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可以没有慈父 但苏联为啥不能没有圣诞节?
www.wforum.com | 2025-01-09 19:09:34  循迹晓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天是2025年1月7号,这个日子是东正教的圣诞节。我检索了一下,在1927年的今天,国民革命军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中国政府在外交场上扬眉吐气。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胜利,不忘先烈牺牲,所以我建议今天不过洋节,而过属于我们的胜利日。

不过信仰东正教的俄国人就不必在乎了,他们不仅会唱诗祷告,还会欢迎属于他们的圣诞老人,俄国人称其为“严寒老人”。

严寒老人来自俄国的神话传说,“严寒”对俄罗斯大部分地区而言是种必须习惯的生活常态,生活在严寒地区的人们将其人格化,想象成一位穿着白色外套的白胡子老人,使其成为冬季与严寒的主人。在斯拉夫文化中,人们认为寒冷多雪的冬天意味着来年的丰收,也因此,人们会举行一种名为“严寒老人之声”的仪式,给严寒老人奉献薄饼和蜜粥(也就是用大麦熬成粥,里面加上蜂蜜等甜食调料),一方面是人们用这种仪式期盼丰收年景,同时人们也是用这种方式献上祭品,以求在严冬中求得生存。

严寒老人也会应众人的请求,在严冬时节来到众人家中,对众人施以保佑,和圣诞老人不一样的是,严寒老人更具有俄国特色,他身上永远是一身皮大衣,座驾也是充满俄式风格的,由3匹马拉的三套车而不是驯鹿雪橇。

随着人们的口耳相传,严寒老人的形象也越来越丰满,在19世纪前期这个人物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文学家奥多耶夫斯基的作品《伊利涅伊爷爷的童话》里,第一次出现了严寒老人,名字是在俄国非常大众化的伊万诺维奇。他在冬天给大众发礼物,给了勤劳的女工一把钱币,而什么都不做,却想收到礼物的懒女人只得到了一个冰溜子。

到19世纪后期,俄国文学作品给严寒老人安排了一个亲戚“雪姑娘”,一开始她的身份是女儿,但后来严寒老人的形象是一个须发皆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的美髯公,按照这个形象推算严寒老人怎么着也得是个七旬老汉,如果他的婚配正常,那么雪姑娘也得是个中年大妈了,这样的雪姑娘必定不会带来观众的人缘,于是她的人设又被改成了严寒老人的孙女。

1873年《雪姑娘》的故事第一次在歌剧院公演,为它配乐的正是柴可夫斯基。随着19世纪“圣诞老人”这一形象出现在西方圣诞节,东正教世界也按照这一传统设定了一位属于自己的圣诞老人,他们选中的人物即为严寒老人,自此严寒老人和东正教圣诞节绑定在一起。

在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把持俄国朝政,他们认为传统宗教是通往社会主义之路的一大障碍,是一切封建迷信和牛鬼蛇神,因此对于涉及到宗教元素的一切都采取打压政策。到20世纪20年代,苏联圣诞节、严寒老人、圣诞树等象征性元素被禁止,严寒老人和圣诞树是剥削阶级用来控制劳动者的工具,雪姑娘则是矫揉造作的布尔乔亚文学。

随后,苏联引入了五天工作制,将星期天和基督教节日转变为普通工作日,进一步削弱了宗教节日的地位。不过民众这边还有非常虔诚的宗教传统,政府不让过自己就偷偷过,严寒老人的故事依旧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终于到了20年代,斯大林上台了,他年轻时候曾经被神学院开除过,走投无路之下才投了布尔什维克,所以无论是政治需要还是个人恩怨,斯大林都视宗教势力为寇仇。

因而在他上台后,掀起了取缔一切宗教的政治运动,1928年斯大林启动“无神论五年计划”,无数教堂被关闭或拆毁,成千上万教徒被枪决或流放,其中光是东正教的牧师,斯大林一年就枪决了上万人,连活生生的信徒都这样,虚拟的严寒老人下场更惨,他的座驾三套马车是反动势力的专座,身上穿的貂皮是腐败的象征,一时间严寒老人成了反面教材提都不能提。今天还有东正教人员把斯大林封圣,说他们数典忘祖一点都不过分。

在斯大林打击东正教的过程中,身边的小人们也不断的进献谗言,掌管经济的尤里拉林就给斯大林出了个馊主意。为了让苏联更快的超英赶美实现五年计划,也为了彻底让人们失去做礼拜的时间,他提议废除原来的儒略历,改新历法,新历法5天为一周,上四休一,取消所有的宗教假期,这样即便是人们想做礼拜,也算不准日期了。这一招确实好用,苏联工人和农民做礼拜的数量呈断崖式下跌,连宗教礼拜都不敢做,那严寒老人和雪姑娘更是彻底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 1935年8月31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内采煤一百零二吨,超过普通采煤定额十三倍。曾获得列宁勋章、红旗勋章,1977年病死在精神病院。图为斯大林时期的煤矿战线上的劳模斯达汉诺夫

看到自己消灭宗教取得的伟大成就,斯大林不由得得意洋洋,他一被胜利冲昏头脑,其他人就找到了过过节的机会。1935年,随着消灭宗教五年计划结束,苏联官方开始宣传“生活变得更好了,生活变得更有趣了”,新年的庆祝活动得以网开一面正式回归,乌克兰地区率先得到斯大林的首肯,可以举办新年庆祝活动,并以装扮圣诞树的标准装扮新年树。第二年全国范围内都允许新年庆祝活动,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雪姑娘被引入新年庆祝成为吉祥物,在二战爆发后,斯大林为了抗德团结一切力量,其中宗教势力也被包含在内,就这样苏联逐渐恢复了圣诞节,严寒老人也再度像寻宝一样,被人从历史长河里挖出来。

斯大林死后,苏联政府再也没有通过行政手段对圣诞节和严寒老人进行抵制,甚至还拍摄了一部关于它的电影。在后续的发展中,严寒老人的形象也更加饱满,不仅有了家庭住址,还有自己的活动范围,每到东正教圣诞节前夕,严寒老人都会从家乡大乌斯秋格出发,先到一个名叫科斯特罗姆的小镇接上“雪姑娘”,然后两人一起坐着俄罗斯传统的三套马车,进行全国大巡游,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送去新年礼物和祝福。

在大乌斯秋格镇中心,有一栋黄色小木屋——“严寒老人”邮局。不论你身在何处,把邮件地址写成什么,只要信封上写着“严寒老人收”这几个字,信最终都会送到这里。现在俄罗斯基本上已经把严寒老人当成自己的文化传统,每到圣诞节无论是社会上、军队中、还是学校幼儿园,都会有人化装成严寒老人给大家送温暖,在俄罗斯对外宣传自身文化时,严寒老人也是文化输出的代表之一。

前几年俄国拍了一个关于传奇人物莫罗佐夫的故事,这位老哥集俄罗斯革命家、民粹主义者、学者多种身份于一身,在沙俄时代因为参与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判了30年的监禁,出狱后以写作谋生,在卫国战争爆发后,他以87岁高龄坚持要求参战,并作为狙击手参与过列宁格勒保卫战,这是苏军序列中岁数最大的士兵,后方也怕这么好的征兵广告在前线有闪失,几个月后就给他调到后方,直到1946年去世,前几年莫罗佐夫的传奇经历被拍成电视剧,莫罗佐夫和这位严寒老人是一个户口,也是在冰天雪地里神出鬼没,于是这部电视剧的剧名就叫做《严寒老人》。

严寒老人和很多神话形象一样,都说诞生于遥远的从前,经过时间推移他的人物形象逐渐丰富,只是从没有哪个像严寒老人这样,在糊的那么彻底还能翻面的,这个老头身份地位的变化,代表的是苏联捉摸不定的宗教政策,最终即便是强硬如钢铁的斯大林,也无法拦住宗教带来的吸引力,毕竟人民大众可以没有慈父,但绝不能没有圣诞老人。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不再掩饰!美军在中国周边开展实战化演习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