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50年代 毛泽东为何提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www.wforum.com | 2022-12-14 08:04:59  旧时楼台月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56年10月25日,中央下达的一则文件中,首次出现了“上山下乡”的概念,就此揭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序幕。这场以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定居和劳动为主要议题的政治运动,前后持续了20多年,有近2000万“知青”参与到了运动之中。

实际上早在1955年9月4日,毛泽东主席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批示:“知识分子可以去广阔的农村工作,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那么毛泽东为何要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背后又蕴藏了哪些历史原因呢?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城市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按照当时的教育比例来看,小学的发展比重明显过高,而高中等专业学校发展相对较少,进而导致大量毕业生无法继续升学,也没有适合的工作岗位。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人民日报》刊载了一则社论,倡导农村高小毕业生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并认为这是现行制度下解决出路的基本办法。而这篇社论也堪称“上山下乡”运动的源头,但随着城市升学就业问题日益加剧,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可预见的社会问题。

为了能够妥善解决毕业生不能升学的问题,刘少奇经过深入的社会调研之后,再一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农村和农业才是容纳毕业生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刘少奇代表的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向知识青年发出了“下乡务农”的指示。

“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爆发之后,又积压了1000多万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就是后来多次被提及的“老三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知青上山下乡”重新被提上日程。1968年12月21日,在毛泽东的号召下掀起了一场“上山下乡”的热潮。

事实上毛泽东之所以会发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除了和解决国内问题有关之外,也和当时“中苏对立”的大形势有很大关系。“知青下乡”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而且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防御”意义。

在这种历史原因的促进下,毛泽东曾向全国发出多项备战指示,其中就包括“全民皆兵”、“备战备荒”等,极具历史意义和时代特色的名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各地的知青都纷纷加入“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了一支庞大的、具有生产和备战价值的“预备役”部队。

当时,在校的初高中生和大量的毕业生,几乎全部前往农村参加劳动。从后来的相关报道中可以得知,在“上山下乡”运动的号召下,城市知青纷纷涌入农村,为农业建设贡献出了宝贵的青春。

当然,“上山下乡”运动的根本意义,还在于打破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演变,继而为大面积培养“接班人”提供先决条件。其实早在建国之初,西方的一些国家就曾试图封锁和遏制新生的人民政权。

毛泽东同志为了抵制西方的”阴谋,以及为了解决城市知识青年就业问题,以独具创新意义的政治智慧,发动了这场以城市初高中毕业生为主体的“上山下乡”运动。

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有序的解决了国内外难题,即使也产生过一些“副作用”,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如今,重新回顾“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时,不难发现这场运动的爆发原因十分复杂,所造成的影响时至今日依然存在。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罗斯,踩中国线了
5000吨星舰上天 中国航天被美国航天颠覆式
他的“真心话”泄漏:“乌克兰很快就要失败
美将军警告 以中国为首的“邪恶轴心”浮出
“当西方决定采取行动时,中国将会输得一文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罗斯,踩中国线了
5000吨星舰上天 中国航天被美国航天颠覆式
他的“真心话”泄漏:“乌克兰很快就要失败
美将军警告 以中国为首的“邪恶轴心”浮出
“当西方决定采取行动时,中国将会输得一文
绝了!女教师晒听课记录,字迹如同行走的打
完美丈夫每天坚持跑步 妻子看运动app后心寒
“美国向泽连斯基下最后通牒”
罕见!载人太空船升空前20秒才紧急喊停 因
“只是上个厕所,别再为难我了!”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