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此前一天宣布,自1月31日起不再承认所谓的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以反击英国政府放宽海外护照(BNO)持有人移居英国的挑衅。而在此之前,中国驻英大使馆就预告将“做出有力回应”。
“97回归”前夕,中英双方曾就BNO护照问题互换备忘录,即中国允许持BNO护照的港人使用由英国签发的旅行证件去其他国家和地区旅行。此举让英国在港继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中国对英国政府作出的善意让步,也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充分体现。
这一安排为部分港人提供了便利,他们使用BNO护照不但可以自由地出入美国和西方国家,还可以享受中国政府提供的比内地同胞更无微不至的领事保护。但是,这一安排也极大地削弱这些港人的身份认同,不利于回归后的人心回归。
由于国家的关照,让不少拥有和使用BNO护照的港人产生高人一等的幻觉,而且把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归结为英国人的赐予,以至于对前宗主国的认同远远高于对祖国的认同。更重要的是,BNO护照为他们随时跳船提供了便利。
这些持英国 BNO 护照的港人,其实很多已是持英国护照的英国人。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港府对两个护照都承认,而内地对这个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间越久,我们就越发地发现其中的弊端:如今,BNO护照成了一些港人与国家和特区对抗的“护身符”。
这些年发生的乱港事件表明,BNO 护照已成为英国埋在港区的一颗“定时炸弹”,成为人心回归的巨大障碍,有必要尽快拆除。如今,既然英国不遵守中英双方的承诺,将BNO护照这张暗牌变成实质性国籍文件的明牌,那我们完全可以顺势拆除这枚“定时炸弹”。
当然,目前中方做出的反击措施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影响。部分持有BNO护照的港人,他们可以在国内(包括港澳地区)刷本地身份证,出国后再刷BNO护照。但没有关系,饭要一口口的吃,我们中国人向来讲究循序渐进、综合施策,摸着石头过河。
这次外交部是在给部分持BNO护照的港人一个思考时间,想清楚后慎重作出选择。未来可供他们选择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成为英国人,一条是继续做中国人。留在港区就只有爱国爱港这一条路,中央不会再给“骑墙”留出空间。
赵立坚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而在此之前,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也明确表示要做出“有力的反应”。我相信,“有力的反应”和“采取进一步措施”,绝对不会仅仅只有这些象征性的动作,而是一定会触及港人的“双重国籍”问题。
随着英国BNO新政的推进,相信中方将会要求具有“双重国籍”身份的港人“二选一”,一旦取得英国国籍便取消其永久居民身份,一旦出现隐瞒英国国籍骗取综缓、教育补贴、公屋补贴等情况,不但要罚没违法所得,还得在接受法律制裁后驱逐出境。
解决港人的“双重国籍”问题,时机已经完全成熟,是时候做出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