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曾长期出任外长的他,伊战后身陷囹圄
www.wforum.com | 2018-07-08 21:30:55  闲来读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15年6月5日,在伊拉克一所监狱里,一个老年囚犯悄然离世,终年79岁。这名囚犯名叫塔里克·阿齐兹,曾长期出任过伊拉克副总理兼外长。2003年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他是美军扑克牌通缉令中的黑桃8。阿齐兹毕业于巴格达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曾当过教师,后转行成为记者。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他开始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长期在党内“喉舌部门”工作。

  1963年,当复兴党帮助萨拉姆·阿里夫夺取政权后,阿齐兹出任巴格达电台台长。然而阿里夫执政后,打击排挤复兴党成员,阿齐兹一度被迫流亡叙利亚。1968年,复兴党人再次发动政变,推翻了总统阿里夫政权,全面掌握了伊拉克政权。萨达姆当时是国内二号人物,阿齐兹是新闻部长,1979年萨达姆当政后阿齐兹出任副总理。四年后,阿齐兹兼任外交部长。

  阿齐兹口才极佳,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给人留下了雄辩的印象。他兼任外长一年后,美伊恢复了中断17年的外交关系。两伊战争爆发后,阿齐兹不断往返于苏美两国之间,成功为伊拉克争取了两方支持。但阿齐兹虽然身居高位,其实并非是萨达姆心腹之人,在各类重大事务中“并无多少发言权”。在阿齐兹看来,两伊战争是“伊拉克最愚蠢的决定”,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也是错误决策,若非这些战争,伊拉克“会成为另一个瑞士”。

  然而当萨达姆拍板决定后,阿齐兹自称”我作为外交部长,不得不捍卫国家的权利,尽一切可能解释我们的立场。”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他公然辩解道,科威特大量开采石油搞乱了世界石油市场,我们在采取经济手段无效情况下,才被迫使用武力解决。“是科威特腐败的、自私的领导人想毁灭这个国家,而不是我们”。当年,阿齐兹“始终强硬的表态”和“时刻整洁的深绿军装”,留给国际新闻记者们非常深刻的印象。

  2003年初,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夕,阿齐兹率团高调出访欧洲,与多国领导人会面,意在争取支持,避免美伊开战。这是阿齐兹在国际外交舞台的最后亮相,且以“任务失败”收场。伊战打响不久,身穿军服的阿齐兹腰里别着手枪,举行新闻发布会,证明自己的忠诚,坚定宣示伊拉克人的战斗决心:“迎接侵略者的,不是音乐和鲜花,而是子弹。”然而仅仅三周后巴格达就陷落了。不久美国媒体宣布了一则消息,阿齐兹已经投降了。

  2009年3月,伊高等法院以“反人类罪”判处阿齐兹15年有期徒刑;当年8月,又因“涉嫌协助萨达姆迫害库尔德人”再被判处7年监禁;一年后,又以“迫害什叶派政党”罪判处绞刑。不过时任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拒绝签署执行命令,阿齐兹才保有一命。当年,阿齐兹在狱中接受媒体采访,他对记者说:“我唯一后悔的事就是向美军自首,如果我能回到当时,我真会希望自己战死。不过为了我的家人,我当时只能这么做。”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B-2轰炸机,悄悄撤了?
几日空战,暴露了印巴的一个共同困境
印度全程控场:打节点、断跑道 实现了战役
邀请J-10C参与巴黎航展 法国人的姿态真够高
不拿枪不拿炮?中国机械化步兵还有拿棍子的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