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方在反激光领域上取得创新性突破 | |
www.wforum.com | 2023-01-16 16:15:19 美国之音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法新社援引香港英文南华早报近日的一篇报道说,中国军方研究人员宣称,在发展导弹传感器的反激光光束涂层技术材料上取得了创新性突破,开发的智能薄膜涂层材料能够有效转移或分散激光武器的光束能量,防止导弹红外线传感器被致盲。 资料图 - 在2017年8月的一次记者会上,新墨西哥州参议员马丁·海因瑞克介绍了由波音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潜在高能的激光武器系统。 报道说,位于合肥的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的一研究团队宣称研制出一种使用金属钒的新的透明涂层材料,在把这种涂层涂在导弹的传感器镜头上后,可以有效地阻挡激光光束的炫光。 报道说,在反激光技术上使用钒的理论早已存在。但是这项突破之所以有所创新是研究者能够控制这层涂膜的温度,确保能及时回应激光束的威胁。 印度的欧亚时报在报道南华早报的报道时表示,银色的钒金属具有从低温半导体到高温金属相转换的性质。而在转换过程中,它的电阻率、磁化率、光透过率和反射率都会发生突变,能够有效分散激光武器的炫光强度。不过,由于钒材料相变过程中对外界温度的要求过于苛刻,目前还没有被单独地应用到反激光武器材料上。 而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的反激光薄膜涂层,是在钒涂层的底层加装一层氮镓化复合材料,这种氮化镓材料能够精准控制钒膜温度。当导弹感应到激光武器的激光光束时,这层透明的薄膜便会在导弹传感器周边转化为一道金属屏障,从而转移激光光束的大部分能量。 近年来,激光武器的发展为防御热寻导弹提供了一层额外保障。有报道2019年表示,美国陆军将激光武器系统安装在直升机和美国总统乘坐的空军一号上,以激光束干扰热寻短程导弹。尽管激光防御武器可能无法摧毁导弹本身,但是,大型的强束激光可能导致导弹红热传感器失明,从而失去目标。 欧亚时报报道称,这项最新突破可能未来大规模应用于导弹传感器上,有效提高导弹防御激光武器的能力。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 |
俄罗斯想要的不是“辽宁号”,而是中国专家 |
![]() |
美国航母尼米兹号入南海 山东舰同场实弹军 |
![]() |
德国学者助力中国军事科技 美国专家谴责 |
![]() |
俄乌战况1月15日:俄第11次大袭击再造人道 |
![]() |
中国对台军演的目标并非武统?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 |
俄罗斯想要的不是“辽宁号”,而是中国专家 |
![]() |
美国航母尼米兹号入南海 山东舰同场实弹军 |
![]() |
德国学者助力中国军事科技 美国专家谴责 |
![]() |
俄乌战况1月15日:俄第11次大袭击再造人道 |
![]() |
中国对台军演的目标并非武统? |
![]() |
北约承诺“在不久的将来”交付更多重型武器 |
![]() |
中美航母打击群南海互呛 专家曝竟有这效用 |
![]() |
乌东盐矿城为何如此重要?事关普京最后颜面 |
![]() |
|
![]() |
热门专题 |
1 | 中印冲突 | 2 | 天安门阅兵 | 3 | 中国航母 |
4 | 神舟航天 | 5 | 南海仲裁 | 6 | 南海局势 |
7 | 两会 | 8 | 中国陆军 | 9 | 中国海军 |
10 | 中国空军 | 11 | 军事文学 | 12 | 核武二炮 |
13 | 中国军工 | 14 | 军史钩沉 | 15 | 惩越战场 |
![]() |
军事图库 | 更多>> |
![]() | ![]() |
中美航母打击群南海互 | 中国军方在反激光领域 |
![]() | ![]() |
乌东盐矿城为何如此重 | 北约承诺“在不久的将 |
![]() | ![]() |
俄罗斯想要的不是“辽 | 中国对台军演的目标并 |
![]() | ![]() |
俄乌战况1月15日:俄第 | 德国学者助力中国军事 |
![]() | ![]() |
美国航母尼米兹号入南 | 升级:英援乌“挑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