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中国射向太平洋的洲际导弹 美国也无法拦截
www.wforum.com | 2024-09-26 21:50:0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几日,有关中国向太平洋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消息一直热度不减,因为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杀器,洲际导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战略威慑作用,并且此次中国还偏偏是向太平洋东南部发射的。为此,连一向硬气的美国五角大楼都开始好好说话了,甚至还称“中国发射洲际导弹提前通告的做法值得称赞”。

  ▲此次发射高清大图

  通过军媒公布的此次中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高清大图,以及外网通过空域警告绘制的大概飞行路径可知,此次中国发射的洲际导弹是在海岛上采用公路机动发射方式发射的东风-31甲改(或者称东风-31AG和DF-31AG),该导弹是一款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ICBM),此次射程达到了11700-12000公里。

  ▲3款东风31导弹外形对比

  ▲此次导弹的大概飞行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东风-31AG洲际导弹飞向太平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不仅超过了美国情报数据以及大多数军迷的以往猜测,而且还由于东风-31AG还只是中国的上一代主力洲际导弹,这也为目前中国现役更强的东风-41、巨浪-3、东风-5C等洲际导弹具体会有怎样的性能给众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中国中远程、洲际导弹一览

  不过还不止如此,9月26日,有外网博主通过分析此次中国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前,画下的空域警告区域发现,此次东风-31AG洲际导弹还有可能进行了末端变轨。

  ▲黄线是3级火箭掉落点连线

  外网博主分析称:若是将此次中国洲际导弹发射初始阶段的三个助推火箭掉落预警区之间画一条线,那么这条线(黄色)最终并不会指向模拟弹头的落点预警区,而是在弹头落点以北约200公里。也就是说,此次中国洲际导弹模拟弹头最终落点,与普通弹道轨迹应有的落点偏了约200公里。

  目前还不确定这种偏差产生的原因,外网博主称可能是受地球自转影响、或者跨越南北半球造成的,也有不小的可能是此次中国洲际导弹的弹头进行了末端机动。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是误差,但这不可能是误差,因为这三个助推火箭和最后弹头的落点预警区是提前划定并公布的,这表明此次东风-31AG导弹在计划飞行轨迹上,就是这样设定的。

  ▲实际飞行轨迹是黄色线条

  也就是说,此次东风-31AG的这种不同寻常的飞行路径,除了是受地球自转等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的之外,剩下的大概率就是进行了末端机动。而若是东风-31AG洲际导弹真的进行了末端机动演示的话,那这约1.2万公里的射程+约25马赫的速度(地表音速)+末端变轨结合而来的综合体那可就太强了。

  ▲东风-31AG

  要知道,为了能够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可是煞费苦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了应对中远程、洲际导弹的末端、中段、海基反导拦截系统(GMD、NMD等),而在美国最近的几次反导拦截试验中,已经可以有一定能力拦截射程6000-8000公里的远程导弹,再继续发展就该进行射程1万公里以上洲际导弹的拦截试验了。

  ▲美国此前的远程导弹拦截试验

  结果,现在有消息表明中国的东风-31AG洲际导弹可能具备末端或者中段机动变轨的能力,那美国煞费苦心建立的反导拦截系统岂不是白干了。

  ▲拦截设想画面

  不过,即便此次东风-31AG洲际导弹并未进行末端机动,个人认为这一能力应该也是新一代或者改进型洲际导弹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给末端弹头加上一定的动力,或者采用高超音速导弹的外形,如乘波体、双锥体等,让洲际导弹的轨迹“不走寻常路”,这将使得洲际导弹依旧不可能被拦截!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七日即败:印军火力、信心双崩溃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中日攻守易位:钓鱼岛,F-15拦截中方直升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七日即败:印军火力、信心双崩溃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莫迪赌错巴基斯坦,也错判了中国
中日攻守易位:钓鱼岛,F-15拦截中方直升机
中日飞机对峙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印度加入GCAP 被歼-36/50压的招架不住了?
印巴边境 俄S400与中方红旗9B之战
美国UFO照片惊天反转:吹哨人再陷造假风波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