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面对波罗的海沿岸的绝望形势,劳斯成功撤出在里加被包围的部队
www.wforum.com | 2020-10-05 18:53:1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苏军1944年的夏季攻势中,北方集团军群被击退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并且在里加的德军部队遭到了苏军的包抄。第三装甲军(在南翼)归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并且奉命以投入强大的装甲部队(第4、第5、第7、第12和第14装甲师,“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和冯·施特拉赫维茨(von Strachwitz) 战斗群)为友军解围。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奉命担任第三装甲集团军司令官,并且指挥部队从米陶(Mitau)河畔的施奥伦(Schaulen,希奥利艾)—奥采(Auce)以西地区发起攻势,孤立外围苏军,然后重新打开被围部队和北方集团军群的联系。

       解围路线上的最初突击地域(130公里纵深)最开始要穿过一片沼泽、森林,然后要穿过一片被数条河流分割的略有起伏的开阔地带,然后再次遇到一片森林沼泽地带。而紧挨这一地域以北的就是被包围的多布伦(Doblen) 和图库姆(Tukum),这里是比较有利于装甲兵展开攻击的通道。在北方集团军群的地域内还有条件更好距离更短的道路(大约40公里)。但是如果从这个方向发起攻击的话,几个装甲师要在南线进行集结。而选择北线攻击的理由,是这里的一个负责掩护的师(集团军群的教导师)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军队(Schutzmannschaftt,波罗的海国家伪保安队)已经无法顶住苏军接下来的攻击了。另一方面,在南线地域刚刚抵达的国民掷弹兵师(第548、第549和第551师)已经集结了更强大的守备力量。另外,柯尼斯堡—里加公路和铁路线都在这一地区,能够保证攻击部队迅速前进。最后,陆军总司令部希望解围部队能够迅速击破苏军的战线,这样他们可以尽快把一些部队抽调到其他方向。

      上述种种因素导致这次行动的部署比较分散。奥托·冯·克诺贝尔斯多夫(Otto von Knobelsdorff)装甲兵上将的第40装甲军(第7和第14装甲师;“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从南翼攻击。第39装甲军【军长迪特里希·冯·绍肯(Dietrichvon Saucken)装甲兵上将】以第5装甲师在中央突击,而北线为第4和第12装甲师。在最北翼的(Frauenbergarea)地区,冯·施特拉赫维茨少将的装甲战斗群(包括第101装甲旅和党卫军格罗斯旅,包括大约80辆装甲人员输送车)适时经由图库姆突破苏军的防线,然后作为北方集团军的增援进入里加。因此德军以4支先头部队在大约100公里的战线上分别展开攻击。为了挫败这一计划,苏军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立即从后方调来了强大的预备队,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调上来展开反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军攻击部队很难完成任务。

      我被从匈牙利调过来指挥这次解围行动,而我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8月17日我抵达东普鲁士的时候,不可能对这次进攻行动的计划和实施施加什么影响。可以预见,这次攻击将在展开几天之后迅速失败。第40装甲军的第7装甲师【师长卡尔·毛斯(KarlMauss)少将】沿着主要公路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夺取了小镇凯尔米(Kelmi),并且渡过了杜比萨大桥。第7装甲师的右翼由哈索·冯·曼陀菲尔(Hasso von Manteuffel)中将指挥的“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负责掩护,该师的装甲团一直推进到毗邻希奥利艾以南的森林,在该镇前方的沼泽地带停顿了下来。毛斯将军的左翼由马丁·温赖因中将的第14装甲师掩护,而该部也在森林中陷入了苦战。冯·克诺贝尔斯多夫(vonKnobelsdorff)中将的第5装甲师在中路,穿越森林地带突破20公里,此后又穿越一片沙地。该师先头部队被苏军包围,但是随后赶到的主力打开了包围,且战且退回到了我方防线。尽管如此,第5装甲师的进攻仍然举步维艰。冯·邵肯将军的第39装甲军残部——第4装甲师【师长克莱门斯·贝策尔(Clemens Betzel)少将】和第12装甲师【师长是少将埃波·冯·博登豪森(Erpo Freiherr von Bodenhausen)男爵】——遇到了实力强劲的苏军,不得不面对困难的局面。这两个师仅仅推进了6—10公里就不得不停了下来。

      整个计划在取得了有限的战果之后,就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而失败,而有限的战果对其他行动也毫无影响,更不用说取得全面的胜利。然而这些行动还是牵制了不少的苏军部队,使得施特拉赫维茨的战斗群在“欧根亲王”号巡洋舰的支援下夺取了图库姆,并且打穿了苏军北端的薄弱部队进入里加。当然, 这次行动无法保证北方集团军群摆脱困难。

      这次以多个先头部队发起的进攻战果乏善可陈,因此第三装甲集团军参谋长奥托·海德肯普尔(Otto Heidkaemper)上校或者其首席参谋汉斯-约阿希姆·鲁登道夫(Hans-Joachim Ludendorff)中校都不太满意,他们都曾经参与过反击计划的制定工作。他们打算从南线撤出“大德意志”师调到北线,加强给在此前的攻击中同样未能改善战局的第12装甲师,协助第39装甲军重启北线攻击。尽管冯·曼陀菲尔将军麾下的装甲掷弹兵前进了数公里进入森林地带, 但是仍无助于第39装甲军继续攻击。另外,“大德意志”师漫长的南翼遭到苏军第1坦克军的反复攻击,遭到了压制而无法完成任务。

      苏军现在加强了整条防线的兵力,而我军的攻势恐怕注定要失败。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希特勒本人亲自干预,表示希望我军重新从拉塞尼艾(Rossenie)向米陶发起反击,因此有必要从第三装甲集团军前沿的其他地段抽调部队。但是这个决定根本不合理,米陶到拉塞尼艾的距离是原来攻击计划中距离的三倍,而且地形比多少还取得了一些战果的北线更加恶劣。另外,我们发现苏军在希奥利艾地区部署了强大的坦克预备队,能够迅速对我军的反击实施拦截。

      所以我决定不冒这个风险,而是在保守秘密的情况下,把能够动用的装甲师都集结到了奥采以北的森林中去,以便能够集中兵力突击多布伦。而如果我军控制了多布伦附近的高地,那么对于接下来对苏军走廊地带就会占据决定性的优势。如果能夺取这个要点,那么为北方集团军群解围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为了迷惑对方,掩饰我军的目标并且达成战术突然性,“大德意志”师刚刚夺取的地区(大约纵深6公里的地带)被放弃了。我军退回到了进攻出发阵地,在大德意志师的后方和其他地方,准备投入多布伦攻击的装甲师已经秘密集结了。苏军收复这些地区的只有步兵,把坦克军和机械化军转移到了南线的其他战场。

      我军的欺诈战术相当成功,苏军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军正在进行兵力集结。在稍微后撤之后,我军5个装甲师出敌不意的发起了突然袭击,我军坦克迅速突破了苏军在森林地带开设的阵地,在第二天就席卷了多布伦的高地。苏军根本就没想到,我军会选在此前不久刚刚放弃的地方发起攻击,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因此在战斗的第一天,虽然苏军局势相当危险,但却没有一架作战飞机出现。北方集团军群的右翼是第十六集团军的克勒费尔(Kleffel)军级支队,这支部队南下和第三装甲集团军建立了联系,此后转隶归我指挥。我军根据事先制定的计划撤出了在里加周围被包围的部队,从而成功化解了危机。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七日即败:印军火力、信心双崩溃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莫迪赌错巴基斯坦,也错判了中国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七日即败:印军火力、信心双崩溃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莫迪赌错巴基斯坦,也错判了中国
中日攻守易位:钓鱼岛,F-15拦截中方直升机
中日飞机对峙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印度加入GCAP 被歼-36/50压的招架不住了?
印巴边境 俄S400与中方红旗9B之战
美国UFO照片惊天反转:吹哨人再陷造假风波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