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抗美援朝影响了解放台湾吗?
www.wforum.com | 2011-12-26 00:08:1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网上不断掀起对抗美援朝的讨论,其中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就是:抗美援朝影响了解放台湾?这个观点实际在1990年之前从来不存在,它实际上是伴随着美国舆论妖魔化朝鲜政权,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一场舆论战。其实这个问题分三个子问题:朝鲜战争是谁挑起的?中国出兵朝鲜是否正确?是不是出兵朝鲜导致美国敌视中国?

    从第三个问题开始解释,首先在抗战胜利之后,美国政府始终是坚决支持蒋介石政权的,即使在抗战中蒋介石的军队不断惨败,影响到美国的整体战略形势时,这个扶蒋政策也没有改变。原因无它,美国绝不是要帮助中国复兴,而是要把中国变为附庸在美国战车上的棋子。为了这个目的,他有意扶植软弱的蒋政府,甚至为此把洞悉中国局势的史迪威撤职,并严禁他擅自发表言论,以免政府的政策受到反对党的质疑。麦卡锡主义迫害了大部分当时对中国局势比较了解的美国官员,到了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横蛮无理的违法地步。固然有蒋介石政权花钱买通的影响,但是美国资本集团需要一个软弱的中国是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当年尽管中共领导人极力设法缓和与美国的关系,最终并没有换得美国放弃支持蒋介石政权。但是美国需要的是一个软弱的中国政府,而不是一个强硬中国政府,以那次美国并不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因为蒋介石发动内战无非两个结果:消灭共产党,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被共产党打败,由共产党来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国。这两者都是美国不欢迎的。因此美国的政策是支持蒋介石不被共产党打败,但并不全力支持蒋介石彻底剿灭共产党军队。这突出的表现在美军违背诺言,只装备了国民党军39个师,而不是原定的60个师,答应给与的20个重装师根本未兑现。按美国人的设想,这些军队足以把共产党军队击败,但又不足以彻底消灭共产党的军队,在小股游击队不断骚扰的局面下,国民政府只能是一个以来美国的软弱政府。只是美国政府没有接受清醒的在华军政人员的规劝:共产党的实力远强于她所掌握的几十万军队的表象,国民党不是共产党的对手!结果在蒋介石全面发动内战的局势下,只经过三年的较量,就产生了一个全面颠倒过来的局势:共产党完全击败了国民党,其速度之快,使得美国根本反应不过来。因此随着共产党的全面胜利,美国仇恨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司徒雷登被美国政府禁止去北京,是美国走上彻底敌视中国的标志。其次,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也掀起了一次次的反美浪潮,这其实是不得已的反应,国民党拿着美国武器来打共产党和解放区,让华北人民不反感美国是不可能的。美军军纪一贯败坏,驻华美军杀人强奸无日不有,怎么让中国人对美军具有好感?靠几个美国豢养的“知识分子”说:美军和中国女大学生交往可以“改善中国人的基因,消除劣根性”?其实当年蒋介石也掀起过反苏运动,今天还有人说苏军在东北强奸妇女就是这个宣传的遗留,这也是事实,但是苏军首先严整军纪,在沈阳有一天枪毙20个犯罪分子的记录。随即苏军全部撤离东北。这至少说明斯大林比较技巧,不希望留下过大的仇恨。美国军队怎么样?枪毙过一个作恶的美军吗?今天居然有来自中国那个著名的偷吃岛的人造谣说沈崇事件是共产党制造的,如此丧心病狂的卑劣行径,连美国人也不敢说!

    由此可以结论说:1949年中美的敌对状态是不可避免的,不是中国示弱就可以“中美友好的”,当时改善关系无非两个办法,共产党自己下台,美国人自己认错。而1949年美国的强大和中国的弱小,后者可能吗?既然不可能,造谣说可以以美国和解的无非希望前一种情况。可是牺牲了几百万战友的中国共产党会自动下台吗?他们的领袖全部是为了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勇士,别说骂几句,敌视几年,就算当年美军把原子弹交给蒋介石轰炸中国,也绝不会投降!

    接下来讨论第一个问题,朝鲜战争是谁挑起的?更说得明白一点:谁是侵略者。其实这样说是好笑的,一个国家的内战,谁是侵略者?毛泽东什么时候说蒋介石是侵略者了?同样蒋介石也从来不会骂毛泽东是侵略者,顶多说他是赤匪。1950年南北朝鲜也是分立两个政权,各自说自己是正统,认真说起来金日成比李承晚说自己是抗日领袖的理由充分的多,他至少在中国东北打了十几年的游击,李承晚那。这个问题上根本与毛泽东和蒋介石没有可比性,至少毛和蒋都在自己的国土上抗击日寇,胜败先不说,在打鬼子啊,李承晚那?连流亡政府也数不上他,金九的威望资历比他高得多,这足以说明李承晚更不配当朝鲜的领导人。至于说谁先开枪,先不说5年中38线上你打我、我打你几千几万次了,那一枪算第一枪啊?美国记者说了算?这记者早干嘛去了,睡觉了嫖娼了。他怎么知道在前没有开过枪?在解放战争的起点——中原突围中,是李先念部队首先发起突围作战,在苏中七战七捷中,也是粟裕部率先反击蒋军,怎么了?不反击难道等着蒋军准备好包围的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把共军消灭?如果第一枪论者是为了后者,那只能说你的反共阶级立场决定了你的意识,没什么好谈的。但是共产党没有伸着脖子给敌人轧头的义务。实施反击是自己的生存必须。做刽子手就该有被起义者消灭的觉悟,不要怨天尤人,假装可怜。因此南朝鲜吃败仗是活该的,命该如此的,死有余辜的。讨论谁开第一枪和侵略者的问题是提问者无知可笑的特征。

    最后说第二个问题,朝鲜是中国的屏障,这在明朝以后是不可更改的历史宿命,明朝出兵朝鲜,清朝出兵朝鲜,可见认为可以放任美军到鸭绿江边的东西连万历皇帝、慈禧太后觉悟也不如,万历以昏庸留名,慈禧因卖国遗臭,今天居然有“知识分子”说出放弃屏障,割地求和的话来,这简直比秦桧还无耻,比赵构更卖国。这样的东西就是孔老夫子也要痛斥。这样说的根本就不属于中国人民之属,完全是汉奸国贼。李鸿章还是打败了才卖国土卖朝鲜,这些“民主知识分子”居然在打了大胜仗的情况下,认为必须卖国,不卖就是“挑衅国际社会”?“损害中国利益”?不知他们的中国指的是谁的中国,就是慈禧也可以指责他们是国之蟊贼,应该凌迟论处!至于说抗美援朝影响解放台湾,这样说的“人”更是丧心病狂,美军在1950年6月就派军舰割断海峡,志愿军10月下旬才入朝,究竟谁在前谁在后?请问造此谣言舆论的有时间概念没有,自己不识数可以上幼儿园再学,拿来欺骗别人,实在是无耻之尤。

    其实造此谣者无非为了借美帝之手来打败人民解放军的诡计未成,心存仇恨造谣惑众。人民解放军迄今为止诞生已83年了,应该说是一支常胜不败之师,她面临的敌人之强大,是世界仅见的,但是始终战而胜之,让他的敌人心存敬畏和恐惧,以致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压力给与他的敌人。人民解放军常胜不败的奇迹来自官兵的浴血奋战,当然也和伟大统帅的杰出战略战术有重大关系。十大军事原则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在解放军成长的道路上,很长时间是一支地面的陆军部队,她极为熟悉陆战,善于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而且极为善于利用一切作战手段。但是在1950年代,她很不熟悉海上和空中的战争规律。地上有山河沟壑,总可以隐蔽自己消灭敌人。海上和空中却不是这样。人民解放军的伟大统帅非常重视扬长避短,1949年渡江南下时,实际上蒋军已经是一触即溃,但是毛泽东始终保留二野在三野背后,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美军干涉。尽管山东部队已经对青岛蒋军形成压倒优势,而且蒋军开始逃窜了,但是仍然调遣25军和重炮部队返回山东,力争不给美国干涉留下丝毫侥幸的机会。直到美国干涉大陆的可能性为零之后,二野才开始入川作战。

    渡海作战是解放军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连续出现金门登步,两次失利战斗后,解放军对解放台湾的准备极为慎重,而重中之重就是美国可能的干涉,那时解放军没有海军,空军极为弱小,面临美军的干涉势必出现全军覆没的惨剧,但是正如周总理所说:美军对华战争可能出现在三个方向,那一个都不如在朝鲜对中国更有利,在朝鲜的崇山峻岭,有利于解放军陆军的优势,只要指挥不出严重错误,就不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是在台湾海峡却是极大的不确定。要知道美军也宣布朝鲜不再防卫圈之内,可是金胖子南下马上就面临美军干涉。要是我们轻信了美军的不干涉,几十万解放军的主力在台湾海峡半渡之际被美军阻击,那样的惨剧是什么“人”希望的,不问可知!1950年代中国肯定要和美国交锋的,不跟美国打一仗他不会知道中国不是1840年的中国了,也不会承认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在朝鲜和在台湾海峡那结果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谁希望我们的子弟兵在海峡被美帝的海空军屠杀?蒋匪还乡团及其孝子贤孙!让他们哭泣去吧!作为中国人,我们感谢伟大领袖作出了正确的抉择。让美军从此怕中国军队,而代价远远小于可能在台湾海峡付出的牺牲。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欧洲巴铁出现了?曾送来大单求购中国导弹
使用中国装备的巴铁,不只打疼了印度?
中俄现分歧!印巴激战8天,普京接莫迪邀请
如果泽连斯基真袭击阅兵 会发生什么?
中国公开歼36战术指标:能封锁关岛领空2小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欧洲巴铁出现了?曾送来大单求购中国导弹
使用中国装备的巴铁,不只打疼了印度?
中俄现分歧!印巴激战8天,普京接莫迪邀请
如果泽连斯基真袭击阅兵 会发生什么?
中国公开歼36战术指标:能封锁关岛领空2小
印巴若开战,中国将依据协定出兵援巴?
印巴冲突升级 印度计划干扰北斗卫星
多残骸曝光!印度阵风战机证实被击落
美航母怕了吗?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霹雳15E残片确认 歼10或者枭龙建功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