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听老兵讲朝鲜战争的故事
www.wforum.com | 2009-04-10 12:19:30  陆军论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朝鲜战争有说不完的话题,然而从退伍复原老兵的角度研究的甚少。一个偶然的机会,百草止水有幸聆听到老兵版的朝鲜战争故事,并记录下来以飨网上的军友。

  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有个八条路村,这个村的村民都姓韦,据说是清朝时期韦小宝的后代。这个韦小宝就是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里的原型,当然没有小说里那么夸张。八条路村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韦廷玉,老人不仅参加过朝鲜战争,而且经历过上甘岭战役。不仅他参加过,同村还有四名村民也参加过,他们五人一起应征入伍入朝作战,又一起来到了上甘岭。很遗憾,一场上甘岭战役,他们五个人死了两个。朝鲜战争中,韦廷玉老人丢了右手的大拇指,另一个在长期战争中右腿严重冻伤,只有一个幸存者身体健全。如今,从上甘岭生还的三名同村战友,只有他一人还健在,而且耳不聋眼不花。

  据韦廷玉老人讲,他们入朝作战时并非像宣传的那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时的边境还被美军控制着,只有运煤的火车还能开进朝鲜,他们就是坐着运煤列车偷偷潜入朝鲜的。整列运煤列车,只有前面几节车皮装煤,其余的几乎全部是志愿军士兵。很有趣的是,美军士兵只检查了前几节车皮,一看确实是煤,后面的就不检查了。看来那时的美国士兵,还没意识到中国军队要入朝作战,否则的话检查肯定会很严格。坐在运煤车里的士兵们,每人抱着枪支,低着头,一只手里拿着湿毛巾。湿毛巾的作用就是要咳嗽时赶紧捂住嘴,否则的话就会被美国军人听到,那样麻烦可就大发了。

  进入朝鲜后,他们的粮食就是压缩饼干,确实就像书上说的那样就着冰雪吃饼干,生活条件可说是相当艰苦。韦廷玉他们经历了无数战斗,其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一场伏击战和那场上甘岭战役。那场伏击战之所以记忆深刻,是因为他因此丢了右手的大拇指。他们已经提前知道敌人要从一处山坳经过,因而事先埋伏起来,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一齐开火,结果是敌人成片地倒下,剩余的残兵败将落荒而逃。打跑了敌人后,他们开始清点战场,几乎每个人都打死了众多的敌人。他们都以为自己枪法很准,韦廷玉更是竖起大拇指自夸,没想到一颗流弹飞来,恰好削掉了举着的右手大拇指。

  伏击战胜利了,部队并没有立即撤走,而是继续留守,不过还是没想到敌人会很快反扑。当时,他们留守地的青纱帐非常茂密,战士们躲在里面很安全。后来,有战士发现很近的河里有两个女人在洗澡,青春期躁动的战士难掩好奇,有的就拨开青纱帐探头张望。没想到成片的飞弹袭来,几十个战士一下子就全被撂倒了。原来这是敌人的美人计,他们担心青纱帐里还有我军的伏兵,想来个突袭又不知底细,于是便让两名女兵裸体洗澡一探虚实,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他们逮了个正着。

  当然,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上甘岭战役了。这五名来自八条路村的战士,分在不同的部队里,其中三个随头一批队伍到了上甘岭。韦廷玉和另一名同村战士所在的队伍接近上甘岭时,上甘岭已经被敌人重重包围。他们冲不过去,既不能夹击,也不能汇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村的战友被困在岭上,并且被敌人一步步地逼退到山顶上。在敌人的包围下,岭上的战士生活困难,别说缺吃的,吃水也成了梦魇,《上甘岭》电影中表现的因外出取水而付出的伤亡是真实的。我们的战士不仅出不来,而且敌人时不时的袭击和冲锋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伤亡。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仅有的一台报话机与总部取得了联系,总部决定调来自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支援上甘岭,命令岭上守军在炮击结束后乘隙撤出。密集的炮击开始了,敌人付出了巨大伤亡不得不迅速后退,那震耳欲聋的炮声简直就要把灵魂震出了窍。就这样,炮击稍停,岭上残余的部队才得以撤出。

  来自八条路村的三名守岭战士,两个阵亡,只有一个生还,岭下的那两名同村战士则安然无恙。经历了最残酷的生与死的搏斗,这个生还者的胆变得出奇的壮,天不怕地不怕。他复员后回到村里,各种政治运动都不敢冲击他,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谁都不敢得罪他,所以人送外号“天老爷”。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和韦廷玉一起生还的另一名同村战士,由于长期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卧倒静伏,右腿严重冻伤,不能正常行走,直到死时也没能治好。然而就是他,文革前由乡公所来了一群军人,要他三人赛跑。冻伤腿的那个人很激动,以为部队要他们回去重用,所以拖着伤腿拼命跑,结果三人中他跑了个第一,将其余两人远远抛在了后头。结果来人说,只有他最正常,便将他的伤残病补助证收回,从此以后他便没了伤残病补助,因此把他气了个半死。

  老兵是一笔财富,他们是活着的历史。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对战争的真实状况就会更加了解。如果有关方面专注挖掘老兵记忆中的战争资料,相信我们对战争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和真实,历史将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精彩!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补课?俄军炮兵开始效仿解放军的做法
霹雳15残骸被捡到 雷达竟然是10年前生产的
歼16出手,击退7架美菲军机?
印巴空战创纪录 巴方:已摧毁77架
印军不仅是败给了PL-15导弹,还败在了数据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