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 英国海军为何对法国海军痛下杀手? | |
www.wforum.com | 2022-08-25 07:50:35 兵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跟法国从敦刻尔克大撤退再到诺曼底登陆,最后获得胜利,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铁杆盟友了。不过,令很多人吃惊的是,英国海军也曾在二战之时,对法国海军展开了刻意为之的大绞杀,这是什么情况呢? 随着二战的爆发,纳粹德国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西欧。而自诩有着“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则是在开战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便选择了投降。那时候,法国的空军跟陆军几乎都已经被打废了,而海军方面则是由于战争结束过快,还没有正式上场便知道了政府宣布投降的消息,因此就没有出现什么损失。 法国海军当时拥有一艘航空母舰、三艘战列舰、七艘战列巡洋舰、十二艘轻型巡洋舰、五十多艘各种型号的驱逐舰、一百零一艘各种型号的潜艇。这样的实力是比德国以及意大利两国海军的总和要强的,位列欧洲第2、世界第4。所以,这样一支极具规模的舰队,不管其归属于哪一方,都会对战局带去一定的影响。 根据法国跟德国所签订的停战协议,法国被分成了“占领区”以及“自由区”这两个部分,占领区由德国进行管辖,自由区则是由傀儡政权维希政府进行管辖。不过,维希政府并不能说是什么名正言顺的合法政权,毕竟站在他背后的就是德国人,所以其对法国海军的管辖权也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这边的维希政府对法国海军宣示主权,同样的,另一边的英国也是以盟友的身份给法国海军抛出了橄榄枝,希望法国海军能够加到英国海军的序列当中,为之后复法兰西而战斗。 法国海军既对英国人的动机有所怀疑,又不想受制于德国人。因此,他们便宣布自己是中立的。但在英国人看来,法国海军说是中立,不过他们还是会听命于维希政府,而维希政府又是听从德国人的,因此法国海军的中立立场完全不可靠。 在进行一番衡量以后,英国海军部便出台了一项专门针对法国海军的“弩炮计划”。其首要的使命便是建议法国海军要么加入英国海军,要么自行削去战斗力。而要是法国海军都不接受的话,英国海军便只能采取“一切必要的力量”。 一九四零年七月三日清晨,英国海军中的一支代号叫做“H”的舰队抵达法国米尔斯克比尔军港。根据原先既定的计划,H舰队给米尔斯克比尔港里的那些法军送去了一封以英国海军部名义所撰写的信函。信的内容便是要求法国海军加入到英国海军当中,或者也可以自行解除武装,或者也可以凿沉港内所有军舰,要是上面那些选项都不选择的话,将会带去严重的后果。 对于英国海军这般咄咄逼人的态度,米尔斯克比尔港里的法国海军做出的决定是要捍卫自己的荣誉,坚定自己中立的立场。而且还回应要是英军真的发起进攻的话,他们也会用武力去回击。 七月三日下午五点五十六分,H舰队依照计划对米尔斯克比尔港里的法国海军展开了进攻。H舰队处在军港外围,而且早就已经摆好了攻击阵型,又有先发制人的优势,所以H舰队在一开始的时候便占据了优势。而对面军港当中的法国海军,由于缺乏战术腾挪空间,所以十分被动,那么接下来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整个交战过程就只持续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停泊在米尔斯克比尔港里的法国舰队受到了重创,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作战能力,还有近1300名法国士兵阵亡。英国那边就只有两名水兵受了一点轻伤。 从战斗的结果去看,英国海军所展开的“弩炮计划”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只是付出了非常轻微的代价便基本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但是对于法国来讲,那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在“弩炮计划”以后,法国海军对英国海军便非常地仇视。 一九四二年,德国准备接管在土伦港的法国军舰。但是法国海军并不想变成纳粹德国的帮凶,同时又耻于同英国人为伍。因此,他们选择把土伦港里的所有军舰都凿沉了,以一种十分悲壮的方式宣告了结束。 |
|
![]() |
![]() |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
![]() |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
![]() |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
![]() |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
![]() |
补课?俄军炮兵开始效仿解放军的做法 |
![]() |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
![]() |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
![]() |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
![]() |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
![]() |
补课?俄军炮兵开始效仿解放军的做法 |
![]() |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
![]() |
印军不仅是败给了PL-15导弹,还败在了数据 |
![]() |
歼16出手,击退7架美菲军机? |
![]() |
印巴打仗,法国却输得很惨 |
![]() |
印巴冲突 ,歼-10CP击落“阵风”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