乌军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腹地,被俄方封住了“口子”控制大部分交通线。泽连斯基多次呼吁西方对他们解除所有武器限制,但白宫在27日再度强调“只允许乌克兰跨境防御反击,不同意使用西方武器纵深打击”。乌官员认为正是欧美国家对其束手束脚,导致他们没有能力攻击交通线和阻挡俄罗斯的援军。

  消息提到,乌克兰很快意识到另一场危机即将到来。27日路透社和“福布斯”杂志网站都报道最近两周乌军在库尔斯克鏖战之际,他们在乌东红军城战线上遭遇俄方重创。在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之后,这条战线上防御的乌克兰部队突然出现溃退,导致有1.4万人的新赫迪夫卡市的大部分地区被俄方兵不血刃地占领。红军城是波克罗夫斯克最后一道屏障,如果这座城市落入俄方手中,波克罗夫斯克这座交通枢纽将面临被俄军斩断的风险,乌东第二个阿夫迪耶夫卡或将出现。

  27日当天,多家媒体曝光新赫迪夫卡市的俄军已经开始向红军城进发,最先头部队距离城市只有8公里,红军城战役将在一周内打响。德国《图片报》军事专家认为,将一座大城市直接“让”给俄罗斯是令人无法理解的,现在乌克兰人已经组织红军城附近的居民撤退,俄军来到了第二道防线之前。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考虑,现在乌克兰都要面临很大的压力——乌军可能面临从库尔斯克抽调大批部队回来防守,或者城市陷落的结局。

  前线消息人士还表示,俄军在库尔斯克不急于反攻,不意味着他们不想要库尔斯克,而是这里是乌军“绞肉机”的矛头,如果强攻不仅会造成双方大量的损失,而且很可能把俄罗斯拖入另一场巴赫穆特战役。俄方的行动优先点是尽可能占领乌东,而不是奔着和乌军“打大战”来的,所以他们可能想等到最后再解决库尔斯克。当下红军城的战役乌克兰也不能失败,否则非常影响士气;毕竟和乌东地区丢失的土地相比,他们在库尔斯克拿下的土地实在太少了。

  值得一提的还有,乌克兰军队统帅西尔斯基在日前也接受采访,承认乌方在库尔斯克的攻势就是迫使俄罗斯减弱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上的压力,但俄罗斯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这里持续增加兵力投入,对此乌克兰已经“积极做出调整”。但现在如果库尔斯克兵力减少,乌方又担心俄军反推。所以这场战斗一开始乌克兰军队试图将俄罗斯军队转移到库尔斯克州,情况没有朝着乌军预计的方向发展,是最关键的。

(1)
相关新闻
捡到了“宝”!胡赛武装再一次刺痛美军神经中情局养出俄军士兵?美高官之子阵亡
美国为何不许德国向乌提供“金牛座”导弹?乌军无人机干掉俄军装甲列车 攻击方法巧妙
俄乌战争提醒了中国:8000辆59式坦克不能丢"金牛座"有多狠?克里米亚大桥要保不
罕见零战损:俄军复刻“门捷列夫”坦克库尔斯克归属俄乌各执一词 普京突然松口?
俄制BMP-3全面落后于美制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川普泽连斯基密谈15分钟,和平曙光再现?
英国“怂”了?取消乌克兰派兵计划北约预警机进入乌克兰 俄军最大威胁出现
不装了!俄罗斯公开承认朝鲜介入俄乌冲突恼羞成怒!俄军用喷气式无人机袭击乌克兰
俄军导弹仓库爆炸,或元气大伤?卫星图公布!俄军20多万吨级弹药库爆炸
普京心腹街头被炸 莫斯科已成“静默战场”?“博赫达纳”5.0自行榴弹炮 探寻其演变过程
“住手!”川普罕见谴责普京解析俄乌冲突:战略僵局、内部挑战与全球博弈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惊掉下巴!5000吨大驱,塞进74个垂发?
歼-35隐形战斗机: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
歼-10S飞赴北非演习 让埃及空军“开眼”了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巴方2大劣势 想赢,靠“中械武器”还不够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惊掉下巴!5000吨大驱,塞进74个垂发?
歼-35隐形战斗机: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
歼-10S飞赴北非演习 让埃及空军“开眼”了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巴方2大劣势 想赢,靠“中械武器”还不够
川普“完全误判了中国” 以为中国是…
解放军能20分钟摧毁美国11航母? 中国专家
情侣夜夜开窗激战响彻全区 居民忍不住…
金正恩造出全世界第一条武库舰
中国高官傻眼 美国要向中国模式靠拢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