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空无一物 解放军虚拟“不存在的航母” | |
www.wforum.com | 2025-10-15 15:54:3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当外国侦察机在南海空域接收到航母编队的清晰雷达信号时,飞行员恐怕不会想到,自己正在追踪的竟是中国电子战部队精心编织的一场骗局。《军械工业科学技术》杂志披露的这次行动,看似简单的技术展示,实则暗含着我军电磁作战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那辆在阅兵式上低调驶过的小型吉普车,装载的正是这场电子欺骗战的主角(图1)。它能精准复制敌方雷达频段特征,在300公里外模拟出超大型舰船的电磁信号。 这套系统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是在干扰,而是在创造——创造一艘根本不存在的航母,一个精心设计的电磁陷阱。当外国侦察机兴冲冲地赶往目标区域,却发现海面空无一物时,这场看不见的电子博弈已经分出了胜负。 这套系统的技术突破堪称革命性。能量密度达到传统平台的20倍,覆盖范围相当于50个传统干扰器,部署时间却只需传统系统的五分之一。 更关键的是,它将信号拦截、频率检测和频谱监控集成在单一平台,实现了从探测到压制的秒级响应。这种小型化突破彻底改变了电子战部队“拖着集装箱上战场”的尴尬局面,让电磁作战真正拥有了战术机动性。
但最令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参数,而是其背后的作战理念。 这套系统存储着主要对手的“频率指纹库”,能够自动识别和匹配特定装备的电磁特征。这相当于在电磁空间里掌握了开锁的万能钥匙,可以实现精准的“电磁黑客”攻击。当敌方导弹锁定这些“幻影目标”时,就会偏离真实目标数百米,这种能力在十年前还被认为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 从战略层面看,这次南海行动的成功绝非偶然。在台海、南海这些关键区域,传统军事对峙往往伴随着激烈的电磁博弈。外国军机军舰的常态化侦察(图2),使得电磁空间成为继海空之后的第三维战场。 中国电子战部队此次公开披露作战成果,既是对外展示实力,也是在划定电磁红线——任何试图窥探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面临更高层次的反制。 这套系统的多频段覆盖能力更值得关注。它能同时中断雷达、通信和导航信号,这意味着在现代战场上,它不仅能欺骗侦察设备,还能瘫痪整个作战体系的神经中枢。
试想,当敌方的雷达屏幕布满假目标,通信频道充满杂音,导航系统失去准星,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会变成无头苍蝇。 这次技术突破带来的不仅是装备升级,更是作战范式的重构。电子战从辅助支援角色,正逐步走向战场中央。那种依靠庞大固定阵地进行区域干扰的传统模式,正在被小型化、分布式、智能化的新型电子战体系取代。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电子战能力的跃升正在重塑地区战略平衡。当中国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对抗高端侦察装备时(图3),某些国家依靠技术优势获取单边情报的能力就将大打折扣。这种非对称优势,在南海、台海这类敏感区域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系统展现的“电磁黑客”理念,代表着未来电子战的发展方向。总之,中国电子战部队的这次亮剑,既展示了技术突破的硬实力,也体现了作战理念的软实力。 当那架外国侦察机被诱入电磁迷宫之时,这场看不见的较量已经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代里,电磁优势将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手,而中国显然已经在这场竞赛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
|
|
|
![]() |
![]() |
中国制造“假信号” 菲律宾陷入“真焦虑” |
![]() |
俄军证明轻机枪不顶用 中国为何重新装备? |
![]() |
中巴走廊失控 巴基斯坦三十年养虎终成患 |
![]() |
乌军若发射“战斧” 俄军有应对的手段吗? |
![]() |
中国核潜艇又落后了 美国新声呐领先中国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