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50万大军,为何守不住天京一座城?
www.wforum.com | 2024-12-19 18:00:02  燃烧的岛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01

安庆保卫战于1861年9月结束,而湘军直到1862年3月才向天京进发。期间半年时间,湘军一直在清扫外围,稳步推进。

辛酉政变之后,清政府给予了曾国藩极大的信任,让其总管四省军务,全权负责对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战。对于天京的进攻,曾国藩制定了三面出击、四路进攻的作战计划。

东面、李鸿章任江苏巡抚,率领淮军奔赴上海、常州,牵制李秀成;

南面,左宗棠任浙江巡抚,牵制太平军李世贤部;

西面,曾国藩命曾国荃率领湘军,自上而下,攻击天京。

很显然,湘军是攻天京的主力,曾国藩对湘军的部署如下:

西路,多隆阿骑兵经全椒、浦口,围天京城北紫金山一带;

北路,由镇江的冯子材部担任;

南路,由曾国荃经芜湖,从天京城南雨花台一带进攻;

东路,鲍操经宁国,从句容、高淳而进,从天京东北方进攻。

此时,太平军的主力就是李秀成、李世贤兄弟的两大军团。他们在浙江、皖南取得极大的战果,也成为太平天国中坚力量。

02

乘李秀成主力尚在江浙一带,湘军四路出兵,攻向天京。战斗力最强的曾国荃部进展迅速,在彭玉麟水军的配合下,势如破竹,直接进驻雨花台,距离天京仅4里之遥。

多隆阿攻陷泸州之后,因为与曾氏兄弟矛盾,自请率军入陕。此时太平军陈得才部正在陕西纵横驰骋,多隆阿的请求被清廷批准。

鲍超部的进攻受阻于宁国府,杨辅清大军10万在此守卫,鲍超部一时难以攻克。 鲍超部不到万人,竟然敢攻打太平军10万大军,太平军战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此时的太平军,大多为新招士兵,战斗力与前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就这样,四路大军大军进攻的计划,最后让曾国荃成为了一支孤军。

此时天京城下的湘军有三部分;一是曾国荃的9000人,这是湘军的绝对主力;二是彭玉麟的水军约9000人负责长江航道,曾贞干5000人负责保护粮道。此时,长江航道为湘军所独占,安庆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

曾国荃深知自己的处境,拼命地修筑防御工事,层层防御。

只能围其西南两面,深沟高垒,以水师为根本,以江面为粮路,先为自固,徐图制贼。

洪秀全为何不派军立即对湘军进行进攻呢?攻击一直在持续,但数次进攻都被湘军击退。宁国府失守之后,杨辅清、洪仁玕等人亦率军回援天京,又被曾国荃一一击败。

根据曾国藩记载:

该军围逼金陵,地大兵单,毫无应援。洪逆老奸巨寇……以官兵为数无多,常挑悍贼前来扑营,我军苦战苦守,盛暑鏖战……今时历两月,布置渐固,自守有余,即可徐谋攻取。

显然,太平军的攻击力量并不强,二个月时间,让湘军在天京城下修筑了坚固的防守工事。

此时的太平军主力就是李秀成的部队,洪秀全严令李秀成入卫天京。

李秀成长期经营江浙,对于解围的事并没有那么尽力,在天王的急招之下,集合队伍,率大军20万入援天京,期间,竟然耗时达三个月之久。

03

李秀成大军未到,湘军这边自己出问题了。

9月,江南发生了大瘟疫。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年年战乱,尸横遍野,出现瘟疫并不奇怪。

瘟疫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宁国的鲍超军病达6670人,死者数千。

尸骸狼藉,无人收埋,病者无人侍药,甚至一棚之内无人炊爨,其军中著名猛将如黄庆、伍华瀚等先后物故,鲍超亦染病甚重。

而曾国荃部亦没有能躲过瘟疫的袭击。

“自夏秋后疫疫流染,每营无病者不过一二成队,难以制贼”。

湘军因为瘟疫,死伤无数,使湘军兵力大减,战斗力衰弱,军事形势急转直下。这场瘟疫有多严重呢?湘军在天京一战中共损失大约19000人,其中病死约1万人,战死才9000人。

这对太平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10月,李秀成的大军终于抵达雨花台,军队连绵不绝,营垒数十里。

李秀成的部队在江浙作战多年,有与洋枪队作战的经验,军队中有洋枪超2万杆,并配有多门克虏伯后膛开花大炮,实力很强。以至于曾国藩惊呼:“贼之火器精利于我者百倍之多”,这虽然是曾国藩的夸大之词,但也侧面看出李秀成的部队装备精良。

面对此情况,曾国藩紧急调军入援,但各战场相互牵制,真正到雨花台下的湘军援军并不多,湘军在雨花台的总兵力不足3万。

一场20万太平军对决3万湘军的决战,在雨花台就此拉开。

13、14日,李秀成试探性攻击。

15日,李秀成兵分两路,直接打湘军水陆两军的结合部,想要断湘军粮道。湘军拼死抵抗,太平军连战三日,无果。

断粮道不行,李秀成改变方向,主攻湘军大营。而此时李世贤也带4万援军而来,加上城内守军,此时太平军在前线作战兵力近30万,十倍于曾国荃部。

太平军集中兵力对湘军大营的攻击,虽然火力凶猛,却始终无法突破湘军的防线。

李秀成又转为挖地道的方式向湘军阵营突进,挖地道本就是湘军的长项,在九江、安庆作战中早已使用,太平军自然又是无功而返。

经过46天的大战,李秀成无力剿灭湘军,只得撤围而去,退入天京。

雨花台一战,湘军伤亡5000余人,曾国荃也受轻伤,但李秀成十倍围之,竟不能胜。其实,太平军损失不到万人,完全有能力再战,属实可惜。

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先生谈到这段历史时说:

围攻数十日而不能胜,损失不大,即便谔然退师,前功尽弃,后患无涯。

此一战之后,太平天国自然是更加危险。

04

雨花台一战后,曾国荃虽得到了人员上的补足,但也没有能力能围攻天京,专心进一步构筑工事。

洪秀全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还是当年攻破江南大营所用的“围魏救赵”,派重兵进入皖、赣境内,调动湘军,减轻天京的军事压力。

此动作一出,立即被曾国藩识破,曾国藩说:

由舒城、六安而上英、霍、麻城、宋埠,一出黄州,一出汉口,扰犯湖北,意欲掣找南岸之兵以援北,掣找下游以援上,无非图解金陵之围。

其实不要说曾国藩,稍有常识之人都明白太平军的意图。这是太平军用了无数次的战法,破江南大营、陈玉成解救安庆,无不是用此法。

曾国藩迅速调整兵力部署,一方面让曾国荃按兵不动,围扎天京城下,一方面调派机动兵力,分兵驻守要城,致使太平军难以突破湘军的防御纵深。

而此时太平军的后勤补给已经十分困难,根本无力攻击大城,而主将李秀成又挂念着他的苏州,从苏州返回之后,才带主力向西进发,而一路上,湘军固守城池,实行坚壁清野,李秀成根本无法攻下一座坚城,而又缺粮。

此时,湘军又不断增兵天京,洪秀全又令李秀成返回天京解围。

李秀成在转战三个月之后,只得退回天京。

如果说李秀成只是无功而返,倒还给太平天国留有一丝希望,但其军此时已经严重缺粮,饿死者不计其数。大军在渡江之时,又遭到了湘军水陆两军的猛击,溺死者达数万人之多。最终,李秀成20万大军,仅仅只有1.5万人回到天京,几乎是全军覆没。

05

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危在旦夕。

而李秀成闻李鸿章攻打苏州,于6月28日离开天京,去往苏州解围,7月7日才到苏州,又接到洪秀全的严令,让其返回天京指挥城防作战。

8月,江浙战场更加危急,李秀成请求前往,洪秀全不准。李秀成再三请求,洪秀全给了他40天时间,不久又再次急令李秀成返回天京。

李秀成心在自己的大本营苏州,洪秀全一心保卫天京,最高决策者之间的意见相左,让本就支离破碎的太平天国更加不可收拾。

而此时,湘军不停的向天京增兵,已达5万之众,并逐步扫清外围,形成合围之势。

李秀成此时建议洪秀全舍弃天京,转战外围,洪秀全坚决不同意。

而此时曾国藩想的是要稳扎稳打,困死天京守军。

若非贼来扑营,似不必常寻贼开仗。盖贼之粮路将绝,除开仗别无生路;我军则断粮路为要着,不在日日苦战也。

但其弟曾国荃哪里肯听,攻下天京,可是剿灭太平天国第一功,故而日夜攻城。

到了6月1日,洪秀全自杀,临死前两天还下了一道旨:

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

7月19日,湘军用火药轰塌了天京城墙,天京城破,李秀成在突围之后三天,被俘,不久被杀。

太平天国为保卫天京,前后调动的军队,不下50万,却最终败于湘军之手。

天京城破之后,散落在外的太平军仍在20万以上,由李世贤、汪海洋率领,但不久即被清廷逐步扫清。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