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日本防相:中国舰船每月3次抵近钓鱼岛 将武力夺岛
www.wforum.com | 2020-01-15 18:03:02  环球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日本NHK网站15日报道,前往美国出席日美防长会谈的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当地时间14日在一场演讲中,再次对中国发出“尖锐批评”,声称中国“企图以武力强行夺取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并表示日本不会坐视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化行动”。舆论认为,河野此番表态旨在利用国际舆论牵制中国行动,并要求美国重申对日本的支持,强化同盟关系。

  报道称,河野14日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用英语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舰船平均每个月3次进入尖阁诸岛附近海域,中国显然“企图最终以武力强行夺取岛屿”。河野称,日本“强烈关注中国继续企图单方面改变东海、尤其是尖阁诸岛附近海域的现状”。河野还提到,中国在南海开展活跃军事行动,“企图制造既成事实”,而日本不会对此视而不见。他还呼吁国际社会制止中国,称“让中国继续损害国际准则,受到负面影响的不会只是印太地区,而是扩展到世界各地”。

  河野同时强调,目前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史上最强,“能有力遏制中国强行侵占日本岛屿”。此外,日本也在提高自卫队的战备能力,包括部署更多能提供情报和实施监控的巡逻船,建造新的驱逐舰,并向美国购买150架F-35战斗机。

  美媒称,美国防长14日会见河野后表示,美国将继续反制中国“破坏地区稳定的行为”,包括在东海及南海的行动,并反对中国“破坏日本对尖阁诸岛的管辖”。《日本经济新闻》15日称,美国防部还重申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尖阁诸岛。防务观察人士认为,河野在美国再次强硬批评中国,意在迎合同样期望对华强硬的美国政界与军界,并呼吁美国继续支持日本,共同遏制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卢昊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河野在华盛顿再度强硬批评中国,反映出日本一些人士对中国在安全问题上的不信任感、假想敌思维与竞争性逻辑。今年年初河野作为防相发表新年感想时,用大量篇幅论述中国与朝鲜的“安全威胁”,并首次将中国明确置于朝鲜之前,体现出日本当前安全政策的指向性。日方期望利用在国际上渲染“中国威胁论”来施压制衡中国,同时也希望通过积极响应美国战略诉求,“锁定”来自美国的战略支持与“安全保护”,这显然无益于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也会继续造成区域安全形势紧张。日本与中国一样对东亚地区和平稳定负有重要责任,理应以更负责任的言论与姿态,与对方开展建设性安全互动,这样才能产生共赢而非“俱损”结果。

(1)
相关新闻
中日攻守易位:钓鱼岛,F-15拦截中方直升机东海再起波澜 中日互指侵犯领空
中日飞机对峙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国拟片面宣告与日本共管钓鱼岛
中国正考虑派“假渔民”占领钓鱼岛日本渔船逼近钓鱼岛不够,又派巡逻舰挑衅?
日本推演 阵亡2000人就能夺取钓鱼岛紧急现场!中日钓鱼岛数十米近距离对峙
纽约时报:中国对邻国 胡萝卜加大棒日本为何选择此时闯钓鱼岛?
仅隔了一天 中共就变脸中共悄悄认怂了?
川普会见石破茂后 钓鱼岛面临更大变数美专家建议川普,把钓鱼岛变成美军靶场?
日本NHK“钓鱼岛是中国领土”雇员被刑事控告炸锅!NHK中国播报员当场称“钓鱼台是中国的”
首次发生! 中国出现异动 日本进入高度警戒状态日本拟建造3万吨大型巡逻船 守钓鱼岛海域
美日韩海警联演 中方4招定钓鱼岛胜局中国护卫舰在监视俄罗斯军舰?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钓鱼岛"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巴方首曝与印空中对峙细节:三军协同反制
中日飞机对峙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中国不止六代机 美军多领域持续落后
全球仅此一架?图-119可绕地球飞行80圈
印度加入GCAP 被歼-36/50压的招架不住了?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