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千古奇书《盐铁论》10句话,读懂少走10年弯路
www.wforum.com | 2024-10-22 16:22:47  洞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有这样一部著作,距今已二千多年,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经济学研究专著”。

它就是西汉桓宽所著的《盐铁论》。

《盐铁论》全书共10卷6万余字,内容包罗万象,有政治的记录,有经济的分析,也有思想的辩论。

其文精辟透彻,在讲述历史的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与哲学。

现在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今天,给大家分享其中的10句名言,读懂让你少走10年弯路。

01

作家李尚龙曾在新东方当老师。

当时同事们都希望每天多排点课,课时越多,绩效也就越高。

而李尚龙却向公司提出一个要求:晚上不上课。

每天晚上,其他同事都拖着疲惫的身体,熬夜上课时,李尚龙却待在家读书、写作,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几年后,李尚龙就凭借不断地学习与思考,走上写作之路。

后来,教培行业调整,他的同事们不是失业,就是转了行,而他则成了畅销书作家,年入百万。

罗振宇曾说过:财富并不靠体力和勤奋,更多取决于智慧、策略和眼光。

沉沦于卖苦力的人,基本很难发大财。

一个人想变富,必须摆脱单纯的体力劳动,走向深度思考。

放弃低效的穷忙,多动脑子,想出路,找方法,财富大门自会为你打开。

02

曾国藩在写给儿女们的家书中写道: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有时候一点点的懈怠,都足以摧毁所有的苦心经营,浪费我们的才华和天赋。

这世上,从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横空出世的高手。

所谓的毫不费力,也不过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笨笨地苦熬、默默地坚持。

王阳明也说,人须在事上磨炼,熬得住方成大器。

人这一生,坎坷多过坦途,到达远方的道路,也总是崎岖漫长。

但请相信,唯有所执,方有所成。

当你拿出无限的毅力去死磕,不懈怠,不敷衍,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03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懂得做好准备,即使你遇到突发事件,也不会自乱阵脚,狼狈不堪。

战国时,有次燕国攻打齐国。

当天夜里,齐国大臣田单,便吩咐下人收拾马车,并命人将车轴两端突出部分锯下,再按上铁箍。

田氏族人都感到很不解。

结果次日,齐国被攻破,都城里王公贵族纷纷逃跑。

在逃亡路上,很多马车因抢道而发生碰撞,导致车轴断裂,最终被燕军俘虏。

唯独田单做了充分准备,靠着坚固的马车,和族人逃过了这一劫。

老话说得好:“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一个人最大的远见,就是提前一步,把事情安排好。

有备则无患,凡事提前准备好,你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面对任何危机。

04

苹果公司曾接到一批电脑的组装订单。

等组装完毕,总经理乔布斯亲自检查验收,他打开一个机箱,发现里面有个螺丝没拧紧。

旁边的负责人看到后,不在意地说:

“这颗螺丝钉,松动了对电脑运行没影响,而且客户也不太可能注意到。”

乔布斯听后,摇了摇头说:“公司想要发展,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质量上的细节。”

于是他宣布,这批电脑全部返厂排查,杜绝一切质量问题。

想起《韩非子》中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很多细小的疏忽,看似不起眼,可经过层层传导,却可能导致严重的恶果。

而所谓成大事者,就是做好了那些细微之处。

学会防微杜渐,从小处着手,在细节上下功夫,才能把大事做好。

05

伊朗有句谚语: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

任何事情,说得天花乱坠,不行动都是一场空。

心理学家丛飞从认识一个朋友。

朋友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导演,每次跟丛飞从见面,他都大谈特谈。

说起目标,他直言想成为国内的斯皮尔伯格;

谈到计划,他表示要一边看教材,研究电影史,一边准备报考导演班……

过了段时间,丛飞从问他,书看了吗?

朋友支支吾吾半天,说教材都挑好了,马上准备买……

结果几年过去了,现在朋友还是老样子。

作家王潇说,大道理好讲,小事情难做,执行无价。

其实有时候,平凡和卓越之间只隔了一个开始。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专注行动,坚决执行。

少说空话,勇敢迈出第一步,你想要的生活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06

看过一则寓言。

有一次,北风和南风打赌,看谁可以把路人的大衣脱掉。

北风先出手,它吹起了猛烈的寒风,结果路人却将大衣裹得更紧。

接着是南风出手,它徐徐地吹起一阵暖风。

在轻柔的吹拂下,人们觉得浑身暖和,纷纷开始脱掉大衣。

北风想用蛮力让路人脱掉衣服,却适得其反,南风用柔弱的暖风,反倒达成目的。

在这世上,温和经常战胜狂暴,柔弱往往打败刚强。

正如《道德经》里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凡事过刚则易折,柔软才是处世之道。

学会放低姿态,把握分寸,少说一点狠话,多行一些善事。

正所谓柔能克刚,你越是柔软,就越是强大。

07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将军叫孟之反。

有一次,鲁国军队打了败仗时,他主动率领部下殿后,抵挡敌军追击。

等到全军都安全回城后,大家都赞扬他。

他却回答道:“并非我勇猛,实在是我的马不肯走。”

孟之反的英勇有目共睹,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扬、大彰其能。

相反,他一直谦让,毫不居功,因而人们更加敬佩他了。

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麻雀挂枝头,聒噪不断;雄鹰搏长空,沉默不语。

境界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心怀谦卑,从不矜夸本事,也不自恃成就。

狂妄源于内心的浅薄,谦恭却基于人生的厚度。

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不是显山露水,而是放低姿态,低调内敛。

08

《庄子·秋水》中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秋天的山洪汇入黄河,使黄河变得宽阔,于是河伯认为自己是最大的水域。

直到他来到北海边,望着汪洋大海,他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

所以庄子说:“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

一个人永远无法理解超过认知范畴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过得不幸、无法成功,其实都源自认知的局限。

作家雾满拦江曾讲过一句话,非常认同:

认知不足的人,必困于自己的心,举目所见,只有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拼命求索,却无改于自己的命运之分毫。

认知的层次在哪,你人生的高度就在哪。

不断提升认知,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突出重围,站上高峰。

0

古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你选择安逸,危机就会悄然而至。

作家王耳朵有位表叔,是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进了国有纺织厂。

当时纺织厂旱涝保收,福利也好,上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

时间一长,表叔就喜欢上了这种舒适的日子。

可好景没几年,市场放开,民营企业涌入,国企面临破产,表叔也失了业。

才三十出头的他,各种工作都干不长久,仅靠一点微薄的失业金度日。

你看,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只需要给他足够的安逸。

正如《伶官传序》里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今天你享受了多少安逸,日后就要付出多少代价。

趁早逃离舒适区,不断进取,你才能扭转现状,让人生拥有更多可能性。

10

看过一个“麻雀效应”。

在现代都市中,由于噪音、光污染和汽车尾气的存在,大部分鸟类都选择迁徙他处。

只有麻雀,依然可以跟人类共存。

为什么呢?

原来,过去麻雀通常在树洞里筑巢,食物主要是昆虫;

而现在,它们在烟囱、排水沟筑巢,也学会了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

麻雀的主动变化,让它们在城市中依然繁衍了下去。

想起达尔文说过:

在丛林里,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强壮的,而是对变化能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

在这个变化剧烈的时代,你的能力在一天天贬值。

如果你不懂得与时俱进,就只能被无情淘汰。

不断适应变化,主动更新自己的能力,你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稳屹立。

山东大学教授聂济冬曾评价说:

“《盐铁论》是一部谈王霸之争、义利之辨的著作,也是一部讲修身、处世的典籍。”

尽管距今已逾千年,它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以上这10句话,精辟透彻,总有一句能够让你觉悟、助你成长。

迷茫的时候,不妨多读读它们,帮你修好格局,提升认知,让你奔赴更好的人生。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风向突变!欧盟宣布…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