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25岁摄政,66岁卖掉王府,他比皇帝儿子清醒百倍
www.wforum.com | 2025-05-06 16:26:26  阡陌文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从今天起,我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了!”1912年,摄政王载沣从宫里回来,一屁股瘫在沙发上如释重负,妻子瓜尔佳氏看到他这幅“没出息”的轻松神情气得痛哭一场。

三年前,25岁的载沣被赶鸭子上架,成为了大清的第二位摄政王,辅佐自己的亲儿子、年仅3岁的帝国新继承人来掌舵风雨飘摇中的大清。

在位三年,他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仍无力回天大清颓势。于是含泪劝寡嫂隆裕皇太后:“大清的气数已尽了,别折腾了,保全宗室才是明智之举。否则,明末皇族就是爱新觉罗的前车之鉴啊。”

慌得六神无主的隆裕太后,一边面对手揽重权的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一方面是小叔子载沣的苦口婆心,终于在1912年以宣统皇帝名义颁布退位诏书,结束了清朝268年的统治。

退休后的摄政王,自署“退庵居士”,深居在家过上了悠闲的日子,不再处理朝政的他依然保持规律的生活。

他每天早起给母亲请安,早餐后出门遛弯,其余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练字。他在书房挂了一副对联:“有书有富贵,无事小神仙。”

Image

载沣常读历史、天文、科学等书籍,也喜欢写日记。这一写就是十年之久,记录了他经历的点滴晚清历史。

沉浸书香,这种生活其实是他一直向往的。溥仪后来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道,父亲载沣对天文科学有着热烈的爱好。日记中都是关于天象的详细观察和记载,还有用心绘画的示意图。

他还购置了星球仪、地球仪和天文望远镜,兴致勃勃地指着浩渺的天空,教孩子们认识天上的星座。

溥仪说如果不是生在那样的社会和那样的家庭,自己的父亲说不定可以学成一名天文学家。

可这位性格恬淡的王爷,偏偏娶了一位性格强势的福晋。

Image

原配瓜尔佳氏是慈禧养女、宠臣荣禄家的千金,从小在慈禧身边长大,性格强势。慈禧当初将她许配给载沣,既是为了笼络、也为控制这个家族。

清朝退出历史舞台后,瓜尔佳氏越发看不起懦弱无能的丈夫,一心想要为fu辟做准备。载沣与她渐渐疏远,1913年纳17岁邓佳氏为侧福晋,两人很快生下四男四女。

几年后,性格刚烈的瓜尔佳氏因溥仪的教育问题,遭到端康太妃的指责而吞ya片自尽。此后,载沣没有再娶,只有邓佳氏一人陪伴左右。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他努力守护着自己的幸福。然而,好景不长,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清王室失去优待条件。

没了高额退休金,载沣也只能坐吃山空。但他家底丰厚,尚能维持不错的生活。

1928年,不甘落寞的溥仪在日本人的庇护下,前往天津日租界的静园。在儿子的一再邀请下,载沣也迁居天津生活。

此时的他开始了真正的隐居生活,对外改姓王,子女改姓金,并严格要求他们保密身份。载沣自己每天深居简出,在家中读书写字。

Image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1932年儿子竟然投靠日本人,前往东北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

溥仪多次写信,要求父亲携全家搬过去,载沣深知,依靠日本人绝无好下场,始终推脱,苦劝儿子。

1934年,他以私人名义带着小儿子溥任前往东北,亲眼目睹了溥仪的傀儡处境。他再次苦心劝诫儿子回头是岸,远离日本人,但溥仪却置若罔闻,坚持让父亲也留在长春。

日本人甚至开出高官厚禄的条件,但载沣坚决不从,甚至以绝食相抗,终于回到天津。

Image

不久,天津遭遇了一场大洪水,载沣许多珍藏的古玩和字画被毁于一旦。无奈之下,他带着全家人回到了北平居住。

他曾在醇亲王府花园附近创办了一所小学,让附近的普通孩子都能在这里读书。

1945年,伪满洲国垮台后,溥仪溥杰被苏联抓获。之前几个在东北的儿女也拖家带口回到王府生活。家里一下子多了十几口人吃饭,王府的日子开始捉襟见肘。为了维持生计,载沣不得不变卖更多的家产。

1948年,北平城被包围,王府上下一片恐慌,隆隆的炮声就在耳边,这位老王爷一声令下,全家都搬到了西侧花园的益寿堂集中居住,以躲避战火。

Image

待风平浪静,北平和平解放之后,这位老王爷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情——他雇了一辆洋车,去古风大楼转了一圈。这么多年来,这是他第一次如此公开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此前的他一直深居简出,也是情非得已。当年,他身居摄政王高位时,曾成为刺杀目标,自然不敢轻易出门。1910年汪精卫刺杀载沣未遂,被捕后高呼"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然而,载沣却将汪释放,这也展现了他开明的一面。

Image

抗战爆发后,溥仪与日本人勾结,伪满洲国成立。载沣特别害怕自己被日本人悄悄绑到东北,因此一直不敢出门。

如今,北平解放了,他终于鼓起勇气出去溜达了一圈。回来后,他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

载沣召集了家中老少,宣布从此以后不再沿用王府里多年的请安礼节,大家互称同志。

期间,他还干了一件大事。

Image

当时,很多单位都在寻找合适的办公地点。1949年,一位身着干部制服的人敲开了醇亲王府大门。他是国内高级工业学校的代表,询问载沣是否有意出售庆王府作为校舍。

载沣几乎没有犹豫,便同意以九十万斤小米市价出售王府。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在他的眼里,王府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是皇上赏赐的。若连这都保不住,就是背叛。

然而,如今的他已能顺应时代变化,保持开明态度。日后连小女儿韫欢与一位平民谈婚论嫁,他也能尊重女儿的选择。

Image

醇亲王府房款,载沣用一部分钱购置了新居,剩下的则平分给了家里的八个子女,让他们各自买房或租房。

值得一提的是,他并未给溥仪留一份,因为他认为溥仪已过继给光绪皇帝,不在分配之列。

此外,载沣还将自己剩下的文物分批捐给了国家。1951年,长期受糖尿病困扰的他病情恶化为尿毒症,治疗无果离世,享年68岁,这位清朝最后的摄政王葬于北京西郊的福田公墓。

载涛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哥哥:“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

Image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载沣是一个懦弱、缺乏治国才能的人。然而,在乱世中,他拥有清醒的认知和智慧,这已远胜于许多人。

清末风雨飘摇之际,有人如良弼、善耆等顽固抵抗,却未能善终;

也有人如溥仪、溥杰,不甘心参与fu辟活动,最终深陷漩涡,成为民族罪人。

而载沣却在糊涂中保持清醒,展现出大局观和民族气节。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七日即败:印军火力、信心双崩溃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莫迪赌错巴基斯坦,也错判了中国
中日攻守易位:钓鱼岛,F-15拦截中方直升机
不愧是印度:“擦枪”未走火,军火却自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七日即败:印军火力、信心双崩溃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莫迪赌错巴基斯坦,也错判了中国
中日攻守易位:钓鱼岛,F-15拦截中方直升机
不愧是印度:“擦枪”未走火,军火却自爆
朝鲜军人在俄视频,打破很多“傲慢与偏见”
印巴边境 俄S400与中方红旗9B之战
快讯:中国等13国发表联合声明
094型技术参数被曝光 意味096型已入列?
印巴局势紧张加剧 40架歼-35战机马上发货?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