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朝战时的欧美军战力何以倒退百年
www.wforum.com | 2011-07-12 23:59:01  中国历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众所周知,朝鲜战争志愿军以人海战术将以美国为首的十七国联军(谓之联合国军)打得一路败退,最终拼尽全力才将战线稳固在三八线附近。靠着老牌帝国的底子加蚁多咬死象(国家多),才使当时刚刚建国国力虚弱的中国拼消耗伤不起,从而不得不走到谈判桌上。

    遥想当年,英法联军以区区六千之数将企图以人海战术获胜的三万清军打得大败,却何以在百年之后不敌同样使用人海战术的志愿军?难道百年之间,中国的武器装备竟已迎头赶上美英等列强?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近百年前后的交战双方拿来做个对比。

    八里桥之战——清军:土炮、抬枪、鸟铳、弓箭、战马、旧式滑膛枪。 英法联军:来复枪、后装火炮。 不得不说,此时英法联军的武器装备比之三百年前的明军有了一定进步,以当年明军的三眼火铳和前装火炮 ,恐怕要五万人才能打出这六千人的火力来。若当年的明军以五万人进攻三万满清骑兵,恐怕是输多胜少,却何以美英联军竟能以区区十数人伤亡轻易胜得也装备了部分火器的清军?三百年后的英法联军武器装备进步了,清军的武器装备不也有了进步么?难道是清军士兵失去了战斗精神,贪生怕死了?从当时的史料记载来看,清军士兵又确实是非常之英勇的,后人断不能以自己得无知污蔑之。所以,英法联军用铁的事实证明,在后装热兵器面前,一切的人海战术将是徒劳的。

    朝鲜战争——兵力对比:志愿军最高时为135万人,朝鲜人民军45万。联军:美军54万,南朝鲜军64万,其余国家仆从军4万余,两边相加,大致是3:2样子吧,比之当年清军与英法联军的5:1可差远了。志愿军与当年的清军一样,同样有着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假若不是经历二战的联军战力退步了,那就只能从武器装备上找原因了,但我翻遍了许多书籍,却并未能找到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迎头赶上联军的有利证据,由于二战过后,武器装备已经多样化,就不长篇累赘列举,看官看得累,我也打得累,我想,若有人说朝鲜战争时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比之一百年前八里桥之战时缩小了,自有网友会用数据把他批个颜面无光。

    那么战争结果呢,八里桥之战,英法联军为十二人阵亡,清军三万人伤亡过半,战损比起码在1:1000以上。朝鲜战争,联军伤亡南朝鲜1502836+美英法等19万,合计170余万,志愿军伤亡36.6万,朝鲜26万,合计62万。双方战损比近3:1。同样的具有装备优势,对方同样的采用人海战术,兵力优势上英法联军为1:5,联军为1:1.5,取得更加完美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可咋个结局竟是近3:1,比之当年的1:1000以上,落差咋个如此之大呢?

    从两场同样以人海战术为前提的战争中,中国军人的战斗意志是值得肯定的,同样得悍不畏死。那么两场战争中,中国士兵武器装备同样得悬殊巨大,使用战术、战斗意志都差不多,造成这样截然不同的结局,原因必定不是出在中国士兵身上,这恐怕就不得不从联军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武器方面,联军依旧有着绝对优势,这点可以排除,那么剩下的就只剩战术和战斗意志两点了。众所周知,美军即使在最失利的时期,指挥官也是鼎鼎大名麦克阿瑟,是一个指挥军队将曾占领大半个中国的日军打败的人,他的能力是无可置疑的,他后面的几位就更不必说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比麦克阿瑟还要优秀。再排除了指挥官无能,那剩下的就只剩下一点——经历了二战的美、英、法等国的士兵贪生怕死,战力大幅缩水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从战斗结果来看,他们的战力甚至不如当年装备来复枪的英法联军),这从许多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志愿军士兵的回忆中便可得到证实。

    所以,可怜麦克阿瑟一世英名,竟坏在这些奸猾肮脏的无赖士兵手里,他们在二战漫长的战争中打成了兵油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害死自己,更毁了麦帅一世英名,老兵不死!事过境迁,往事不堪回首,但我不禁要问,经历二战,美英列强军队战力何以倒退百年?老兵不死!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冲突“急刹车” 原因很硬核
中国将生产超过1000架歼-20隐身战斗机?
印军击落F-16 俘虏巴基斯坦飞行员?
红场阅兵这位上尉总统最引人瞩目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冲突“急刹车” 原因很硬核
中国将生产超过1000架歼-20隐身战斗机?
印军击落F-16 俘虏巴基斯坦飞行员?
红场阅兵这位上尉总统最引人瞩目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菲律宾终于等到机会?35号护卫艇闯黄岩岛
印巴交锋轧一脚 中国战机完胜?
朱砂遇铜墙:印巴冲突的三个教训
歼-36,空战规则粉碎机
第14艘055已经开建,或2027年服役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