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到底是谁先说"陈毅不会打仗"? | ||
www.wforum.com | 2011-08-31 03:08:33 陆军论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陈毅是中共老一代革命家,如同滕代远、谢觉哉等人一样,为开国大业作出了不朽贡献,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他的确不会打仗,这也在军史上基本形成定论。 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10月9日,华中分局与华中军区负责人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之父)给毛泽东发了一份“但望勿告陈(毅)”的密电,说:“陈毅用兵开玩笑。” 建国后的1968年底,毛泽东与江青之女李讷以解放军报负责人萧力的名义作了个“关于二月逆流”的报告,批判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四老帅和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三副总理,录音发至全军,她对当年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徐向前以及叶剑英的军事才华没有置喙,但说到了“陈毅不会打仗”,又称“聂荣臻打仗不行,人称聂老五”等等。 在此前后,江青与张春桥都说过“陈毅不会打仗”。
其实,最早说“陈毅不会打仗”的人,不是“四人帮”之一的张春桥或者江青,也非给当年给毛泽东密电的张鼎丞、邓子恢、曾山,更不是尚不在华东地区的华东局书记饶漱石,而恰恰是陈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的山东野战军将士。 1946年,陈毅从延安到山东后,因为不适应大兵团作战,结果六战五负一平,为此,他做过多次检讨,一是给山野8师将士,二是给华中分局,三是给军委和毛泽东。 “陈毅不会打仗”的话也是在这一阶段中的陈毅亲自指挥的“宿迁失利”时流传开来,直至毛泽东电令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的副司令员,负责战役指挥,成功指挥宿北战役后,陈毅这顶“高帽”才被甩掉。陈毅当时听到宿北大捷后,非常兴奋地说:“谁说老子不会打仗?”(注:见王昊:《一个老兵心目中的陈毅元帅》) 华野老战士的回忆不算外,将“陈毅不会打仗”这句话秉笔直书记录下来的书籍是王昊执笔,199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个老兵心目中的陈毅元帅》。 近年来,除《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记载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也有记载,当然,无论《一个老兵心目中的陈毅元帅》,还是《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都因为可以理解的“为尊者讳”的原因,不顾前后文的矛盾,将这句话看做“谰言”。尽管这句“谰言”是当时山东野战军将士们的真切感受与历史事实。 《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记载的这句“谰言”如下: (1946年) 8月21日,按照徐州绥靖公署部署,整编69师和整编74师自西向东,第7军自南向北,向睢宁、宿迁夹攻而来。两天后,整编74师占领睢宁县城。8月29日,又打下宿迁。 淮阴和淮安分别是中共苏北根据地的政治、经济中心,其战略意义自不待言。 徐州绥靖公署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攻下两淮,结束苏北战事,将中共部队压迫至陇海路北,再行山东决战。他们命令整编28师为全军预备队进抵洋河;第7军由洋河向泗阳推进,策应整编74师的行动;整编74师从正面攻击两淮,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负责指挥整个部队的作战。
陈毅的判断与实际情况出现了重大的偏差。 9月12日,第7军猛攻泗阳。而整编74师则越过泗阳,直接向淮阴发起进攻。…… 两天后,淮安亦告不守。…… 陈毅写了一封长达1600余字的检讨信 两淮陷落之后,华中野战军不得不放弃苏中,转向靠近山东的苏北根据地。粟裕部在凄风苦雨中向北转移,不少人把怨气泼到了陈毅身上。 早在宿迁失利的时候,“陈毅不会打仗”的谰言就在山东野战军中有所传闻。 所谓“谰言”,《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毫无根据的话”。既然作者在书中如实地记录了陈毅负责战役指挥的确屡战屡败,而且不久之后的10月9日,华中分局负责人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又密电毛泽东:“陈毅用兵开玩笑”,山东野战军将士们的话也就当然不是谰言。但《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之所以如此写,一半缘于“元帅怎么能不会打仗”的为尊者讳,一半大概也是书籍政审时的要求。局外人岂能明白其中苦衷。 |
|
|
|
![]() |
![]() |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
![]() |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
![]() |
七日即败:印军火力、信心双崩溃 |
![]() |
中日飞机对峙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
![]() |
印度加入GCAP 被歼-36/50压的招架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