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孙中山独子1949年未随蒋去台湾 后来过得如何?
www.wforum.com | 2022-01-27 04:35:11  秦王不姓秦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过去一百年的中国历史,可谓是波澜壮阔。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牺牲,改变了中国积弱积贫的落后面貌,才有了新中国今天辉煌的成就。

  孙中山

  而说起这些这段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及其家人。孙中山的事迹一般人都比较了解,可作为孙中山唯一儿子,孙科虽然也追随父亲参加了革命事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生,但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

  那么,伟人的儿子在这种时代大变局面前的表现和常人有什么不同吗?可以说,孙科的一生中,都面临着种种诀择,而每个决定都让他难以取舍。

  特别是在1949年国民党溃败时,究竟是追随蒋介石前往台湾还是另谋出路,这是一个相当考验人的问题。但作为和蒋介石共事了半辈子的同事,孙科当时并没有如很多国民党要员那样追随蒋介石。

  孙科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孙科当时没有选择去台湾,那他去了哪里呢?那孙科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其结局又如何呢?

  蒋介石

  一、随父革命,胸怀报国之志

  孙科作为孙中山唯一的儿子,自不必说,其一直都处于时代的风尖浪头上。这种人生境遇,不是孙科个人的选择,而是其身份带来的一种必然结果。

  而孙科,也没有回避时代的安排,积极追随父亲,参与了革命事业。作为长子,孙科被寄以厚望。

  孙中山对孙科的要求一直都很严格,孙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孙中山就告诫其要多读名著。孙科牢记父亲的教诲,将这个优秀的习惯保持了一生。

  孙中山的政治理念,也传替给了孙科。孙科在担任国民政府广州市长期间,制定了《土地登记及征税条例》,将城市税收作为主要税种,并采取征收“土地增价税”的方式,来减少商业投机。

  这种想法,就来源于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政治理想。此外,孙科还编撰了《都市规划论》等书籍,对早期中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孙中山年轻时周游列国,深感铁路建设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于是早在1891年,孙中山就提出“巫宜造铁路,守以重兵,仿古人屯田之法”。此后,孙中山不断的对大清政府、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中华民国政府提出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不过孙中山的种种设想都未能实施,孙科后来作为南京国民政府首任铁路部长,终于有机会继承父亲遗愿,统筹全国铁路建设。

  针对当时中国军阀割据、铁路管理混乱的局面,孙科提出了“管理统一”、“会计独立”的现代化理念,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努力筹钱建设新的铁路路线。

  可以说,孙科和父亲一样,对国家的未来抱有各种理想化的期待,并积极投身取了改造旧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与雄才大略、擅长提出各种政治理念的父亲不同,孙科难能可贵的从事了很多实操性的工作。

  但是,他的政治理想和施政纲领,与后来实际掌控国民党走向、并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蒋介石不一致。

  这成为两人后来多次产生冲突根源,这些冲突,又随着1949年这种大变局的到来,变得极为尖锐。

  二、1949年国共和谈时,与蒋介石在政治上分道扬镳

  由于早年就投身了革命,且顶着“中山先生”独子的光环,所以孙科在国民党内部长期处于高位,并参与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特别是在1948年到1949年时,其担任行政院长,直接参与了当时的国共谈判。

  这一刻,可以说是孙科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但是身处高位者的苦衷和无奈,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

  孙科从参与国共谈判开始,就陷入了一种复杂的三方博奕关系。在国民党内部,蒋介石、李宗仁、孙科,都在竞争和中共进行和谈的主导权。

  由于三者的想法存在根本性的分歧,所以矛盾在博奕中不断加剧。

  孙科是国民党内部最先提出必须和谈的要员。在孙科的看来,局势变化,意味着国民党必须做出重大改变。

  于是,孙科,提出了“光荣的和平”,要求蒋介石下野,由行政院来接管国共和谈工作。

  当然,这一想法最初提出时较为委婉,以免蒋介石难堪。在1948年10月份,国民党军事上败象显露,而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秩序也开始崩溃。孙科审时度势,决定尝试着手和谈,以挽回败局。

  为了找到更多人支持自己,孙科不断与其他国民党要员,如于右任、张群、张治中等人交换意见。于是,有人就建议让蒋介石“休息”,这遭到了蒋介石本人的愤怒拒绝。

  不过,形势的发展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当年11月,在前线的淮海战场上,解放军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国民党损失18个整编师。

  来自四面八方的激烈批评,让蒋介石不得不做出让步,在11月26日同意孙科出任行政院长,并主持国共和谈。

  于是,孙科开始积极组建和谈内阁,并要求司徒雷登向蒋介石施压,要求其交出一切实权。孙科的努力看起来取得了效果,至12月12日时,其获得了人事权和决策权。

  但蒋介石本人并不想真心和谈,蒋介石在对孙科作出让步的时候,也在积极谋划,意图调集军队在前线夹击解放军,以稳定江淮地区的局势。

  孙科

  蒋介石既然有这种安排,自然不会真正让孙科放手和谈,所以蒋介石一边在表面同意和谈,一边又对孙科暗加掣肘。

  这导致孙科原本预计一个月能完成的组阁工作,又拖了一个月才完成,并且内阁人员组成及性质也和自己设想的不一样。孙科对此十分气愤,蒋孙矛盾愈演愈烈。

  孙科在全力以赴与蒋介石较量的时候,新的一方势力也崛起了。

  由于孙科要求的和谈,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蒋介石无法公然反对。而蒋介石的掣肘,让孙科实际工作寸步难行。这样以来,双方都陷入胶着状态。

  可此时,前方的战局也在急速发展,解放军已经调集兵力,准备包围杜聿明集团,将其一举歼灭。国民党内外对此忧心忡忡,于是桂系军人乘势而起。

  以李宗仁、白祟禧为代表的军方实力派出面,逼蒋介石下野。就这样,出于不同的目的,孙科和李宗仁形成了事实上联合的局面。

  这相当于文武官员同时“造反”,蒋介石不得不同意于1949年元月引退。

  白崇禧、李宗仁

  但是蒋介石却又留下了后手,他同意由李宗仁“负责采取任何为民族谋福利”的政策。蒋介石这看似顺理成章的安排,其实是无形之中又将了孙科一军,将原本属于孙科掌控的国共和谈主导权转移到了李宗仁手中。

  要知道,在此之前,李宗仁的桂系属于地方势力,是没有资格主持国民党中央政局的。

  而孙科则不同,孙科一直身处国民党中央,并且受人欢迎,本来就可以主持中央。蒋介石这样一安排,相当于赋予了李宗仁主持中央事务的权威。

  至此,李宗仁成为实力派玩家,而孙科被削弱,国民党也进入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总统府、以孙科为代表的行政院、李仁宗为代表的军队三方博奕的局面。

  三、无力左右局面,被迫离开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不管是孙科,还是李宗仁,最终都不是蒋介石的对手。

  不过,这不影响孙科一度取得的对蒋介石的优势,并且最终让其真正“下野”。

  在1949年1月之后,孙科不断的联合国民党内部要员,并寻求美国在国际方面的支持,以推动和谈。但蒋介石还是迟迟不愿下野,事情陷入僵局。

  1月14日后,人民解放军在北方开始总攻天津,在南方逼近长江北岸,毛主席发出了和谈声明,提出了以八条要求为基础开始谈判的条件。这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1月16日,58名立法委员联名要求孙科予以回应。

  与此同时,国民党内部明确要求蒋介石下野的声音开始响亮起来。

  孙科利用这一局面,再次向蒋介石施压。顶不住压力的蒋介石最终宣布于1月21日“引退”。1月22日,李宗仁成为了代总统。

  虽然蒋介石一直称自己下野是受桂系逼迫,但是孙科联络国民党高层要员向其施压无疑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此时在与蒋的斗争中,孙科暂时取得了胜利。

  蒋介石下野后,孙李二人的矛盾浮现。对于国共和谈,代总统李宗仁和行政院长孙科都想让事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当时孙科的想法是,尽可能的维持国民党的统治,所以他把“光荣的和平”作为口号,希望谈判要“公平合理”,并且不能否定国民政府在世界上的代表性。

  而李宗仁桂系的打算是,尽可能的保证桂系的实力。所以,李宗仁一边防止蒋介石复出,一边幻想在长江两岸实现分治,由桂系来统治长江以南的地区,实现不行的话,双方组建联合政府也可以。

  但是,蒋介石虽然下野,并未真正放弃权力,他还在暗中观察局势,以便伺机而动。

  蒋介石明白,军队还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自己最大的本钱。有了军队,哪怕下野了也能有巨大的影响力。

  孙科(右二)

  孙科虽有名望,广受欢迎,被很多人视为承载着孙中山的理想、足以团结大家的人。但孙科最大的缺点是不掌握军队,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相比之下,出身桂系的李宗仁才是真正的实力派。李宗仁不但掌握着数量可观、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还拥有一批坚定的追随者。

  李宗仁

  所以,随着局势的发展,蒋介石先后选择了与孙科和李宗仁的合作,并击败了两者。

  一开始,孙科反对李宗仁接受毛主席提出的八个条件作为谈判基础。为此,孙科决定将行政院迁到广东,并且用每月300港币的补贴吸引立法委员南下。

  于是,国民党高层大批南下,留给南京国民政府的只剩一个空架子,对此李宗仁无计可施。

  蒋介石看到这一幕后非常高兴,他意识到孙蒋二人在保留国民党统治这个关键问题上存在着共同点。

  于是,蒋介石指使自己的亲信,但是的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陶希圣发表了反对李宗仁的谈判方案、支持孙科为代表的行政院的声明。

  这样,李宗仁的代总统府和行政院之间的矛盾加剧。李宗仁开始考虑改组作为责任内阁的行政院,让孙科下台以便换人来执行自己的和谈方案。

  但李宗仁的努力未能成功,因为其遭到了蒋、孙两人的联合抵制,孙科本人更是坚决不肯辞职。

  不过到了3月份,李宗仁和中共达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而希望能够尽可能维持国民党统治的孙科却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

  特别是孙科当时还想让“国共双方军队基于平等原则,实施改编”以及双方成立联邦式政府的想法由于不切合实际,桂系决定抛开孙科单独行动。

  于是,桂系开始施加更大的压力让孙科辞职。此前,由于有蒋介石的支持,孙科还可以顶住压力,但现在,孙科遭受的致命一击偏偏也是来自蒋介石。

  由于痛心国民党的失败,孙科在国共和谈期间把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默认了蒋介石是“战犯”的事实,这让蒋介石极为不满。于是蒋介石开始调整策略,转而支持李宗仁。

  在2月17日,蒋介石表示,既然李宗仁想调换行政院长,那就可以自行决定。到3月初,蒋介石更进一步明确表示,不会再勉强支持孙科,因为“大势所趋”,“只有听其辞去”。蒋介石在背后的一击,让孙科不得不于3月8日辞职。

  说到底,孙科虽有良好的想法也得到了国民党内部的广泛支持,但其对国共和谈的设想不切实际,又没有执行自己想法的实力。所以最后失败是可以预料的。

  对孙科来说,这次失败,无疑是人生的一大挫败。这表明其政治抱负再一次落空。而其本人和蒋介石之间矛盾,也在这次争斗中不断变大了。

  说蒋介石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这是十分精准的评论。蒋介石在已经下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遥控局面,操纵军队,从而挫败了自己在国民党内部的挑战者。

  不过,赢得了斗争的蒋介石也没来及得庆祝胜利,蒋介石的军队就在解放军面前,迅速的崩溃了,蒋介石本人也不得不逃往台湾岛。

  蒋介石的失败,让国民党政权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孙科和其他国民党要员一样,再次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

  也许是出于对蒋介石的失望及不满,也许是因为两个人刚刚还在政治斗争中互为对手,所以,孙科没有选择随蒋介石前往台湾岛,而是远赴海外谋生。

  四、晚年落寞,再次与蒋合作

  在1949年3月辞去行政院长后,孙科就从广州移居到了香港。其后,孙科又先后客居欧洲、美国长达16年。

  但其在1965年却再次受邀定居台湾,并担任“考试院”院长一职。这让孙科人生的下半场像此前一样,充满了争议。

  在出走海外的岁月里,孙科对新生革命政权怀有极大的抗拒心理。尽管周恩来总理一再托人表示不愿意看到孙中山的儿子流亡海外,欢迎其回国。

  但他始终未做出回应,而当时台湾方面也对其较为冷淡,孙科的人生陷入了低谷。

  居港期间,面对国民党的失败,孙科情绪非常“悲观”。而此时,他的住处每天都有大批过去的亲友故旧和国民党军政人员登门寻求帮助。

  孙科无奈只能以5元、10元的方式来打发相关人员。由于长久身居高位,所以“慕名”前来求助的人员越来越多,孙科最终无奈选择离港,于1950年赴法国投奔老友、前驻苏联大使傅秉常。

  待在老友住处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1952年,孙科夫妇又前往美国,投奔长女孙穗英。此后,孙科在美国也没安定下来,多次碾转移居。

  在美国居住时的孙科失去了党国要员的身份,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日子一度变得极为清苦。由于没有固定收入,所以长期只能依靠儿女接济生活。

  孙科和夫人都开始省吃俭用,亲自动手收拾家务。即便如此,夫妇两人还曾因为经济窘迫而过了一段靠番薯充饥的日子。

  1965年时,孙科已经75岁,16年的流亡生涯和海外生活的种种不如意都让其怀旧之情再难抑制,孙科最终动了回乡的念头。

  但与流亡海外后最终回到大陆的李宗仁不同,孙科希望赴台。孙科的故旧了解这一意愿后,开始了多方活动,于是台湾方面向其发出了邀请。

  1965年10月29日,孙科乘坐飞机抵台,在台北松山机场受到蒋经国带领的接待人群的热烈欢迎。

  在大陆期间,孙科对蒋介石的做事风格有诸多指责。但在其晚年赴台之后,却多次公开发表演讲,表明自己拥护蒋介石的政治立场。

  而蒋介石也投桃报李,提名孙科为“考试院”院长。于是,孙科在脱离国民党组织系统多年之后,再次成为国民党的政治要员。

  在此后的岁月里,孙科不辞“劳苦”,积极参与了多方活动,直到1973年病逝世于台北。

  五、一生功过,难以评说

  回顾孙科的一生,我们发现近代中国所遭遇的一系列重大变局他都有参与其中。但其在各种问题上的应对上,并未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

  孙科在政治上提倡的英美制度无法满足当时中国的现实需要。其在国民党内部的权力博奕,又一再败给对手。在重大选择关头,其本人又总是处处充满了矛盾与纠结。

  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孙科虽然长期身居高位,显赫一时,却未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政治势力,也没能推动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使是站在今天后人的角度来看,他也是充满了争议性的。

  只不过,因为顶着“国父”唯一儿子的光环,人们才对其充满热切的期望。虽然不少人都希望其能为中国找到更好的方向,但这一愿望终究未能实现,人们难免对此感到遗憾。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专家读过孙子兵法 主张先打击中国C4ISR
习搞定两件事之后,将是攻台时机成熟之时
空姐为什么把手掌放在大腿下面
震惊 血腥袭击莫斯科 是普京的特种部队
妻子飞2200公里捉奸在床 怒刺丈夫和小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专家读过孙子兵法 主张先打击中国C4ISR
习搞定两件事之后,将是攻台时机成熟之时
空姐为什么把手掌放在大腿下面
震惊 血腥袭击莫斯科 是普京的特种部队
妻子飞2200公里捉奸在床 怒刺丈夫和小三
女警与6名同僚发生性关系 市府赔50万
习近平下田踩泥 一幕情景令人困惑
这样吃海鲜 腹痛半个月发现 “肝快被掏空
举高手机找讯号 她走一半“竟误踩地雷”
在这方面 中国2030年超越美国 成世界第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