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航母工程的整体迅速发展,中国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成为世界航母大国已经没有多少悬念。而对此,我们的“好邻居”日本很显然并不喜闻乐见。在经过早期的恐慌、夸大之后,日本舆论也开启了贬低中国航母战斗力的“征程”。而在最近,日媒也开始关注起中国航母的和平时期用途问题,其得出的“中国海军首艘国产航母服役之后的主要用途并非作战,而是另有他用”的论调更是让人称奇。只不过,这次,日本人还真说对了。
作为一种战略型武器装备,航母的建造目的很显然是为了满足未来可能的战争的需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国国产航母服役后的主要用途的确并不是作战,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将不会有多少威胁需要中国动用航母进行实际作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在当今的世界,即使是世界大国也已经不敢对中国轻易言战。而在很多年时间里屡屡对中国发难的一些小国很显然用不着中国动用航母去惩罚,而战斗巡航性质的威慑也应该是中国航母在未来应对小国军事冒险时候最常见的手段。
其次来说,中国的航母建造和航母相关技术发展虽然很快,但是,航母整体战斗力的形成、航母力量的高效运用、人和舰的有效配合仍还需要时间进行磨合。中国航母力量现今最大的问题就是经验缺乏,作为新兴的航母大国,这个严重问题将会是中国海军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努力修补的最大短板。而和这个相比,仓促作战的想法很显然不会被中国海军接受。
而且,在中国将会成为世界航母大国已经板上钉钉的背景下,人才基础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其重要性直接关乎着中国航母力量未来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
因此,日媒说中国国产航母主要用途并非作战,虽然动机不纯,但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只不过,这个“并非作战”很显然是由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而这样的选择很显然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虽然现今的世界并不太平,大大小小的战争也从来没有真正消失的时候。但是,动用航母进行作战的任务概率、即便是在美军中也不是每天都发生的事情。而执行军事威慑、非传统安全军事任务、人道主义救援、训练等任务类型发生的概率明显更大。因此,无论是中国航母,还是现今世界的其他国家航母,更多的状态都是非战争状态。