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赵紫阳和我的交往:痛定思痛,改弦更张
www.wforum.com | 2019-10-17 05:24:17  纽约时报/杜导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转眼,赵紫阳同志百年诞辰了。作为他的老下级、老朋友,在现在的情况下,不说话纪念他,从良心上是说不过去的。他和我岁数相差不大。我们这辈人,经历得太多了,教训也太多了。最大的教训是,什么时候也不能丢掉独立思考,要坚持实事求是。纪念他,也是纪念我们经历过的那段历史。

  我已经96岁了,写东西有困难,但我可以讲。这篇纪念文章就是我讲出来的。

  广东初识

  赵紫阳是在1951年来到广东工作的,最初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农村工作部部长,后任秘书长、副书记。当时华南分局的书记是叶剑英,后来是陶铸,管广东、广西两省。1955年华南分局撤销,改设中共广东省委,陶铸任省委书记,紫阳任副书记,分管农业。他一直主持广东全面工作,但仍然用主要精力抓农业,所以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是农村工作。

  1956年9月,我从马列学院(现为中共中央党校)毕业,到新华社广东分社任社长,从此与紫阳有了较多的接触。

  紫阳说,他过去很左,确实。在反右派、公社化、大跃进、反右倾、农村社教等等极左性质的运动中,他并不消极。1959年反右倾,错误地把我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时,他也没有能公正地站出来讲一句保护我的话。

  但是,比较而言,那时紫阳的独立思考比陶铸更多。在处理“逃港”问题上,陶铸主张压制,紫阳则要求疏导。不少问题处理上,他比陶铸求实而温和。“文革”十年,他的人品觉悟有了大的升华。1966年末,广州越秀山十万人批斗赵紫阳大会。我老伴坐在现场前排。造反派逼他自己喊“打倒三反分子赵紫阳”的口号,他拒绝喊。造反派退一步要他喊“打倒走资派赵紫阳”,他仍拒绝喊,最后他只喊一句“打倒赵紫阳”。就是说我赵紫阳作为个人,可以打倒。但绝不承认自己是什么“三反分子”或“走资派”。“文革”中被批斗的省委第一书记二十七八个,像紫阳这样连个“走资派”罪名也不承认的,恐绝无仅有,只此一例。一时传为国内佳话。

  1975年,紫阳调到四川任第一书记,1977年,我也调回北京新华总社。本来以为天各一方,不成想,我们很快就又在北京见面了。

  80年代的深交

  1978年2月,赵紫阳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后,来北京的机会多了。那时我在新华社任国内部党组成员、国内部主任。他每次从四川来京,就要给我电话,到中南海他的住处去聊聊天。

  紫阳住在中南海一个大房子里,很阔气。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花板和普通的不一样。一般的天花板是平的,但那个天花板是凹进去的,有好几个灯。我跟紫阳说:“咱们还没见过这样的房子。”说明中央那时候已经非常看重他了。

cn-dudaozheng-jumbo.jpg

2009年,杜导正。

  当时,新华社国内部主任掌管了整个国家的信息,国内部每天出20种内部材料,还有特刊等;国内部有专门的内参组,有16个人的编制,是国内部里最大、最强的编辑组。内部材料的量很大,每天都是一大迭,我自己都看不过来。内部材料一般都是直接发出,不需要经过社长穆青的审查,最多只需经过我的阅览。所以新华社的内部参考非常活跃。当时我们的原则就是,只要你写的情况基本属实,不必对是非负责任。因此新华社内部参考在历史上是有很大功劳的。

  紫阳很注意了解信息。他和我聊天,也是一种了解信息的方式。

  1978年,万里在安徽搞包产到户,四川也搞包产到户。六十年代紫阳在广东清远县就搞了类似的包产到户,我也去过那里。安徽和四川基本上是同时搞的。四川不比安徽落后,四川也不是参考了安徽后才搞的,因为紫阳早有这个想法了,所以四川的包产到户开始得很早。但现在的宣传给人们留下一个印象,即在包产到户中,万里第一,赵紫阳第二,甚至不提他。事实上四川和安徽是一块起来的。

  那段时间,每次谈话,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推动包产到户这个话题来的。他说:老杜,我们一辈子的努力目标,不就是让老百姓吃上饭吗?我们干了这么多年,都干了什么呀!老百姓依然饿肚子。现在,可不能给老百姓的积极性泼冷水啊。

  像这样的谈话,推心置腹。他任总理前,我们还有一次谈话。面对着已经动起来的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紫阳很清醒。他跟我说:并不是我们党的领导有多高明,中国改革开放所有好的主意都不是我们出的,好的东西,包括包产到户、真理标准讨论、特区,都是老百姓创造的。我们只是注意收集整理材料、总结经验教训、推广成功经验,共产党的功劳就是这一点。这个观点在他脑袋里是根深蒂固的。他能有这个觉悟,足见他非常优秀。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上,紫阳被增补为政治局常委,中央要重用他了,他在北京的时间也多了一些。我们这一段时间接触频繁。1980年4月,他就担任了副总理;9月,他就接任华国锋任总理。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又任中央副主席。

  紫阳成为中央领导核心了,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党内的规矩,我和他只是工作关系,自然就疏远了,我也不再随便跑到他那里。他有事找我的话,要经过书记处。书记处里分管意识形态的是邓力群、胡乔木,后来是胡启立。我要经过他们才能去见他,而他也就不会找我了。但也常见面,都是在正式的会议上。比如在紫光阁召开的国务院各部长会议上。这会议每两三个礼拜开一次,有二三十个部长参加,他每次都坐老位置,我每次都坐在第二或第三排。我们就只是握握手,打打招呼而已。

  看见分歧

  1982年,我担任《光明日报》总编辑,虽然仍然坚持宣传改革开放,推动知识分子落实政策,但在意识形态上,是遵从邓力群和胡乔木的。我对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是衷心拥护的,对他也产生了新的迷信,并认为邓力群和胡乔木是忠实地执行了他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

  1983年10月,由邓力群和胡乔木发动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我是紧跟的。在中央,这场运动遭到胡耀邦和赵紫阳的联手抵制,搞了28天匆匆收场。那时,紫阳对我这个老部下是不满意的,这是我和紫阳共同的老朋友萧洪达后来告诉我的。

cn-li-2-master1050.jpg

1980年代,赵紫阳(图中坐着写字者)与秘书鲍彤(右二)。

  1987年1月,胡耀邦被迫辞职后,中央召开了批判他的“生活会”,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又开始喧嚣尘上。在这个大背景下,1987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成立,我担任第一任署长。

  政治大背景是左的、保守的、反动的,出版署的成立,当然不是为了实现民主法制,而是为了加紧控制。以前是中宣部独家管理意识形态和宣传,但中宣部是党内系统,发号施令可以,但得有人去执行,这就关乎到政府系统了。出版署成立后,政府就有了一套执行系统,可以名正言顺地控制媒体,控制新闻出版。当时的宣传部长王忍之跟我说:“老杜,咱们两家联合起来,你是政府,我是党委。咱们为了统一起见,我当宣传部长,你当第一副部长,这不是能更好地从组织上联合起来吗?”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那时,一些人认为,我能当署长,是沾了紫阳这位老首长的光。这是大错特错了。我能当这个署长与我跟着邓力群、胡乔木跑有关系,跟紫阳一点关系都没有。实情是,紫阳反对成立这样的机构,只是不好明说罢了。

  出版署刚成立时,紫阳没有找我谈过话,找我谈的是胡启立、胡乔木、邓力群。邓力群和胡乔木的思想一贯很左,他们在意识形态和媒体管理方面有一套系统而严厉的理论,因为当时我的政治思想比较左,跟得紧。他们跟我谈话,讲署长的使命和责任,我还接受了他们的思路。

  为了争取出版署的机构设置,我倒找过紫阳。这次私人谈话,我看出他对出版署成立的态度并不积极。我说:新闻出版署本部有260个编制,下面直属的出版社有36个,合起来有13000人。既然要成立新闻出版署,我的权力只能管这36个出版单位,那各个省市怎么办呢?应该也成立新闻出版局。紫阳同意了。

  但是他当总书记后,意见就变了。他主张各省市的出版局不要单设,放在各自的文化厅里就可以了。到后来才不得不同意设省新闻出版局(厅)这个机构,但不同意下面地委一级设置这个机构。这样,出版署在地委这个层面就没了“腿”。我又去找紫阳,要求在地委一级也有“腿”。紫阳说:“老杜,不要搞了吧,到省和市就可以了。”紫阳对新闻出版署的成立,搞这么多“腿”,层层把新闻出版控制起来,内心是不赞成的。我觉察到他不积极,而邓力群和胡乔木就很积极,找我谈过多次话。

  我当了署长不久,就到中央党校作了一次报告,内容基本是邓小平和邓力群的讲话,以及对胡耀邦的批评。我讲了两个钟头,觉得讲得很好,但台下的两百多人反应非常冷淡,我感到莫名其妙。讲完了以后,有三四个人陪我吃了顿饭。我说:我传达的都是邓小平、邓力群的讲话和耀邦的错误嘛。他们就不以为然,他们不同意这个观点。

  这时,我才深感中央高层内部的分歧。但紫阳并不跟我说。这是党内的规矩,他说了会影响他的老朋友、老下级。他不方便透露,我又不了解,所以就糊里胡涂地作了那个报告。

  跟上紫阳

  1987年紫阳“五一三讲话”后,掌控了全局,把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局面给扭转过来,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这个时候,他觉得要给我这个老部下打打招呼了。

  7月18日,紫阳要我和姚锡华(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也是他的老部下)去见他。这次算是私人谈话,紫阳也说得很开。他说:改革,乃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谁改谁好。我们再不改革制度,大力发展经济,大力改善人民生活,人民还会拥护我们吗?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是对的!非改不可!改,必须,但改到那儿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改,有个领导权问题。领导权,在我党。人民盼改革,怕我们改革的政策变,我们改革阻力在掌权的领导干部,他们老怕改革“越规”。

cn-wuwei-master1050-v2.jpg

198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右一为时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吴伟。

  关于意识形态管理,他说了一大段意见:“我的看法是对自由化思想,要特别考虑知识分子中的中间人士人心的向背。我们党在这类问题上多少年的失误,造成他们一种不正常的心理:你支持我反对,你反对我支持。所以我们的政治形势应宽和、和谐。弦不要绷紧了!越紧,知识分子中间群众愈脱离我们!”

  “这牵涉到报刊、舆论的管理。我们党与国家,只整两类:一,煽动群众不满党不满社会主义的;二,毒害群众,煽动打砸抢和淫秽的。其他的,不以为然,管多了不好。我的意思,国家对出版对舆论的管理思维是:该管死的管死,其他的放开,睁一眼闭一眼!把管死与放开的关系处理好。现在要点是放开!另外,什么叫淫秽?要把它与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

  谈话中,他还说到胡乔木、邓力群、熊复。他说:小平同志也说,胡、邓在党内是读马列书最多的同志,但“左”,跟不上形势。熊复在涿县会议上的讲话很不好。粉碎“四人帮”后,他是坚持“两个凡是”的骨干人物。还提到北京市委的徐惟诚。这个同志在“文革”中很活跃,是姚文元重用的一个笔杆子,这次反自由化,他说了许多话,与“文革”时说的一样。小平同志也说,这几个人左,但老左,阻碍改革。这些人还是要用,但分工要变变。李锡铭要徐惟诚这个市委副书记管意识形态,很不恰当,我已明令让徐惟诚分工管别的,以后管财贸了。

  紫阳转而对我们说:“有人反映你们俩跟邓力群、胡乔木跟得紧了,你们对反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比较积极,这不好。有人甚至说你们有点整人。”这是老首长对老部下的严厉批评了。我被猛击一掌后,豁然开朗,开始深切反思过往的历史。此后,不仅跟上了紫阳的思路,也跟上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这次谈话后,我跟紫阳的关系,也恢复到1980年前后的状态。他有时候叫我去谈谈,大多都是老首长和老部下谈话方式。

  1987年10月,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Harrison Salisbury)应新闻出版署的邀请访问中国,并准备写一本关于中国新长征的书。11月5日,在我的陪同下,紫阳接见了他,就我国当前改革、开放问题及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作了重要谈话。这次谈话,时间有两个小时。谈话我作了记录,收录在我的《赵紫阳还说过什么》那本书里了,这里就不说了。

  安排这次谈话前,我去找了紫阳。他跟我说:“老杜,你看看我们是否可搞一部新闻法,咱们这么个大国没有《新闻法》怎么行啊?你赶快抓一下这件事”。后来,我主持成立新闻立法研究小组,胡绩伟在全国人大也成立了一个新闻法研究小组,算是个半官方组织。《新闻法》书记处讨论了许多次,但对于是否允许私人办报这一条,都没有通过,大家意见都不一致。后来也就胎死腹中了。

  十三大后,紫阳全面开始主持工作。在老人们看来,让他接替胡耀邦,是希望他上来以后,纠正胡耀邦右的思想。但他一上来就干了几件耀邦搞政治民主时想搞而不敢搞的事,而且动作很大。

  第一个动作是,把以邓力群为首的中央书记处研究室解散了。这个机构是邓力群“左”的“大本营”,他靠着这个阵地直接控制所有宣传系统。在紫阳之前,耀邦就想解散它,但受到了阻力。紫阳上台没几个月就解散了。让陈云、李先念、王震等非常恼火,认为他比胡耀邦还右;胡耀邦是右,他是右上加右,他安的是什么心?此外,“五一三讲话”,也激怒了一些人。

  第二个动作是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意搞政治体制后,他雷厉风行,马上成立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这样一来,老人们就更恼火了。他的处境很艰难。在1988年的时候,他跟我有过一次谈话,他说:“我这个总书记是怎么搞的?我才刚刚当了一年多,还没有搞什么事情,这些老人们对我就这么不高兴,这么不喜欢我。后来我想清楚了,这些老人就是希望我上来后能够纠正耀邦的‘错误’,结果我没有修正,反而发展了他的错误。所以他们不高兴,看来我不是这块材料,总书记不好当了。”

  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中,紫阳试图扭转“四二六社论”未成,他多方找老朋友谈话,希望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5月14日,他通知我和萧洪达去他家。当时天安门广场形势异常紧张,他屁股坐不定,电话不断。我的谈话便断断续续。我谈的要点,一是绝对维护邓小平这面旗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二,狠抓反腐败,高干带头。其余来不及谈,便告辞了。

03tiananmen06-master1050.jpg

1989年5月19日凌晨,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呼吁学生停止绝食,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当时他已失去了权力。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右二)后来成为国家总理。

  1989年5月17日,紫阳召开了紧急家庭会议。他对家人说:“我的缓和事态的方案没有被接受,形势会很严峻。如果矛盾激化,在历史上是说不过去的。我既然在这个位子上,就不能同意这样做。但是,这样做我坐牢也是可能的,一定会牵连你们。你们要有这个思想准备”。紫阳的老伴梁伯琪及孩子们没有丝毫犹豫,一致表示支持他在这生死荣辱关键时刻的历史性决定。

  “六四”后,中共中央几次派人找紫阳谈话。第一次,他的老同事王任重等几位中央要人奉命出面。王任重说,只要你能做出深刻检查,可以保留政治局委员的职务。紫阳拒绝了。第二次,中央几位要人说,只要你表个态,做个检查,可以保留中央委员的职务。紫阳又拒绝了。这样,紫阳就被软禁起来,成了“国家的囚徒”。我和他的联系,也中断了。

  记录历史,留给后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北京政治气氛稍稍好一些。对紫阳监管也相对松弛下来,我才和他恢复了来往。

  当时,我迫切有一个想法,为党为人民、为历史,紫阳应该有写出自己经历的历史,尤其是他在北京十年的经历。紫阳作为“六四”事件最重要的当事人的一方,是被告的一方,前几年那种形势下,被告是不能说话的,都是另一方面的声音,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因此,他作为当事人的重要一方,有责任、有权利,讲一讲自己的意见、自己的看法、自己知道的情况。

  我去看他两三次后,郑重其事提出建议。紫阳表示不想写。我把话说得更重,我说:“紫阳同志,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你有责任写。你处在这个位置上,对‘六四’及其前因后果,治党治国都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思考,写出来,留给后人,是你应尽的历史责任。”当时前中纪委副书记萧洪达也在场。后来,前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姚锡华也和我们一起劝他写。紫阳同意了,说:好吧,那你们写一个提纲,我来回答。

29CHINAZHAO-web1-master1050.jpg

2016年,新出版的《赵紫阳文集》出现在香港的一次书展上,旁边配有他的照片。赵紫阳是1989年被剥夺权力的中共领导人。

  我让杂志社研究党史的徐庆全草拟了一个提纲,我作了调整和补充,摆出几十个问题,供他参考。紫阳为了准确回忆,曾派秘书去中南海查资料,却被当局拒绝。这对紫阳的内心伤害很大。

  这项工作开始后,我和杜星垣、萧洪达、姚锡华频频去看他,听他讲。当时没有录音,由我笔录。我曾做过记者,有笔录的习惯。

  有一次,我去广州见广东前省委书记林若,他也是紫阳的老部下。我跟他咬耳朵说起这件事。林若觉得应该录音,免得记录不准确,被人怀疑真假。林若说,他有一台最好的录音机,让我交给赵紫阳,那天还给了我十盘录音带。那以后,紫阳的谈话就开始录音了。后来杜星垣、姚锡华身体不太好,就不参加了,只剩下我和萧洪达两人继续录音,而后萧洪达身体也不太好了,只剩下我一人坚持著,陪伴他录音。

  但是,由于政治气候的时松时紧,我和紫阳见面也常常中断。有一次,我对他说:“紫阳,反正是你讲,我们也不用陪你了,你就自己对着录音机讲吧。”于是以后都是紫阳自己讲自己录音了。

  紫阳的谈话录音,我前后复制了三套,赵那里一套,姚锡华那里一套,我保留了一套。我们都有了录音,讲得很清楚,逻辑很严密,叙述得很有条理。谈话中有很多看法是很不错的,给人很多启示。一次,我对萧洪达说,根据这些录音,整理成文字,马上就可以出版。当然,那时根本就不可能出版的。

  后来一段时间,我们开始整理录音,在这一点上,姚锡华的夫人舒元璋做了大量工作。《改革历程》这本书在2009年紫阳诞辰90周年出版了,引起了巨大的轰动。2015年,是紫阳去世十周年,我在徐庆全和女儿杜星的帮助下,系统整理了我的日记,把与紫阳谈话的内容摘出来,编辑出版了《赵紫阳还说过什么》一书。

cn-dao-zheng-jumbo.jpg

2004年,赵紫阳书房内,赵与杜导正最后一次长谈。

  紫阳是个求实胆大的实干家,他是从县委书记,到地委书记,到省委书记,再到副总理、总理,一路干上来的。过去他读书不算多,不及胡耀邦。“六四“后有时间了,他开始大量读书,同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经验,反复思考各种大问题,海阔天空地放胆自由思考。

  我也是从他软禁中几十次谈话,以后多次温习他的谈话中,渐渐地感到这位被人尊敬的老人,晚年思想中确有许多值得人们记取研究的像火花一样的闪亮观念。我甚至以为他晚年的政治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因此,在我印象中,他不只是在大是大非关键时刻敢于承担历史责任的一位伟人,而且他的见解、他的思想,具有大思想家至少是思想大家的深度和水平。

  古今中外从无一个完人。紫阳绝不例外。他的想法和见解不一定都对,有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我也不是每一观点都赞成。但他的想法见解背后都有血泪经验的支撑,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曾经几次恳切地对我说:“老杜你知道,我过去也是很左的。现在我是痛定思痛,改弦更张。”

  从那以后,每次我想到紫阳,我耳边就一再回荡着这八个字:“痛定思痛,改弦更张。”希望这样的日子我能看到。若我真能看到,我一定写封“天堂之书”给紫阳!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四面楚歌!18国帮菲对付中国 还有4国落井下
向秦刚打黑枪的人 绝不会是谢峰 而是…
“你弄痛我了”貌美妻子开窗求救 结局却大
优于美军神器 港媒拿出一张中共漂亮成绩单
剑指美国航母 中国空射弹道导弹曝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四面楚歌!18国帮菲对付中国 还有4国落井下
向秦刚打黑枪的人 绝不会是谢峰 而是…
“你弄痛我了”貌美妻子开窗求救 结局却大
优于美军神器 港媒拿出一张中共漂亮成绩单
剑指美国航母 中国空射弹道导弹曝光
中国男大学生全裸上课 勇闯校园 全校疯狂
梦到亡妻求救 他挖坟开棺目睹“震撼一幕
马克龙下令派4000士兵和50辆坦克前往敖德萨
李梅在被斩首时可能还活着
中国又拉了俄罗斯一把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