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美国防部公职人员投书中国媒体被查将离职 称不后悔
www.wforum.com | 2021-06-13 17:33:0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6月11日报道,两次在中国《环球时报》上刊登署名文章谈论中美问题后,目前供职于美国国防部的退役海军陆战队员弗朗茨·盖尔(Franz Gayl )遭到美国军方调查,未来可能不再从事公职。

  “他不后悔(He has no regrets)”,《华盛顿邮报》称,盖尔在访谈中提及中美潜在的战争问题。盖尔称,“如果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件事,我们就会梦游般地陷入这场冲突。”“我很高兴我做了这件事。。。。。。但这可能对海军陆战队来说有点过了。”

  美国人 or “叛国者”?

  据报道,4月27日,盖尔在《环球时报》刊登了第一篇署名评论文章。他在文中称,美国如果介入台海战争,将没有胜算。美国国会对于涉台议题的操弄是非常矛盾的和腐败的(corrupt)。文章称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一旦在台海问题上误判,将会带来致命后果。

  《华盛顿邮报》称,这篇文章发表在“美国和中国紧张关系加剧之际”,随后有一些批评者指责盖尔的这篇文章“叛国”( treason ),但盖尔对批评不屑一顾。一个月后,他再次在《环球时报》发文:“美国‘他者化’中国人,可能是台海冲突的前奏。”

  随后,美国政府启动了对盖尔的反间谍调查( counter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他的安全权限也被暂停。美国政府还试图确认盖尔“是否受到了威胁”。

  《华盛顿邮报》称,美国海军陆战队和五角大楼都表示,盖尔的专栏文章没有依照规定,在出版前提交审查,他的文章也“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政策”。现在,“盖尔面临着提前退出公务员队伍的处境。”

  “他不后悔(He has no regrets)”,《华盛顿邮报》称,盖尔在访谈中提及中美潜在的战争问题。盖尔称,“如果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件事,我们就会梦游般地陷入这场冲突。”“我很高兴我做了这件事。。。。。。但这可能对海军陆战队来说有点过了。”

  盖尔引起舆论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

  《华盛顿邮报》提到,2007年正值美国向伊拉克增兵之际。美国《连线》杂志爆料,前线士兵“急需的”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部署迟缓。这件事随后引发了一场国会听证会,最终导致美国政府花费数亿美元来提供“救生设备”。关键材料的消息源正是盖尔,在他自曝身份后,“盖尔陷入了困境。”

  14年后,盖尔再次在媒体上露面。他表示,“这是为了保护美国士兵而做出的类似努力。”

  “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会说,一个在五角大楼内部工作的公职人员在一个共产主义的新闻网站上发表文章,这太离谱了,对吧?”盖尔说,“在其他情况下,我会说是的,但我需要让这件事引起关注。”

  值得补充的是,在2008年,盖尔便因为“台湾问题”被美国军方调查过。

  2005年盖尔开始关心“台湾问题”。后来,在美国军方的授权下,他因为项目研究需要采访了一名中国外交官,并将采访内容纳入到研究之中。盖尔主张,除其他措施外,华盛顿应该承认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主权。

  “这个研究项目获了奖,也引起了警觉。”报道称,美国海军刑事调查局(NCIS)随后对盖尔展开了一项反间谍调查;2008年,美国军方又启动了一次调查,包括追查他是否在2007年的“MRAP 事件”中泄露了机密文件。

  有一次,盖尔甚至被赶出五角大楼的一个处理机密文件的房间,并被剥夺了安全权限。他被指控将一个USB设备插入保存了机密文件的电脑,但没有将设备交给主管。

  盖尔称自己是“MRAP事件报复(retaliation)的对象”,而他的安全权限直到2011年才被海军恢复。

外媒报道截图外媒报道截图
  文章报道称,随着“中美局势逐渐紧张”,盖尔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中国)研究项目。在授权下,他将其改编为一篇文章,发表在了1月份的《海军陆战队杂志》(Marine Corps Gazette)上。文章副本被发送给包括川普、拜登和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内得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基辛格还在电子邮件中感谢了盖尔“深思熟虑的观点(thoughtful perspectives)”。

  盖尔表示,“我真正想要的是名震一时。”但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多家美国媒体并没有刊登他的文章,盖尔便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媒体。《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写道,“它(文章)的出版是有代价的(come at a price)。”

  4月中旬,盖尔向《环球时报》发送了电子邮件,请求发表他的文章。

  “这将在整个华盛顿被广泛阅读,因为我是五角大楼的一名联邦公务人员,”盖尔说,“我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因为我通过一个权威的authoritative中国媒体来提出反对美国糟糕政策的问题。但即将爆发的战争将是一场我们所有人都会后悔的悲剧。”

  盖尔对《华盛顿邮报》称,他的第一篇评论文章没有收到任何反对,但第二篇文章带来的情况不一样。

  6月1日,盖尔在五角大楼办公时,被安全部门传唤,随后他的安全权限被取消。报道称,盖尔收到了一封信,里面说他是反间谍调查的对象,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盖尔还回忆说,一位上级暗示,问题在于他的评论文章。

  美国海军刑事调查局对调查细节表示,无可奉告。

  盖尔说,“我知道我说的话不会得到批准……但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 as a country)。”

  据报道,盖尔称自己不想让家人再经历一次反间谍调查,他计划退休。这意味着盖尔无法再获得安全权限,也无法在华盛顿工作。盖尔说,“但没关系,我已经准备好做一些不同的事。”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不拿枪不拿炮?中国机械化步兵还有拿棍子的
莫迪访问S-400基地 巴铁遭到反噬
印高官:回收研究,霹雳-15E远不如本国导弹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不拿枪不拿炮?中国机械化步兵还有拿棍子的
莫迪访问S-400基地 巴铁遭到反噬
印高官:回收研究,霹雳-15E远不如本国导弹
中央军委下令组建3所军队院校
藏不住了,外媒踢爆华为的秘密
挑战俄罗斯?川普提议4国10万人出兵乌克兰
全球最淫乱国家排名揭晓 中国排名曝光
创纪录!歼-10CP在181公里外击落印度战机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